一种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3682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涉及降水施工技术领域,包括:S1:在基础筏板集水坑、电梯井坑的周边灌注咬合桩,形成止水帷幕,在止水帷幕内预留抽水泵位置;S2:在咬合桩形成的坑内浇筑钢筋混凝土压水板;S3:安装支设集水坑、电梯井坑的斜面侧壁压水板;S4:铺设防雨布,并在预留的抽水泵位置放置抽水泵,填充级配碎石;S5:完成垫层施工。本处理方法工艺简单,通过每个基坑进行咬合桩施工,能够解决因地质不均匀导致的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开挖不成形、塌陷等问题,还可以解决井点降水效果差、钢板沉箱法无法施工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地基扰动,减少对临近基坑支护的影响,能够满足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施工要求。工要求。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降水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主体结构基础涉及富水卵石地层(指渗透系数大于400cm/s)地下水降水处理时,通常采取降水施工,即在集水坑、电梯井坑周边及内部做轻型井点降水,降水达到结构施工要求后,即可开始基础筏板、集水坑、电梯井坑施工。然而,对于处于富水卵石地层的主体结构,采取局部轻型井点降水的施工工艺地下水位下降的程度有限,很难满足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结构施工。因此,为确保富水卵石地层的主体结构施工,有必要提出一种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包括:
[0005]S1:在基础筏板集水坑、电梯井坑的周边灌注咬合桩,形成止水帷幕,在止水帷幕内预留抽水泵位置;
[0006]S2:在咬合桩形成的坑内浇筑钢筋混凝土压水板;
[0007]S3:安装支设集水坑、电梯井坑的斜面侧壁压水板;
[0008]S4:铺设防雨布,并在预留的抽水泵位置放置抽水泵,填充级配碎石;
[0009]S5:完成垫层施工。
[0010]优选的是,咬合桩为由素混凝土浇筑的具有卡槽的素混凝土桩,以及由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具有与所述卡槽相适应的卡台的钢筋混凝土桩组成。
[0011]优选的是,步骤S2中,钢筋混凝土压水板的顶标高为集水坑、电梯井的垫层的底标高。
[0012]优选的是,步骤S3中的斜面侧壁压水板,与步骤S2中的钢筋混凝土压水板形成封闭的阻水底板。
[0013]优选的是,步骤S5中还包括在垫层上铺设防水层。
[0014]优选的是,步骤S2中还包括:
[0015]S201:通过冲管设备开挖两个浇筑素混凝土桩的井坑,
[0016]S202:通过扩口冲管对井坑的底部进行扩口,并使井坑底部的扩口的顶标高与钢筋混凝土桩浇筑用的井坑的底标高相同;
[0017]S203:通过临时支护对井坑内的扩口进行临时支撑;
[0018]S204:安装用于成型卡槽的模具,并浇筑素混凝土桩;
[0019]S205:素混凝土桩凝固后,拆除模具,并通过冲管设备在两个素混凝土桩之间开挖浇筑钢筋混凝土桩的井坑,并需要使浇筑钢筋混凝土桩的井坑与两个素混凝土桩井坑的卡槽处连通;
[0020]S206:浇筑钢筋混凝土桩。
[0021]优选的是,所述扩口冲管由高压冲管,以及套设在所述高压冲管外部、用于密封井坑顶部、抽吸井坑内液体的高压吸头组成,所述高压吸头的底部卡接在井坑的开口处,所述高压吸头与抽水设备连接,所述高压冲管的底部设置有扩口密封器,所述扩口密封器选择性的与井坑的内壁抵接。
[0022]优选的是,所述高压吸头由封口套管、设置在封口套管内的一级滤芯、设置在所述一级滤芯内的二级滤芯,以及抽水管组成;所述封口套管和所述一级滤芯均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口状,所述一级滤芯的顶部与所述封口套管的顶部连接,所述一级滤芯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滤孔,所述二级滤芯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滤孔,所述抽水管设置在所述一级滤芯和所述二级滤芯之间,所述抽水管的顶部通过螺母与设在地面的保持架连接,所述高压冲管贯穿所述高压吸头延伸至井坑的内部。
[0023]优选的是,所述扩口密封器由设置在所述高压冲管底部的螺纹套筒,以及与所述螺纹套筒螺纹连接的膨胀塞组成,所述膨胀塞的侧壁设置有开口槽,并且所述膨胀塞的内壁的螺纹孔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口形状设置,所述膨胀塞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上大小小的倒锥形台。
[0024]优选的是,所述临时支护由底托和若干个向外弯折的支撑条组成,所述支撑条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撑条的弯折处设置有定型件,所述支撑条的底部与所述底托连接,顶部与连接环连接,所述底托上可拆卸的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连接环与活塞筒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活塞筒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0025]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6]在基础筏板集水坑、电梯井坑周边进行咬合桩的浇筑,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交替施工,并预留抽水泵位置。最终由咬合桩合围形成止水帷幕。在由咬合桩形成的止水帷幕内,浇筑钢筋混凝土压水板,并使钢筋混凝土压水板的顶标高与集水坑、电梯井垫层的底标高相同。钢筋混凝土压水板浇筑完毕后,安装支设集水坑、电梯井坑的斜面侧壁压水板,于是,由斜面侧壁压水板和钢筋混凝土压水板共同形成封闭的阻水底板。咬合桩与阻水底板形成封闭空间,能够有效的实现止水效果,并满足上部筏板基础坑中坑的结构施工要求。由于卵石层内进行咬合桩施工时,无法保证桩身垂直度及平整度,最终施工完毕的咬合桩内会出现渗水现象,为避免渗水对结构施工产生影响,需在阻水底板施工完毕后,铺一层2mm厚防雨布,并在预留的抽水泵位置放置抽水泵,抽水泵与泵坑间隙采用级配碎石填满,最后进行垫层和防水层的施工。
[0027]根据实际需要,既可以剔凿掉多余的咬合桩以降低咬合桩的高度,也可以通过在咬合桩的顶部填充级配碎石,以补充咬合桩所差的高度(如图2中右侧的咬合桩顶部,通过填充级配碎石以提高对应高度)。
[0028]相较传统方式,本处理方法更加适用于富水卵石地层的局部降水施工。本处理方法工艺简单、施工便捷,通过每个基坑进行咬合桩施工,能够解决因地质不均匀导致的富水
卵石地层坑中坑开挖不成形、塌陷等问题,还可以解决井点降水效果差、钢板沉箱法无法施工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地基扰动,减少对临近基坑支护的影响,能够满足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施工要求。
[002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3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中咬合桩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中初始动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施工后的剖视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中扩口冲管的结构示意图(保持架未示出)。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中高压吸头的爆炸图。
[00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在基础筏板集水坑(100)、电梯井坑(200)的周边灌注咬合桩(1),形成止水帷幕,在止水帷幕内预留抽水泵位置;S2:在咬合桩(1)形成的坑内浇筑钢筋混凝土压水板(2);S3:安装支设集水坑(100)、电梯井坑(200)的斜面侧壁压水板(3);S4:铺设防雨布(4),并在预留的抽水泵位置放置抽水泵,填充级配碎石(5);S5:完成垫层(6)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咬合桩(1)为由素混凝土浇筑的具有卡槽的素混凝土桩(11),以及由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具有与所述卡槽相适应的卡台的钢筋混凝土桩(12)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钢筋混凝土压水板(2)的顶标高为集水坑(100)、电梯井的垫层(6)的底标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斜面侧壁压水板(3),与步骤S2中的钢筋混凝土压水板(2)形成封闭的阻水底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还包括在垫层(6)上铺设防水层(7)。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还包括:S201:通过冲管设备开挖两个浇筑素混凝土桩(11)的井坑,S202:通过扩口冲管(8)对井坑的底部进行扩口,并使井坑底部的扩口的顶标高与钢筋混凝土桩(12)浇筑用的井坑的底标高相同;S203:通过临时支护(9)对井坑内的扩口进行临时支撑;S204:安装用于成型卡槽的模具,并浇筑素混凝土桩(11);S205:素混凝土桩(11)凝固后,拆除模具,并通过冲管设备在两个素混凝土桩(11)之间开挖浇筑钢筋混凝土桩(12)的井坑,并需要使浇筑钢筋混凝土桩(12)的井坑与两个素混凝土桩(11)井坑的卡槽处连通;S206:浇筑钢筋混凝土桩(1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富水卵石地层坑中坑地下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瑞孙广生李腊梅刘涵王建成张毅邵九婷孔得会郑大千关飞蒙湫丽穆扬郭诗辰耿会亮文博张喜军周阔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