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缆卷筒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367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0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电缆卷筒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其包括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回路分别与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电连接,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开关电路和分励脱扣线圈单元,所述开关电路和所述分励脱扣线圈单元串联于所述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短接时,所述分励脱扣线圈单元的保持断路状态。本申请具有通过控制回路自动对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的相序进行检测,即可判断双电缆是否可以正常供电,以简化向门机的送电起始过程,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缆卷筒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电缆卷筒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电缆卷筒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港口运输物品时,港口起重设备的供电受限于前沿码头,并且港口起重设备随着起升重量的增加而整机电机功率也逐渐加大;为提高装卸效率,需要大吨位起重设备。
[0003]在对门座式起重机送电时,一般是选用3*240mm2的电缆连接电源,并通过电缆为门座式起重机送电;对于大吨位起重设备启动过程的压降必须满足电机最低允许值和国家相关规范,即满足压降5%以内;若选用3*240mm2的电缆,压降约为5.6%,无法满足GB3811

2012的要求;经过计算,选用3*300mm2的电缆,压降约为4.5%,满足GB3811

2012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通用电缆卷筒最大截面为240mm2,若采用300mm2,需要电缆供货厂商进行定制化生产,定制生产成本高,故一般采用2个3*150mm2的电缆为门机供电。
[0004]在使用双电缆为门机供电时,需要专业电工使用万用表确认双电缆是否存在短接,以用来判断双电缆是否可以正常供电;之后,才能让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合闸为门机送电,过程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简化门机的送电起始过程,以提高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电缆卷筒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电缆卷筒供电控制电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电缆卷筒供电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回路分别与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电连接,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开关电路和分励脱扣线圈单元,所述开关电路和所述分励脱扣线圈单元串联于所述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短接时,所述分励脱扣线圈单元的保持断路状态。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缆包括第一A相电缆、第一B相电缆、第一C相电缆和第一N相电缆,所述第二电缆包括第二A相电缆、第二B相电缆、第二C相电缆和第二N相电缆;所述第一A相电缆与第二A相电缆的自由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B相电缆与第二B相电缆的自由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C相电缆与第二C相电缆的自由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N相电缆与第二N相电缆的自由端电性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分励脱扣线圈单元包括第一分励脱扣线圈、第二分励脱扣线圈、第一空气开关Q1和第二空气开关Q2,所述第一分励脱扣线圈和所述开关电路电路串联,以控制所述第一空气开关Q1的导通;所述第二分励脱扣线圈和所述开关电路电路串联,以控制所述第二空气开关Q2的导通;所述第一分励脱扣线圈和第二分励脱扣线圈并联。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气开关Q1与第一A相电缆、第一B相电缆和第一C相电缆的线
芯相连接,以控制第一电缆的导通;所述第二空气开关Q2与第二A相电缆、第二B相电缆和第二C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以控制第二电缆的导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三继电器K3、第四继电器K4、第五继电器K5和第六继电器K6;所述第一继电器K1线圈的一端与第一A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B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线圈的一端与第一A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C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K3线圈的一端与第一B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K3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A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K4线圈的一端与第一B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K4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C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五继电器K5线圈的一端与第一C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五继电器K5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A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六继电器K6线圈的一端与第一C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六继电器K6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B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三空气开关Q3、第四空气开关Q4、第五空气开关Q5、第六空气开关Q6、第七空气开关Q7和第八空气开关Q8;所述第三空气开关Q3的一端与第一A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相连接;所述第四空气开关Q4的一端与第一A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相连接;所述第五空气开关Q5的一端与第一B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相连接;所述第六空气开关Q6的一端与第一B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相连接;所述第七空气开关Q7的一端与第一C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五继电器K5的线圈相连接;所述第八空气开关Q8的一端与第一C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六继电器K6的线圈相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回路的主路上设置有第九空气开关Q9,所述第九空气开关Q9依次串联有第一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A1、第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A2、第三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KA3、第四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KA4、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点KA5和第六继电器K6的常开触点KA6,以使第一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A1、第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A2、第三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KA3、第四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KA4、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点KA5和第六继电器K6的常开触点KA6闭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气开关Q1和第二空气开关Q2的型号均设置为NS630A,且均带MN分励脱扣线圈;所述第三空气开关Q3、第四空气开关Q4、第五空气开关Q5、第六空气开关Q6、第七空气开关Q7、第八空气开关Q8和第九空气开关Q9的型号均设置为C65D

10A/2P;所述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三继电器K3、第四继电器K4、第五继电器K5和第六继电器K6的型号均设置为CAD

LN22C。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电缆卷筒供电控制方法,应用如第一方面的一种双电缆卷筒供电控制电路,包括以下步骤:当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得电时,闭合所述开关电路的空气开关组,以使所述开关电路的继电器组得电;
当所述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的相序连接正确时,所述继电器组对应的继电器开关闭合,以使分励脱扣线圈单元的分励脱扣线圈得电,所述分励脱扣线圈单元的空气开关组导通,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导通,门机得电正常工作;当所述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的相序连接错误时,所述继电器组对应的继电器开关断开,分励脱扣线圈单元的分励脱扣线圈无法得电,分励脱扣线圈单元的空气开关组断开,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断开,门机无法工作。
[0015]进一步地,所述分励脱扣线圈单元的空气开关组包括第一空气开关Q1和第二空气开关Q2;所述开关电路的空气开关组包括第三空气开关Q3、第四空气开关Q4、第五空气开关Q5、第六空气开关Q6、第七空气开关Q7和第八空气开关Q8;所述开关电路的继电器组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三继电器K3、第四继电器K4、第五继电器K5和第六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缆卷筒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回路分别与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电连接,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开关电路和分励脱扣线圈单元,所述开关电路和所述分励脱扣线圈单元串联于所述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短接时,所述分励脱扣线圈单元的保持断路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缆卷筒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包括第一A相电缆、第一B相电缆、第一C相电缆和第一N相电缆,所述第二电缆包括第二A相电缆、第二B相电缆、第二C相电缆和第二N相电缆;所述第一A相电缆与第二A相电缆的自由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B相电缆与第二B相电缆的自由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C相电缆与第二C相电缆的自由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N相电缆与第二N相电缆的自由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电缆卷筒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励脱扣线圈单元包括第一分励脱扣线圈、第二分励脱扣线圈、第一空气开关Q1和第二空气开关Q2,所述第一分励脱扣线圈和所述开关电路电路串联,以控制所述第一空气开关Q1的导通;所述第二分励脱扣线圈和所述开关电路电路串联,以控制所述第二空气开关Q2的导通;所述第一分励脱扣线圈和第二分励脱扣线圈并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电缆卷筒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开关Q1与第一A相电缆、第一B相电缆和第一C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以控制第一电缆的导通;所述第二空气开关Q2与第二A相电缆、第二B相电缆和第二C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以控制第二电缆的导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电缆卷筒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三继电器K3、第四继电器K4、第五继电器K5和第六继电器K6;所述第一继电器K1线圈的一端与第一A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B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线圈的一端与第一A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C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K3线圈的一端与第一B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K3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A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K4线圈的一端与第一B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K4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C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五继电器K5线圈的一端与第一C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五继电器K5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A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六继电器K6线圈的一端与第一C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所述第六继电器K6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B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电缆卷筒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三空气开关Q3、第四空气开关Q4、第五空气开关Q5、第六空气开关Q6、第七空气开关Q7和第八空气开关Q8;所述第三空气开关Q3的一端与第一A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相连接;所述第四空气开关Q4的一端与第一A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相连接;所述第五空气开关Q5的一端与第一B相电缆的线芯相连接,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仪张传平路强潘磊李洪民谢绍南王可欣周豫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港机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