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木醋液叶面肥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363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9
一种盐碱地木醋液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产地情况,收集原料,随后进行清洗,随后将其放入干燥机内进行干燥;步骤二、将干燥原料进行切段与打碎,并研磨;步骤三、将粉末状原料与水和纤维素混合进行发酵;步骤四、将发酵好的混合物放入蒸煮装置中,将其均匀摊开后进行加热并收集水蒸气;步骤五、将收集的蒸汽进行冷却,随后向内部加入絮凝剂搅拌与静置,随后取上层清液备用;步骤六、将清液取出后,与黄腐酸、尿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硫酸亚铁、硫酸铜进行混合;步骤七、将混合液体取出,并进行密封灌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充分利用秸秆,并有效作用于盐碱地上的农作物,促进作物生长。促进作物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木醋液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肥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盐碱地木醋液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地的盐碱化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新疆以及内蒙古、陕北、云贵高原等地区,由于其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的特点,形成了大片的盐碱地亟须进行改良与利用,因此人们迫切地需要对盐碱地的改良技术,从而提高土地的使用率。随着城市的发展与人口的缓慢增长,人们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开发利用盐碱地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这些地方是我国最大的棉花及高粱、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地区,每年的产量都在增加,而产量的增多也导致出现了大量的秆,而大部分的秆会直接废弃,或是就地填埋或者是焚烧,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且浪费了资源。为了解决污染与浪费,同时能够促进盐碱地作物的生长,市面上需要一种能够充分利用盐碱地作物秸秆、并能够有效作用于盐碱地农作物的一种盐碱地木醋液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盐碱地木醋液叶面肥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盐碱地资源无法充分利用、对农作物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高效利用盐碱地资源、对盐碱地农作物效果好的技术效果。
[0004]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盐碱地木醋液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根据产地情况,收集树干、树枝、果核、果壳、玉米芯和秸秆等原料,随后将其中存在病虫害、污损严重的原料去除,然后放入清水中进行清洗,随后将清洗完成原料的水分控出,随后将其放入干燥机内进行干燥;
[0007]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干燥原料进行切段与打碎,随后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粉状,所述研磨时,机器内的温度维持在30℃至40℃之间,所述研磨后的原料粉末颗粒直径在3mm至6mm之间;
[0008]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粉末状原料与水和纤维素混合进行发酵,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5℃至38℃,所述发酵时间为8至12小时,所述发酵时,需要定量分批放入密封发酵罐内进行发酵,开启时需要打开密封口调整罐体内部气压;
[0009]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物放入蒸煮装置中,将其均匀摊开后进行加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200℃至280℃,所述加热时间为2至3小时,所述加热时需要将水蒸气进行收集;
[0010]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收集的蒸汽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会得到的混合液在温度达到25℃至40℃时,向内部加入絮凝剂搅拌5至6分钟,随后静置15至30分钟,取上层清液备用;
[0011]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的清液取出后,使用过滤筛将其过滤一遍去除杂质,随后与黄腐酸、尿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硫酸亚铁、硫酸铜进行混合,所述混合温度为60℃至70℃,
并保持搅拌状态;
[0012]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的混合液体取出,并进行密封灌装。
[0013]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一中,将原料收集并进行初步的分拣后,可以将部分原料放置在阳光下曝晒,其最终原料的含水率在8%至10%之间。
[0014]作为改进,所述步骤六中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木醋液40至50重量份,黄腐酸20至30重量份,尿素10至2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15至20重量份,硝酸钾10至15重量份,硫酸亚铁10至20重量份,硫酸铜5至10重量份。
[0015]作为改进,所述步骤六中,过滤液体使用的筛网目数为200目。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配有硫酸亚铁可以调整盐碱地的酸碱度,从而适合农作物的生长,通过配有硝酸钾与硫酸铜可以补充农作物的营养,同时驱虫,通过配有磷酸二氢钾方便了农作物的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一种盐碱地木醋液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一、根据产地情况,收集树干、树枝、果核、果壳、玉米芯和秸秆等原料,随后将其中存在病虫害、污损严重的原料去除,然后放入清水中进行清洗,随后将清洗完成原料的水分控出,随后将其放入干燥机内进行干燥;
[0020]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干燥原料进行切段与打碎,随后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粉状,所述研磨时,机器内的温度维持在30℃至40℃之间,所述研磨后的原料粉末颗粒直径在3mm至6mm之间;
[0021]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粉末状原料与水和纤维素混合进行发酵,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5℃至38℃,所述发酵时间为8至12小时,所述发酵时,需要定量分批放入密封发酵罐内进行发酵,开启时需要打开密封口调整罐体内部气压;
[0022]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物放入蒸煮装置中,将其均匀摊开后进行加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200℃至280℃,所述加热时间为2至3小时,所述加热时需要将水蒸气进行收集;
[0023]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收集的蒸汽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会得到的混合液在温度达到25℃至40℃时,向内部加入絮凝剂搅拌5至6分钟,随后静置15至30分钟,取上层清液备用;
[0024]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的清液取出后,使用过滤筛将其过滤一遍去除杂质,随后与黄腐酸、尿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硫酸亚铁、硫酸铜进行混合,所述混合温度为60℃至70℃,并保持搅拌状态;
[0025]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的混合液体取出,并进行密封灌装。
[0026]所述步骤一中,将原料收集并进行初步的分拣后,可以将部分原料放置在阳光下曝晒,其最终原料的含水率在8%至10%之间。所述步骤六中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木醋液40至50重量份,黄腐酸20至30重量份,尿素10至2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15至20重量份,硝酸钾10至15重量份,硫酸亚铁10至20重量份,硫酸铜5至10重量份。所述步骤六中,过滤液体使
用的筛网目数为200目。所述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
[0027]上述原料配比中,其最佳重量份配比为:木醋液43至47重量份,黄腐酸24至26重量份,尿素12至16重量份,磷酸二氢钾17至19重量份,硝酸钾11至13重量份,硫酸亚铁11至18重量份,硫酸铜6至8重量份。所述原料配比中,硫酸亚铁可以根据盐碱地的酸碱程度进行调配,所述硫酸亚铁最多不超过22重量份。
[0028]当使用时,可以根据生产地的农作物种类进行回收秸秆等,随后可以进行实地考察来搭配符合盐碱地酸碱度的叶面肥,当进行喷洒时,叶面肥会停留在农作物叶子的表面,此时水溶性的养分会通过叶子表面吸收,并对酸碱度进行一定范围的中和,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专利,凡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木醋液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产地情况,收集树干、树枝、果核、果壳、玉米芯和秸秆等原料,随后将其中存在病虫害、污损严重的原料去除,然后放入清水中进行清洗,随后将清洗完成原料的水分控出,随后将其放入干燥机内进行干燥;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干燥原料进行切段与打碎,随后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粉状,所述研磨时,机器内的温度维持在30℃至40℃之间,所述研磨后的原料粉末颗粒直径在3mm至6mm之间;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粉末状原料与水和纤维素混合进行发酵,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5℃至38℃,所述发酵时间为8至12小时,所述发酵时,需要定量分批放入密封发酵罐内进行发酵,开启时需要打开密封口调整罐体内部气压;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物放入蒸煮装置中,将其均匀摊开后进行加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200℃至280℃,所述加热时间为2至3小时,所述加热时需要将水蒸气进行收集;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收集的蒸汽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会得到的混合液在温度达到25℃至40℃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召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于一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