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3353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兽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呈锥形,所述反应釜本体上侧设有加料管,所述反应釜本体下端设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设有封堵组件,所述反应釜本体上侧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设有三组均匀分布的搅拌组件;在搅拌棍公转的同时,沿着横板往复运动,使各原料充分混合,搅拌棍运动的同时,通过推杆与反应釜本体的锥形底部抵接,带动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将沉底的原料抽入活塞腔内部,然后均匀喷洒至原料上侧,提高原料的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兽药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兽药:是指用于预防

治疗

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
(
含药物饲料添加剂
)
,兽药在制备时,需要用到反应釜进行各种原料的混合

[0003]现有的反应釜内部的结构简单,一般只是单向的混合搅拌,不能充分均匀搅拌,且原料容易下沉至反应釜底部,导致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混合反应釜,在搅拌棍公转的同时,沿着横板往复运动,使各原料充分混合,搅拌棍运动的同时,通过推杆与反应釜本体的锥形底部抵接,带动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将沉底的原料抽入活塞腔内部,然后均匀喷洒至原料上侧,提高原料的混合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呈锥形,所述反应釜本体上侧设有加料管,所述反应釜本体下端设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设有封堵组件,所述反应釜本体上侧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设有三组均匀分布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侧的横杆,所述横杆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内滑动滑动装配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与所述横槽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矩形滑块下端转动装配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下端固定有搅拌棍,所述搅拌棍与所述反应釜本体侧壁抵接;所述反应釜本体上壁转动安装有扇形凸块,所述扇形凸块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设有传动组件,所述矩形滑块上端固定有与所述扇形凸块位置相匹配的圆形推块;所述搅拌棍上侧开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滑动装配有活塞,所述活塞下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设有复位构件,所述推杆下端滑动伸出所述搅拌棍并与所述反应釜底部抵接,所述搅拌轴底部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活塞腔上端连通,所述搅拌棍上侧与所述活塞腔连通的喷头

[0006]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的第一齿轮,所述反应釜本体上侧转动装配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反应釜本体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转动装配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齿圈,所述齿圈下端伸入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与所述扇形凸块连接

[0007]所述横杆下端固定有第一齿条,所述转动轴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

[0008]所述活塞腔上端开设有向上延伸至转动轴内的进液槽,所述进液槽内设有单向进
液阀,所述转动轴外侧密封转动装配有环形壳,所述进液槽与所述环形壳内部连通,所述环形壳一侧固定有第一软管,所述搅拌轴中部开设有进液通槽,所述进液通槽下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通槽上端与所述第一软管连通

[0009]所述活塞腔上端开设有出液槽,所述出液槽内设有单向出液阀,所述搅拌棍上侧开设有环形腔,所述出液槽与所述环形腔连通,所述搅拌棍上端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槽,若干所述安装槽内均转动装配有转杆,若干所述转杆设有旋转构件,所述喷头固定在所述转杆下侧,所述喷头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端部与所述环形腔连通

[0010]所述旋转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转杆上的第四齿轮,所述安装槽内竖直滑动装配有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上端滑动伸出所述安装槽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下侧与所述搅拌棍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矩形滑块开设有竖槽,所述竖槽内滑动装配有
L
形推杆,所述横杆侧壁开设有与
L
形推杆相匹配的斜槽,所述
L
形推杆穿过所述斜槽且下端与所述推板抵接

[0011]所述复位构件包括所述搅拌棍中部开设有的滑动腔,所述推杆固定有位于所述滑动腔内部的滑片,所述滑片上侧与所述滑动腔上壁之间设有第三弹簧

[0012]所述推杆下端固定有与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抵接的柔性刮条

[0013]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排料管右侧的
U
形板,所述
U
形板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固定有滑动伸入所述排料管内的封堵板

[0014]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固定有储水壳,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与所述储水壳连通,所述连通槽外侧转动装配有密封壳,所述搅拌轴下侧固定有与所述密封壳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进液口齐平;所述搅拌轴下侧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转动装配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中部开设有
L
形连接槽,所述
L
形连接槽上端与所述进液通槽连通,所述
L
形连接槽下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密封块下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滑动设有滑动杆,所述转动槽侧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滑动杆固定有与所述螺旋槽相匹配的导向杆,所述滑动杆下端滑动伸出所述搅拌轴与所述封堵板抵接,所述封堵板左端上侧加工有斜面,所述搅拌轴底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滑动杆固定有滑动装配在所述矩形槽的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上侧与所述矩形槽上壁之间设有第四弹簧

[0015]本专利技术在搅拌棍公转的同时,沿着横板往复运动,使各原料充分混合,搅拌棍运动的同时,通过推杆与反应釜本体的锥形底部抵接,带动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将沉底的原料抽入活塞腔内部,然后均匀喷洒至原料上侧,提高原料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16]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混合反应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混合反应釜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图2中
A
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
B
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中
C
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
D
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混合反应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密封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滑动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反应釜本体
1、
加料管
11、
排料管
12、
驱动电机
13、
搅拌轴
14、
进液口
141、
扇形凸块
15、
第一齿轮
151、
第二齿轮
152、
齿圈
153、
横杆
2、
第一齿条
201、
第三齿轮
202、
横槽
21、
矩形滑块
22、
圆形推块
221、
第一弹簧
23、
转动轴
24、
搅拌棍
25、
活塞腔
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混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呈锥形,所述反应釜本体上侧设有加料管,所述反应釜本体下端设有排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设有封堵组件,所述反应釜本体上侧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设有三组均匀分布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侧的横杆,所述横杆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内滑动滑动装配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与所述横槽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矩形滑块下端转动装配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下端固定有搅拌棍,所述搅拌棍与所述反应釜本体侧壁抵接;所述反应釜本体上壁转动安装有扇形凸块,所述扇形凸块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设有传动组件,所述矩形滑块上端固定有与所述扇形凸块位置相匹配的圆形推块;所述搅拌棍上侧开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滑动装配有活塞,所述活塞下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设有复位构件,所述推杆下端滑动伸出所述搅拌棍并与所述反应釜底部抵接,所述搅拌轴底部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活塞腔上端连通,所述搅拌棍上侧设有与所述活塞腔连通的喷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的第一齿轮,所述反应釜本体上侧转动装配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反应釜本体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转动装配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齿圈,所述齿圈下端伸入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与所述扇形凸块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下端固定有第一齿条,所述转动轴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上端开设有向上延伸至转动轴内的进液槽,所述进液槽内设有单向进液阀,所述转动轴外侧密封转动装配有环形壳,所述进液槽与所述环形壳内部连通,所述环形壳一侧固定有第一软管,所述搅拌轴中部开设有进液通槽,所述进液通槽下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通槽上端与所述第一软管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上端开设有出液槽,所述出液槽内设有单向出液阀,所述搅拌棍上侧开设有环形腔,所述出液槽与所述环形腔连通,所述搅拌棍上端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槽,若干所述安装槽内均转动装配有转杆,若干所述转杆设有旋转构件,所述喷头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树广洪树良林延彬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绿阳精细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