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板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311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叠合板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叠合板运输装置,包括用于承托叠合板的框架系统;框架系统上设置有立柱系统;立柱系统上设置有用于叠加叠合板运输装置的限位装配系统;框架系统上还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卡紧固定系统;通过采用叠加式的结构设计,以限位装配系统进行叠合板运输装置的叠加,消除单层叠加叠合板不超过6层的限制;增加运输车辆的单次运输承载量,提高叠合板的转运效率,同时为了应对叠合板堆叠后在叠合板运输装置上的稳定性,防止运输过程中的偏移致使破损,增加卡紧固定系统,从而限制单块叠合板的位移,进而保证叠合板的完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板运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叠合板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叠合板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板是一种采用预制板与现浇钢筋复合而成的拼装组合板面

包括底板以及上部的钢筋桁架;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预制叠合板在工厂浇筑成型后,需要从加工车间通过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

现有技术情况下预制叠合板的运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根据相关规范规定预制叠合板堆叠层数不宜大于6层,若堆叠过高会导致预制叠合板结构受损,所以预制叠合板运输中,堆叠一般不超过6层,导致运输车运输叠合板的重量远远小于运输车辆的额定载质量,单次运输车的运输数量较少,需多批次运输,运输车辆的效率较低

在运输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如急刹车

上陡坡时,叠合板容易滑移,发生碰撞,导致叠合板破坏,还需要进行后期的修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以上的预制叠合板由加工车间转运至施工现场时运输车的运输效率低下,运输过程中容易致使叠合板破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合板运输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叠合板运输装置,包括用于承托叠合板的框架系统;所述框架系统上设置有立柱系统;所述立柱系统上设置有用于叠加叠合板运输装置的限位装配系统;所述框架系统上还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卡紧固定系统

[0005]通过使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叠合板运输装置采用叠加式的结构设计,通过限位装配系统进行叠合板运输装置的叠加,消除单层叠加叠合板不超过6层的限制;增加运输车辆的单次运输承载量,提高叠合板的转运效率,同时为了应对叠合板堆叠后在叠合板运输装置上的稳定性,防止运输过程中的偏移致使破损,增加卡紧固定系统,从而限制单块叠合板的位移,进而保证叠合板的完整

[0006]作为优选,所述立柱系统包括相对对称设置的四组定位立柱;其中两组同侧设置的定位立柱可活动的安装在框架系统上

[0007]通过使用以上技术方案,分设于立柱系统的定位立柱作为叠合板的框架结构,其中两组为可拆卸或可旋转的活动连接结构,当进行叠合板的堆放和拿取的时候更加方便,不再受限定位立柱高度的影响

[0008]作为优选,所述卡紧固定系统包括锁紧部

调节部和卡箍部;所述锁紧部可锁紧的安装在所述框架系统上;所述调节部安装于所述锁紧部的上部;所述卡箍部可滑移的安装于所述调节部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调节部包括调节滑槽和调距孔,所述调节滑槽沿竖向开设于所述调节部上;所述调节滑槽上可滑动的连接卡箍部,位于所述调节滑槽两侧的调节部上沿竖向开设若干组调距孔;所述卡箍部通过调距孔可锁紧的固定连接于调节部

[0010]作为优选,所述卡箍部包括卡箍滑块

卡箍滑杆和可调夹板;所述卡箍滑块的两侧
部开设有适配调距孔的锁紧孔;所述卡箍滑块滑动连接于调节滑槽;所述卡箍滑杆可锁紧的滑动连接于卡箍滑块;所述卡箍滑杆的卡紧端安装有可调夹板

[0011]作为优选,所述可调夹板包括固定安装于卡箍滑杆的调节安装板,所述调节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以连接调节夹板的紧固孔

[0012]通过使用以上技术方案,卡紧固定系统作为分层叠放的叠合板的防位移装置,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满足方便拆装

方便锁紧

快速固定的实用性使用需求,其中锁紧部的凹槽结构设计无需过多的锁紧固定装置,可以快速的完成在框架系统上的锁紧固定,进而调节部上设置的卡箍部,分别对每个堆叠的叠合板进行水平位移限位,防止上下板层之间之间的位移以及与框架系统的碰撞

进一步的卡箍部的可调节结构为满足不同厚度的叠合板的卡固需求

[0013]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装配系统包括限位插销和限位插孔;所述限位插孔沿所述立柱系统轴线方向开设于所述立柱系统的下方;所述限位插销沿所述立柱系统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立柱系统的上部

[0014]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插销外侧的定位立柱上还设置有防位移系统;所述防位移系统包括不低于两组的限位外折板,两组所述限位外折板的一端分别贴合设置于定位立柱的外侧部

[0015]通过使用以上技术方案,首先,限位插销与限位插孔的结构设计,用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叠合板运输装置的叠加机构,限位外折板
51
的结构设置,可以进行快速的叠加定位的同时,进一步限定四角处的位移移动,进一步增强叠加结构的稳定性

[0016]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插孔上还插拔连接有插杆式万向轮

[0017]通过使用以上技术方案,采用插杆式万向轮作为叠合板运输装置的辅助运输机构,既可以保证所有的叠合板运输装置的预制统一性,还可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消除塔吊运输的依赖性

[0018]作为优选,所述框架系统的上部可拆卸的安装有叠合板保护系统;所述叠合板保护系统包括嵌合槽板和防滑层,所述嵌合槽板的内侧嵌合安装于所述框架系统上,所述嵌合槽板的外侧贴合设置有防滑层

[0019]通过使用以上技术方案,叠合板保护系统的设置,防滑层用以保护最底层的叠合板防止其在框架系统上的破碎与位移,嵌合槽板的嵌合安装方式,从而尽量避免防滑层的风化

雨淋与日晒等环境侵蚀,增加其使用寿命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本专利技术的叠合板运输装置整体采用可拆卸以及插拔连接的快捷定位锁紧方式,在满足且丰富功能需求的同时,简化操作方式,更贴合施工使用效率要求;采用叠加式的结构设计,通过限位装配系统进行叠合板运输装置的叠加,消除单层叠加叠合板不超过6层的限制;增加运输车辆的单次运输承载量,提高叠合板的转运效率,同时为了应对叠合板堆叠后在叠合板运输装置上的稳定性,防止运输过程中的偏移致使破损,增加卡紧固定系统,从而限制单块叠合板的位移,进而保证叠合板的完整

[0021]2.
进一步的,分设于立柱系统的定位立柱作为叠合板的框架结构,其中两组为可拆卸或可旋转的活动连接结构,当进行叠合板的堆放和拿取的时候更加方便,不再受限定位立柱高度的影响

[0022]3.
其次,卡紧固定系统作为分层叠放的叠合板的防位移装置,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满足方便拆装

方便锁紧

快速固定的实用性使用需求,其中锁紧部的凹槽结构设计无需过多的锁紧固定装置,可以快速的完成在框架系统上的锁紧固定,进而调节部上设置的卡箍部,分别对每个堆叠的叠合板进行水平位移限位,防止上下板层之间之间的位移以及与框架系统的碰撞

进一步的卡箍部的可调节结构为满足不同厚度的叠合板的卡固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叠合板运输装置,包括用于承托叠合板的框架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系统(1)上设置有立柱系统(2);所述立柱系统(2)上设置有用于叠加叠合板运输装置的限位装配系统(3);所述框架系统(1)上还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卡紧固定系统(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系统(2)包括相对对称设置的四组定位立柱(
21
);其中两组同侧设置的定位立柱(
21
)可活动的安装在框架系统(1)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固定系统(4)包括锁紧部(
41


调节部(
42
)和卡箍部(
43
);所述锁紧部(
41
)可锁紧的安装在所述框架系统(1)上;所述调节部(
42
)安装于所述锁紧部(
41
)的上部;所述卡箍部(
43
)可滑移的安装于所述调节部(
42
)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叠合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
42
)包括调节滑槽(
421
)和调距孔(
422
),所述调节滑槽(
421
)沿竖向开设于所述调节部(
42
)上;所述调节滑槽(
421
)上可滑动的连接卡箍部(
43
),位于所述调节滑槽(
421
)两侧的调节部(
42
)上沿竖向开设若干组调距孔(
422
);所述卡箍部(
43
)通过调距孔(
422
)可锁紧的固定连接于调节部(
42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叠合板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部(
43
)包括卡箍滑块(
431


卡箍滑杆(
432
)和可调夹板(
433
);所述卡箍滑块(
431
)的两侧部开设有适配调距孔(
422
)的锁紧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军巩金昌刘小宇马贺星张蒙蒙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