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及改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99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及改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及改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改造
,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及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避免因现场组装改造门窗而导致装配工序复杂

现场作业时间长的问题,部分的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将改造门窗

改造外框提前组装成型,运输至待改造门窗处直接安装的方式进行

但是这种改造方法会存在与改造门窗与原门窗之间测量误差和加工误差,导致组框运输的方式到达现场上墙后存在因测量或加工误差导致改造门窗大于洞口的情况,改造门窗无法上墙,又无法在现场重新裁切,同样,也可能由于测量或加工误差导致改造门窗小于洞口的情况,则需要返厂重新加工

[0003]虽然杆件运输的理念提出很久,但是因为现场组装受场地及设备限制,存在组装后强度不理想,室内侧凹凸不平,角部容易漏水等诸多负面影响,难以采用杆件运输

[0004]中国专利
CN 104265120 B
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推拉式铝合金单玻旧窗的节能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松开紧固原窗扇的自攻丝,拆解铝合金单玻旧窗窗扇;以硬质泡沫材料填充窗扇框的空心部分;以原窗玻璃为基础,通过外加铝质间隔条

后加玻璃

扣接卡槽等材料,制作边缘较薄

可以和窗扇框连接的密封中空双层玻璃组件;重新组装窗扇;填充新扇框内的空隙并通过原自攻螺丝孔锁紧窗体

虽然该专利采用的也是现场组装的结构,但是并未明确改造窗框的配合结构,现有的改造窗框大多采用两根型材杆件在对接处成
45
°
斜角对接形成
90
°
夹角,而一根型材杆件两端需要都设置为
45
°
斜角以与两根型材杆件在对接处配合形成框体结构,这就会导致现场经裁切后的型材杆件的长度是固定的,如需在现场进行重新裁切,需要严格按照
45
°
的角度进行裁切才能保证两根型材杆件的对位安装,增加了现场加工的困难性和复杂性

[0005]因此,如何保证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效率高

改造效果好,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及改造方法,能够满足门窗型材杆件运输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还能在现场根据实际尺寸调整裁切,实现快速装配改造

[0007]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安装于既有建筑的既有门窗,所述既有门窗包括既有玻璃和安装于既有墙体的既有外框,所述改造结构包括:改造玻璃,所述改造玻璃平行安装于既有玻璃的室内侧,并与所述既有玻璃配合形成至少一层隔温层;型材杆件,所述型材杆件经裁切形成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在对接处以端面成
90
°
夹角装配连接形成改造外框,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
材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型材杆件包括固定座和玻璃压线;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二者中的一个的固定座,并与设置于二者中另一个的第一连接座连接,以将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紧固连接;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型材杆件形成的改造外框固定于既有外框或所述既有墙体

[0008]作为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座的深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型材杆件的延伸方向

[0009]作为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座为周向具有开口的
C
型座

[0010]作为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内壁

[0011]作为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座分布于所述固定座形成的多个内壁

[0012]作为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与既有墙体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玻璃压线卡接于固定座并将改造玻璃抵压于既有玻璃的室内侧

[0013]作为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相邻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间距为
D1

D1≤0.5m。
[0014]作为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距离固定座的端部距离为
D2

D2≤0.2m。
[0015]作为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直接固定于既有外框和
/
或既有墙体;或者,与既有外框和
/
或既有墙体之间增加保温隔热层后再固定

[001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方法,应用如前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包括如下步骤:
S1 预先量取待改造的既有门窗的既有外框尺寸及洞口尺寸;
S2 根据既有门窗的既有外框尺寸及洞口尺寸裁切符合改造尺寸的型材杆件;
S3 将裁切后的型材杆件分装运输至待改造的既有门窗处;
S4 祛除既有外框的扣条;
S5 选择对应门窗的型材杆件,判断是否选择的型材杆件存在长度误差;
S6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行现场裁切或更换;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将选定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置于水平工作台面上进行
90
°
拼接,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座的配合将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装配成改造外框;
S7 将改造外框垂直竖起与既有外框平行,使改造外框与既有外框在水平方向重叠,将改造玻璃覆盖于既有玻璃的室内侧;
S8 将改造外框与既有外框或既有墙体之间通过多个第二连接件进行固定;
S9 通过型材杆件将改造玻璃抵压于既有玻璃的一侧

[001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本申请中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对接为改造外框时,是在对接处以
90
°
夹角装配连接形成的,相较于传统的采用两根型材杆件在对接处成
45
°
斜角对接,能够沿垂直于第一型材或第二型材的延伸方向实现快速裁切,极大的简化了裁切工序,无需维持
45
°
角度裁切,裁切后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也能快速拼装形成改造外框,提高改造安装效率

[0018]2.
本申请通过至少在第一型材或第二型材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座与第一连接件配合,形成承接第一连接件的结构,进而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安装于既有建筑的既有门窗,所述既有门窗包括既有玻璃和安装于既有墙体的既有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结构包括:改造玻璃,所述改造玻璃平行安装于既有玻璃的一侧,并与所述既有玻璃配合形成至少一层隔温层;型材杆件,所述型材杆件经裁切形成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在对接处以端面成
90
°
夹角装配连接形成改造外框,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型材杆件包括固定座和玻璃压线;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二者中一个的固定座,并与设置于二者中另一个的第一连接座连接,以将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紧固连接;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型材杆件形成的改造外框固定于既有外框或所述既有墙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深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型材杆件的延伸方向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为周向具有开口的
C
型座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内壁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座分布于所述固定座形成的多个内壁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门窗型材杆件运输的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既有墙体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玻璃压线卡接于固定座并将改造玻璃抵压于既有玻璃的室内侧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壮贤翟传伟刘婷黄雷涛祝华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舒服家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