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298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播种机,涉及玉米播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连接架、固设在连接架前的连接条、转动安装在连接条底部的走轮、固设在连接条顶部的顶盖、活动连接在顶盖内部的分播组件、固定安装在连接条底部的播种组件,所述分播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顶盖内壁的拨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U型管带动对吸附锥管对种箱中的种子进行单个负吸,同时吸附锥管向上带动种子转动至种箱前侧释放,从而保证播种数量且避免分选损伤,在伸缩鸭嘴管快速插入地表时,阀盖自动开启释放种子,后续利用伸缩鸭嘴管与拉簧的弹力作用,以及配合伸缩鸭嘴管的移动惯性,伸缩鸭嘴管能够快速收缩,以实现机器持续行走免耕点播,提升播种效率且避免对原作物的毁坏。坏。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播种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玉米播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播种机。

技术介绍

[0002]播种机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农用机械,它用于田园套种、施肥、耘地、开沟,具有一机多能的特点,玉米播种机是指以作物玉米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玉米播种机具有播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稳定、覆土良好、节省种子、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0003]目前一般的玉米播种机在使用时,利用开设有若干播种槽的播种转盘对种仓实现取种,该种形式的取种方式难以保证单次的取种数量,且利用刮取组件对溢出播种槽的种子刮除时,容易导致种子卡接而出现挤压损伤,同时播种时需要对种坑进行一定角度的开挖或直接线性翻耕,容易加大播种机的作业负担、降低工作效率,在多作物混合种植时,也容易毁坏原作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一般的玉米播种机在使用时,存在无法保证播种数量且容易出现分选损伤、播种效率低且容易对原作物毁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播种机。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玉米播种机,包括连接架、固设在连接架前的连接条、转动安装在连接条底部的走轮、固设在连接条顶部的顶盖、活动连接在顶盖内部的分播组件、固定安装在连接条底部的播种组件,所述分播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顶盖内壁的拨环、活动铰接在拨环顶部的推杆、活动连接在推杆顶部上的拉簧、活动铰接在推杆底部的弹力丝管、开设在弹力丝管中的种槽,所述播种组件包括固设在连接条底部的导管、活动连接在导管中的伸缩鸭嘴管、活动连接在伸缩鸭嘴管底部的阀盖、固设在导管顶部的输种管、固设在输种管右端的种箱、固设在种箱后端的种斗。
[0007]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内壁固设有于所述拨环上活动套接的棘槽盘、所述拨环顶部后端转动连接有扭力棘爪,所述扭力棘爪上包括有与所述拨环活动连接的扭簧。
[0008]进一步地,所述拉簧于所述顶盖内腔上壁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中部转动插接有辊轴,所述辊轴与所述走轮间活动套接有皮带,所述辊轴贯设所述拨环,且所述辊轴前侧外壁等距插接有多个伸缩楔杆。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阀盖表面滑动卡接有与所述弹力丝管固定连接的销杆。
[0011]进一步地,所述播种组件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输种管左端顶部的锥齿环、固设在导管顶部右壁的U型管、转动连接在U型管顶部的吸附锥管,所述锥齿环于所述弹力丝管上啮合套接的锥齿环,且所述锥齿环与所述吸附锥管啮合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吸附锥管于所述种箱中部转动安装,所述种箱中包括有前后两个容腔,处于前侧的容腔与所述输种管连通,处于后侧的容腔与种斗连通,所述吸附锥管后壁
开设有小于玉米种子的吸附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种槽包括有延伸至所述弹力丝管外壁上的种口,所述输种管左侧端口与所述种口错位相对。
[0014]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鸭嘴管与所述弹力丝管弹性连接,所述伸缩鸭嘴管与所述导管构成的顶部密封空间与所述U型管连通,且所述导管侧壁开设有与所述伸缩鸭嘴管对应的泄压槽。
[0015]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鸭嘴管与所述导管弹性连接,且所述弹力丝管的弹力大于所述伸缩鸭嘴管与所述导管间的弹力,所述伸缩鸭嘴管与所述导管间的弹力大于所述拉簧的弹力。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架被拉动使得走轮转动时,辊轴带动伸缩楔杆转动,以拨动拨环顺时针偏转,推杆即带动弹力丝管下移,锥齿环随即带动吸附锥管啮合偏转,在伸缩鸭嘴管牵动弹力丝管快速下移时,伸缩鸭嘴管与导管构成的顶部容腔,即利用U型管带动对吸附锥管对种箱中的种子进行单个负吸,同时吸附锥管向上带动种子转动至种箱前侧释放,从而保证播种数量且避免分选损伤。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落入种箱前侧的种子沿输种管滚落至端口,在弹力丝管带动种槽经过输种管底部端口时,种子随即落入弹力丝管中且掉至伸缩鸭嘴管底部,在伸缩鸭嘴管快速插入地表时,阀盖自动开启释放种子,后续利用伸缩鸭嘴管与拉簧的弹力作用,以及配合伸缩鸭嘴管的移动惯性,伸缩鸭嘴管能够快速收缩,以实现机器持续行走免耕点播,提升播种效率且避免对原作物的毁坏。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玉米播种机立体结构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玉米播种机顶盖立体结构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玉米播种机分播组件立体结构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玉米播种机U型管立体结构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玉米播种机导管立体剖切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玉米播种机弹力丝管立体剖切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玉米播种机阀盖立体剖切图。
[0026]附图标记:1、连接架;2、连接条;3、走轮;4、顶盖;5、分播组件;51、棘槽盘;52、拨环;53、扭力棘爪;54、推杆;55、拉簧;56、弹力丝管;57、种槽;58、辊轴;59、伸缩楔杆;6、播种组件;61、导管;62、伸缩鸭嘴管;63、阀盖;64、销杆;65、U型管;66、吸附锥管;67、输种管;68、锥齿环;69、种箱;610、种斗;7、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8]如图1

7所示,一种玉米播种机,包括连接架1、固设在连接架1前的连接条2、转动安装在连接条2底部的走轮3、固设在连接条2顶部的顶盖4、活动连接在顶盖4内部的分播组
件5、固定安装在连接条2底部的播种组件6,分播组件5包括转动安装在顶盖4内壁的拨环52、活动铰接在拨环52顶部的推杆54、活动连接在推杆54顶部上的拉簧55、活动铰接在推杆54底部的弹力丝管56、开设在弹力丝管56中的种槽57,播种组件6包括固设在连接条2底部的导管61、活动连接在导管61中的伸缩鸭嘴管62、活动连接在伸缩鸭嘴管62底部的阀盖63、固设在导管61顶部的输种管67、固设在输种管67右端的种箱69、固设在种箱69后端的种斗610。
[0029]更具体的,初始伸缩鸭嘴管62于导管61内部弹性压缩,通过播种时预先对各个种斗610填充种子,种子自然下落且堆聚在种箱69后侧容腔,当拖挂的连接架1被拉动使得走轮3转动时,通过皮带7传动辊轴58即带动伸缩楔杆59顺时针转动,以拨动拨环52顺时针偏转,在扭力棘爪53与棘槽盘51组合的限制下,拨环52仅可顺时针偏转,在拨环52带动推杆54的连接端越过顶部时,伸缩鸭嘴管62积聚的弹性势能得到释放,其牵动弹力丝管56快速下移,弹力丝管56啮合驱动锥齿环68偏转,锥齿环68随即带动吸附锥管66啮合偏转,期间伸缩鸭嘴管62与导管61构成的顶部容腔,即利用U型管65带动对吸附锥管66,利用吸附锥管66后壁的吸附口,对种箱69中的种子进行单个负吸,同时吸附锥管66向上带动种子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播种机,包括连接架(1)、固设在连接架(1)前的连接条(2)、转动安装在连接条(2)底部的走轮(3)、固设在连接条(2)顶部的顶盖(4)、活动连接在顶盖(4)内部的分播组件(5)、固定安装在连接条(2)底部的播种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播组件(5)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顶盖(4)内壁的拨环(52)、活动铰接在拨环(52)顶部的推杆(54)、活动连接在推杆(54)顶部上的拉簧(55)、活动铰接在推杆(54)底部的弹力丝管(56)、开设在弹力丝管(56)中的种槽(57),所述播种组件(6)包括固设在连接条(2)底部的导管(61)、活动连接在导管(61)中的伸缩鸭嘴管(62)、活动连接在伸缩鸭嘴管(62)底部的阀盖(63)、固设在导管(61)顶部的输种管(67)、固设在输种管(67)右端的种箱(69)、固设在种箱(69)后端的种斗(6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内壁固设有于所述拨环(52)上活动套接的棘槽盘(51)、所述拨环(52)顶部后端转动连接有扭力棘爪(53),所述扭力棘爪(53)上包括有与所述拨环(52)活动连接的扭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55)于所述顶盖(4)内腔上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中部转动插接有辊轴(58),所述辊轴(58)与所述走轮(3)间活动套接有皮带(7),所述辊轴(58)贯设所述拨环(52),且所述辊轴(58)前侧外壁等距插接有多个伸缩楔杆(5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播种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夕琳姜龙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