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296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罐,包括罐体和上盖,罐体用于容置墨水;上盖上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伸入至罐体内;罐体的罐底呈漏斗形且中央最低处设有出墨口I,罐体的上部侧壁上设有回墨口I,出墨口I通过泵与回墨口I相连通;罐体的下部侧壁上设有出墨口II,罐体的下部侧壁位于出墨口II的相对位置设有回墨口II,出墨口II和回墨口II的高度均低于搅拌装置的搅拌扇叶的下端面、高于罐体的罐底的上端面,出墨口II与次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通,次级墨盒的出墨口通过泵与回墨口II相连通;罐体上部侧壁上设有补墨口,上盖上设有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保证了向打印喷头供给具有合适着色剂比例、合适粘稠度和流动性的玻璃油墨,并且避免墨路堵塞的有益效果。墨路堵塞的有益效果。墨路堵塞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喷墨打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罐。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玻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汽车玻璃大体可以分为前风挡玻璃、后风挡玻璃、车门玻璃、三角窗玻璃、天窗玻璃,从制造工艺上来说,汽车玻璃加工主要分为切大片、切磨洗烘、印刷三个步骤,其中,印刷步骤中,印刷的对象主要有三个:黑边、加热线和商标。传统的汽车玻璃印刷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玻璃丝网印刷,就是利用丝网印版,使用玻璃釉料,在玻璃制品上进行印刷。玻璃釉料也称玻璃油墨,它是由着色料、连结料混合而成的糊状印料,着色料由无机颜料、低熔点助熔剂(铅玻璃粉)组成,连结料在玻璃丝印行业中俗称为利板油。印刷后的玻璃制品,还需放火炉中,以520~600℃的温度进行烧制,印刷到玻璃表面上的釉料才能固结在玻璃上,形成图案。
[0003]然而,玻璃丝印工艺容易出现糊板、针孔现象、墨迹中出现气泡、印刷尺寸外扩、图文部分和暗调部分出现斑点状等质量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印刷环境影响、玻璃油墨的特殊性以及丝网印版本身的一些使用上的缺陷,例如,玻璃表面没有处理干净,还存在水印、指印、油印、灰尘颗粒等污物会导致糊板,车间温度过高、相对湿度过低导致玻璃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很快挥发掉,或者车间温度过低导致玻璃油墨的流动性变差,导致油墨的粘度变高,从而堵住丝网印版的网孔,或者,玻璃油墨中的着色料与溶剂分离,从而产生沉淀,也会导致丝网印版网孔堵塞,从而影响印刷质量。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汽车玻璃的生产也不断的适应时代的需求,例如,前风挡玻璃的角标将逐步演化为代表每辆车身份的二维码,二维码可以追溯车辆的生产国、制造公司或制造商(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车型、品牌名称、车辆系列、车身形式、发动机型号、车辆型号、安全保护装置型号、检验编号、装配厂名称和出厂编号等,包括车辆厂家配置的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等信息均可扫码读取,因此,汽车角标的印刷已趋近于个性化定制,传统的丝网印由于制版的限制,无法适应定制化需求。
[0004]因此,通过喷墨打印机采用可变数据喷墨打印技术对汽车玻璃上标识、黑边、加热线等进行打印的方式应运而生,从而满足汽车玻璃的个性化定制需求。而正如前述中玻璃油墨的特殊性,其含有易挥发的连结料和易沉淀、易干结的助溶剂等成分,在喷墨打印机的供墨系统中,玻璃油墨的流动性较小时易导致墨路堵塞,玻璃油墨的流动性过大又容易导致打印后的墨滴扩散,从而导致打印的图案模糊、边界不清晰,尤其对于二维码这种类型的图案,会影响其后续的读取识别;并且,进入打印喷头的玻璃油墨中的铅玻璃粉的含量也需处于合适的比例,若铅玻璃粉的比例过多,则极易导致打印喷头喷孔堵塞,铅玻璃粉的含量过少会导致后续烧制后图样在玻璃上的附着力不足,也无法满足质量要求。因此,在通过喷墨打印机进行可变数据打印时,如何使玻璃油墨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以及使进入打印喷头的墨水的铅玻璃粉具有适当的比例成为保证打印质量的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罐,包括罐体和上盖,所述罐体用于容置墨水;所述上盖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伸入至罐体内,用于对罐体的墨水进行搅拌;所述罐体的罐底呈漏斗形且中央最低处设有出墨口I,所述罐体的上部侧壁上设有回墨口I,所述出墨口I通过泵与所述回墨口I相连通;所述罐体的下部侧壁上设有出墨口II,所述罐体的下部侧壁位于所述出墨口II的相对位置设有回墨口II,所述出墨口II和回墨口II的高度均低于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扇叶的下端面、高于所述罐体的罐底的上端面,所述出墨口II与次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次级墨盒用于向打印喷头供墨,所述次级墨盒的出墨口通过泵与所述回墨口II相连通;所述罐体上部侧壁上设有补墨口,所述补墨口用作向罐体内补充墨水的入口;所述上盖上设有气口,用于将罐体内部与外部大气相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上盖的上方,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朝下并与搅拌杆相连接,所述搅拌杆穿过所述上盖伸入至所述罐体内部,所述搅拌杆的底端设有搅拌扇叶。
[0008]优选的,所述补墨口处安装有补墨缓冲盒。
[0009]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墨量观察单元,用于观测罐体内的墨量。
[0010]优选的,所述墨量观察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罐体的外侧、轴线与所述罐体的轴线相互平行、高度与所述罐体的侧壁的高度相匹配、两端分别与所述罐体的上部和下部相连通的透明管。
[0011]优选的,所述气口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置于所述上盖的外侧。
[0012]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罐体内部的墨量。
[0013]优选的,所述罐体内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液位传感器。
[0014]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侧壁外部设有加热片。
[0015]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下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热保护器。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搅拌装置用于持续不断的搅拌罐体内的玻璃油墨,避免玻璃油墨中的铅玻璃粉等着色剂形成过多的沉淀,与搅拌扇叶的位置相当的玻璃油墨由于搅拌扇叶的搅拌作用其含有的铅玻璃粉等着色剂较为均匀并且比例更接近原始勾兑比例,并且具有合适的粘稠度和流动性,适于打印使用;
[0018]2)罐体的罐底呈漏斗形,使得玻璃油墨中的沉淀物堆积于漏斗形的罐底处,罐底中央设有出墨口I,通过泵将罐体底部沉淀物较多的玻璃油墨抽出,然后通过罐体上部的回墨口II回流至罐体内,以墨罐自身形成循环通路,下称循环墨路I,从而避免沉淀堆积干结;
[0019]3)在搅拌扇叶下端面与罐底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出墨口II,通过泵从出墨口II处抽出玻璃油墨,并输送至次级墨盒以供打印使用,保证了向打印喷头供给具有合适着色剂比例、合适粘稠度和流动性的玻璃油墨;回墨口II的设置将墨罐与次级墨盒之间形成了循环墨路,一方面,将墨罐内的适于打印的玻璃油墨供给次级墨盒,然后由次级墨盒供给打印喷头,从而完成打印作业,另一方面,避免次级墨盒中的玻璃油墨产生较多沉淀物而影响打印;
[0020]4)补墨口和气口的设置,使得补墨更加方便,实用性更强;
[0021]5)墨量观察单元的设置,便于实时观测罐体内部的玻璃油墨的墨量,从而便于在墨量不足时及时向墨罐中补充墨水,并且在进行补墨时也避免补墨过多而导致墨水溢出;
[0022]6)加热片的设置,用于对罐体1内部的玻璃油墨进行恒温加热,以使玻璃油墨具有合适的粘稠度和流动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罐体的剖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和上盖(2),所述罐体(1)用于容置墨水;所述上盖(2)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伸入至罐体(1)内,用于对罐体(1)的墨水进行搅拌;所述罐体(1)的罐底呈漏斗形且中央最低处设有出墨口I(11),所述罐体(1)的上部侧壁上设有回墨口I(12),所述出墨口I(11)通过泵(6)与所述回墨口I(12)相连通;所述罐体(1)的下部侧壁上设有出墨口II(13),所述罐体(1)的下部侧壁位于所述出墨口II(13)的相对位置设有回墨口II(14),所述出墨口II(13)和回墨口II(14)的高度均低于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扇叶(34)的下端面、高于所述罐体(1)的罐底的上端面,所述出墨口II(13)与次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通,所述次级墨盒用于向打印喷头供墨,所述次级墨盒的出墨口通过泵(6)与所述回墨口II(14)相连通;所述罐体(1)上部侧壁上设有补墨口(16),所述补墨口(16)用作向罐体(1)内补充墨水的入口;所述上盖(2)上设有气口(21),用于将罐体(1)内部与外部大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31),所述电机(31)安装于所述上盖(2)的上方,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朝下并与搅拌杆(33)相连接,所述搅拌杆(33)穿过所述上盖(2)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健王家远闫峂脱占贺单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电元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