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侧供热自适应调节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294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侧供热自适应调节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将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和预设目标温度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供热温度差;判断所述供热温度差是否在预设温差范围,若否,则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到供热点的距离值;根据供热温度差和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到供热点的距离值,得到对应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根据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对二次侧管网的供热进行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需求,实现整个供热管网的供热调节;另外,通过调整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热力回流周期,减少了供热端的能耗浪费。少了供热端的能耗浪费。少了供热端的能耗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侧供热自适应调节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输送控制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二次侧供热自适应调节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供热管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舒适性,但是,目前供热管网中的供热能耗浪费比例比较高,其中二次侧供热失衡为主要原因。
[000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侧供热自适应调节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能够降低供热管网中供热能耗浪费的比例。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侧供热自适应调节方法,包括: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将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和预设目标温度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供热温度差;判断所述供热温度差是否在预设温差范围,若否,则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到供热点的距离值;根据供热温度差和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到供热点的距离值,得到对应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根据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对二次侧管网的供热进行调节。
[0006]本方案中,还包括: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热力回流周期;判断所述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热力回流周期是否小于预设时间周期,若是,则提高一级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将提高一级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信息发送至预设管理端并进行显示。
[0007]本方案中,所述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热力回流周期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所述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是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若是,则启动二次侧供热的热力回流系统以提高二次侧管网内的供热温度,并记录对应系统启动的时间,记为第一时间;获取上一次启动二次侧供热的热力回流系统的时间,记为第二时间;根据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得到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热力回流周期。
[0008]本方案中,所述预设温度阈值的获取步骤,具体包括: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环境温度值;基于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环境温度值落入的预设环境温度范围,确定对应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环境温度对预设温度阈值的影响系数,设为第一影响系数;
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值;基于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值落入的预设使用热量值范围,确定对应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用户使用热量值对预设温度阈值的影响系数,设为第二影响系数;根据第一影响系数、第二影响系数和预设最低使用供热温度,得到预设温度阈值。
[0009]本方案中,所述预设时间周期获取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总值信息;将所述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热量总值按照时间进行划分,得到不同时间点的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值;根据不同时间点的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值和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总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时间点的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占比;根据不同时间点的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占比匹配对应预设时间周期的时间长度。
[0010]本方案中,所述根据供热温度差和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到供热点的距离值,得到对应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供热温度差落入的温差范围,匹配对应供热温度差对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的影响系数,设为第三影响系数;根据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到供热点的距离值落入的距离范围,匹配对应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到供热点的距离值对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的影响系数,设为第四影响系数;根据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得到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对应的温度等级数;根据第三影响系数、第四影响系数和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对应的温度等级数,得到对应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
[0011]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侧供热自适应调节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一种二次侧供热自适应调节方法程序,所述一种二次侧供热自适应调节方法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将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和预设目标温度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供热温度差;判断所述供热温度差是否在预设温差范围,若否,则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到供热点的距离值;根据供热温度差和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到供热点的距离值,得到对应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根据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对二次侧管网的供热进行调节。
[0012]本方案中,还包括: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热力回流周期;判断所述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热力回流周期是否小于预设时间周期,若是,则
提高一级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将提高一级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信息发送至预设管理端并进行显示。
[0013]本方案中,所述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热力回流周期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所述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是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若是,则启动二次侧供热的热力回流系统以提高二次侧管网内的供热温度,并记录对应系统启动的时间,记为第一时间;获取上一次启动二次侧供热的热力回流系统的时间,记为第二时间;根据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得到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热力回流周期。
[0014]本方案中,所述预设温度阈值的获取步骤,具体包括: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环境温度值;基于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环境温度值落入的预设环境温度范围,确定对应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环境温度对预设温度阈值的影响系数,设为第一影响系数;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值;基于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值落入的预设使用热量值范围,确定对应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用户使用热量值对预设温度阈值的影响系数,设为第二影响系数;根据第一影响系数、第二影响系数和预设最低使用供热温度,得到预设温度阈值。
[0015]本方案中,所述预设时间周期获取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总值信息;将所述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热量总值按照时间进行划分,得到不同时间点的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值;根据不同时间点的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值和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总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时间点的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占比;根据不同时间点的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占比匹配对应预设时间周期的时间长度。
[0016]本方案中,所述根据供热温度差和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到供热点的距离值,得到对应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供热温度差落入的温差范围,匹配对应供热温度差对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的影响系数,设为第三影响系数;根据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到供热点的距离值落入的距离范围,匹配对应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到供热点的距离值对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的影响系数,设为第四影响系数;根据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得到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对应的温度等级数;根据第三影响系数、第四影响系数和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对应的温度等级数,得到对应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侧供热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将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和预设目标温度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供热温度差;判断所述供热温度差是否在预设温差范围,若否,则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到供热点的距离值;根据供热温度差和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到供热点的距离值,得到对应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根据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对二次侧管网的供热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侧供热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热力回流周期;判断所述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热力回流周期是否小于预设时间周期,若是,则提高一级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将提高一级二次侧供热的温度调节等级信息发送至预设管理端并进行显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侧供热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热力回流周期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所述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供热温度值是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若是,则启动二次侧供热的热力回流系统以提高二次侧管网内的供热温度,并记录对应系统启动的时间,记为第一时间;获取上一次启动二次侧供热的热力回流系统的时间,记为第二时间;根据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得到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热力回流周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次侧供热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的获取步骤,具体包括: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环境温度值;基于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环境温度值落入的预设环境温度范围,确定对应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环境温度对预设温度阈值的影响系数,设为第一影响系数;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值;基于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值落入的预设使用热量值范围,确定对应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用户使用热量值对预设温度阈值的影响系数,设为第二影响系数;根据第一影响系数、第二影响系数和预设最低使用供热温度,得到预设温度阈值。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次侧供热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周期获取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总值信息;将所述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热量总值按照时间进行划分,得到不同时间点的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值;根据不同时间点的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值和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总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时间点的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用热量占比;
根据不同时间点的二次侧管网最远末端的历史用户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鸿丰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