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静脉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289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腔静脉过滤器,包括柱体、多组弹性扩张单元,多组弹性扩张单元绕柱体的第一中心轴线均布设置形成过滤主体;弹性扩张单元包括弹性组件和支撑组件,弹性组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一弹性曲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柱体连接,第一弹性曲杆呈第一弧形,第一弧形内凹的一侧朝向第一中心轴线,第二连接杆连接有定位钩;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第二弹性曲杆,两个第二弹性曲杆分别设置在弹性组件的两侧,第二弹性曲杆的一端和柱体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上套装限位环,第二弹性曲杆的另一端和限位环固定连接,限位环对第二连接杆进行限位防止定位钩扩张范围过大,同时设置第一弹性曲杆使过滤主体保持适当的径向张力。张力。张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静脉过滤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腔静脉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也是导致肺动脉栓塞最主要的原因之一。DVT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在血管内,通常位于小腿或大腿的深静脉中。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包括长期卧床、手术、创伤、肿瘤、荷尔蒙治疗、妊娠、遗传因素、血液高凝状态等。如果未经治疗,DVT中的血栓可能会脱落,并随着血液流入肺动脉,在肺部形成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甚至危及生命。
[0003]下腔静脉过滤器(IVCF)是一种医用过滤器,通常用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引发肺动脉栓塞的危险。IVCF的主要作用是阻止血栓从下肢静脉系统进入到肺动脉。通常情况下,它被植入到下腔静脉的上部。
[0004]但是一些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由于现有的腔静脉过滤器在植入时是直接放入预设位置,通过定位钩向外扩张刺入血管对腔静脉过滤器进行固定,但是无法对定位钩的扩张范围进行限制,定位钩的扩张范围过大容易导致血管损伤,扩张范围过小容易导致腔静脉过滤器位置迁移,从而会导致腔静脉过滤器无法发挥预期的阻止肺栓塞的作用,或者会导致损伤周围组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腔静脉过滤器,通过支撑组件中的限位环对第二连接杆进行限位,防止定位钩的扩张范围过大,同时设置第一弹性曲杆使过滤主体保持适当的径向力,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力和稳定性,减少腔静脉过滤器迁移的风险。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腔静脉过滤器,包括外鞘管,所述外鞘管中套装有柱体,所述柱体具有第一中心轴线,还包括多组弹性扩张单元,多组弹性扩张单元位于所述柱体的一端,且多组弹性扩张单元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均布设置形成过滤主体;
[0007]所述弹性扩张单元包括:
[0008]弹性组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一弹性曲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柱体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曲杆具有第二中心轴线,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呈第一弧形,所述第一弧形内凹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一中心轴线,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回收柱的一端连接有定位钩;
[0009]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第二弹性曲杆,两个第二弹性曲杆分别设置在弹性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二弹性曲杆的一端和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套装限位环,所述第二弹性曲杆的另一端和限位环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曲杆具有第一投影面和第二投影面,所述第一投影面和第
二投影面垂直,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在第一投影面的投影形状呈第一弧形,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在第二投影面的投影形状为S形。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曲杆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柱体固定连接,第二杆体和限位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的角度设置为90
°
~180
°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杆体的长度。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第二投影面平行。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形状为一条直线,所述直线与所述第一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设置为0
°
~90
°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具有第三中心轴线,所述第三中心轴线呈第二弧形,所述第二弧形外凸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一中心轴线。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一弹性曲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均为柔性件。
[0017]优选的,所述弹性扩张单元设置数量为四组、五组或六组。
[0018]优选的,所述柱体背离弹性扩张单元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回收钩。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腔静脉过滤器,其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中的限位环套装在第二连接杆上,能够对第二连接杆进行限位,限制第二连接杆连接的定位钩继续向外扩张,防止定位钩的扩张范围过大对血管造成损伤,同时设置第一弹性曲杆,将第一弹性曲杆设置为弧形,通过支撑组件对第一弹性曲杆进行支撑,使弹性曲杆能够保持适当的径向张力,减少腔静脉过滤器在血管内迁移的风险,避免腔静脉过滤器无法发挥过滤作用,同时也避免腔静脉过滤器移位造成的周围组织损伤。
[0021]2、本专利技术将第一弹性曲杆设置为S形能够更好地适应下腔静脉的形状,进一步避免腔静脉过滤器迁移,并且S形结构能够提供更大的过滤面积,对滤掉血栓和血栓具有积极的影响,较大的过滤面积可以更好地捕获血栓和碎片,提高过滤效果。
[0022]3、本专利技术将第一弹性曲杆设置为S形以及与支撑组件配合使第一弹性曲杆向远离柱体中心轴的一侧弯曲,充分考虑了血液的流动力学特性,能够减少血液的湍流和血液的分流,有助于将血栓引导至腔静脉过滤器的过滤区域,也能够减少滤网的侧漏,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腔静脉过滤器展开状态的主视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腔静脉过滤器展开状态的左视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腔静脉过滤器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腔静脉过滤器展开状态的仰视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收合状态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回收钩;2、柱体;3、弹性组件;301、第一连接杆;302、第一弹性曲杆;303、第二连接杆;4、支撑组件;401、第二弹性曲杆;4011、第一杆体;4012、第二杆体;402、限位环;5、定
位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1]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腔静脉过滤器,包括外鞘管,所述外鞘管中套装有柱体2,柱体2具有第一中心轴线,还包括多组弹性扩张单元,多组弹性扩张单元位于柱体2的一端,且多组弹性扩张单元绕第一中心轴线均布设置形成过滤主体,弹性扩张单元包括弹性组件3和支撑组件4。
[0032]弹性组件3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301、第一弹性曲杆302和第二连接杆303,第一连接杆301和柱体2连接,第一弹性曲杆302具有第二中心轴线,第二中心轴线呈第一弧形,第一弧形内凹的一侧朝向第一中心轴线,第二连接杆303远离回收柱2的一端连接有定位钩5。
[0033]支撑组件4包括两个第二弹性曲杆401,两个第二弹性曲杆401分别设置在弹性组件3的两侧,第二弹性曲杆401的一端和柱体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303上套装限位环402,第二弹性曲杆401的另一端和限位环402固定连接。
[0034]支撑组件4中的限位环402能够对第二连接杆303起到支撑限制作用,限制第二连接杆303端部连接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静脉过滤器,包括外鞘管,所述外鞘管中套装有柱体(2),所述柱体(2)具有第一中心轴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弹性扩张单元,多组弹性扩张单元位于所述柱体(2)的一端,且多组弹性扩张单元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均布设置形成过滤主体;所述弹性扩张单元包括:弹性组件(3),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301)、第一弹性曲杆(302)和第二连接杆(303),所述第一连接杆(301)和柱体(2)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曲杆(302)具有第二中心轴线,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呈第一弧形,所述第一弧形内凹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一中心轴线,所述第二连接杆(303)远离回收柱(2)的一端连接有定位钩(5);支撑组件(4),包括两个第二弹性曲杆(401),两个第二弹性曲杆(401)分别设置在弹性组件(3)的两侧,所述第二弹性曲杆(401)的一端和柱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303)上套装限位环(402),所述第二弹性曲杆(401)的另一端和限位环(402)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静脉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曲杆(302)具有第一投影面和第二投影面,所述第一投影面和第二投影面垂直,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在第一投影面的投影形状呈第一弧形,所述第二中心轴线在第二投影面的投影形状为S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腔静脉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曲杆(401)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杆体(4011)和第二杆体(4012),所述第一杆体(4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全王铁健苏娟苏应龙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