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潜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279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直潜流系统,涉及人工湿地系统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垂直潜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湿地系统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垂直潜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湿地系统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

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

人工介质

植物

微生物的物理

化学

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

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垂直潜流系统是当下一种技术领先的人工湿地系统,具有投资建设成本小运行技术低等特点,能够结合景观进行建设,具有景观美的效果

[0003]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生态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沿输水方向依次设置的蓄水区

一级处理池

二级处理池和集水区;蓄水区入水端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出水端顶部通过溢流堰与一级处理池的顶部相连通;一级处理池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渗层

第一粗颗粒基质层

第一细颗粒基质层和第一薄土层,第一薄土层上种植有第一挺水植物;一级处理池和二级处理池之间通过隔离腔分隔,隔离腔下部包括至少两个沿输水方向设置的渠道

设置在渠道上的闸门,以及渠道两端设置的穿孔花墙;每个闸门顶部均通过闸门绳索与其配套的电机相连,闸门绳索和电机均安装在隔离腔上;二级处理池内设置有与渠道数量一致的处理区,每个处理区内均从下至上均依次设置有第二防渗层

第二粗颗粒基质层

第二细颗粒基质层和第二薄土层,每个处理区的第二细颗粒基质层中采用的基质均不相同,每个处理区的第二薄土层上均种植有第二挺水植物,且靠近集水区一侧的每个第二粗颗粒基质层上均设置有过滤墙,每个过滤墙的墙面均可遮挡与其对应的第二细颗粒基质层侧端面;每个过滤墙上部外侧均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集水区相连通,所述集水区的外侧面还设置排水口

[0004]但是,由于上述湿地系统需要长时间的持续运行,因此,过滤的杂质会积累在湿地的填料中,容易导致湿地系统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湿地系统在长期运行后容易堵塞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垂直潜流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垂直潜流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垂直潜流系统,包括蓄水系统

沉淀系统

过滤池和集水区,所述沉淀系统包括沉降池

沉淀池

设备室和泵室,所述蓄水系统内设有与沉降池相连的入口井,所述设备室内设有用于抽取沉降池顶部水的抽顶水组件,所述沉降池和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泵室内设有用于抽取沉淀池顶部水的出水系统,所述出水系统与过滤池相连,所述过滤池包括若干个自高向低依次相连的垂直潜流过滤单元,所述垂直潜流过滤单元与集水区相连,所述集水区设有出水口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蓄水系统收集的水从入口井流入沉淀系统后,先在沉
降池中进行沉降,水位于沉降池顶部,杂质沉降至沉降池底部,当沉降池顶部的水质量较好时,不需要处理即可排放,因此,抽顶水组件可以将沉降池顶部的水直接抽送至河流中,减少处理步骤

当沉降池顶部的水质量较差时,还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排放,因此,不抽送沉降池顶部的水,而是让沉降池中的水流入沉淀池中,进行二次沉淀,去除质量和粒径较大的杂质,再采用出水系统将沉淀池中的水抽送至过滤池中,通过若干个垂直潜流过滤单元的依次过滤,除去水中的杂质,然后通过集水区和出水口排放

由于本申请在进入垂直潜流过滤单元之前,预先进行了沉降和沉淀,除去了水中大部分的质量和粒径较大的杂质,因此,可以减少垂直潜流过滤单元在长时间使用后堵塞

[000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垂直潜流过滤单元包括单元池和填料层,所述填料层设于单元池内,所述填料层上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单元池的底部设有集水沟,所述集水沟与相邻的单元池相连通,所述集水沟内设有导流排水管,所述出水系统与单元池相连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挺水植物的根系分散在填料层中,因此填料层和挺水植物可以过滤水中的杂质,挺水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可以分解填料层中的杂质,进一步减少填料层在长时间使用后堵塞,集水沟可以收集填料层过滤后的水,集水沟中的水再通过导流排水管快速流动至下一单元池中,进行下一次过滤,经过多级过滤后,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即输送至集水区进行排放,因此,采用上述方案,不仅可以进一步过滤水中的杂质,还可以进一步减少填料层堵塞

[00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填料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盖层

砂石级配过滤层和碎石排水层,所述碎石排水层插设于集水沟内,所述盖层是石灰石铺设而成的层,所述砂石级配过滤层是砂石铺设而成的层,所述碎石排水层是碎石子铺设而成的层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灰石是建筑业常用的石料,既可以先一步过滤水中的杂质,又可以减少水流冲散砂石级配过滤层;砂石级配过滤层通过多种粒径和材质不同的砂石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级配,可以充分过滤水中的杂质,提高过滤水的水质,碎石排水层即可以支撑砂石级配过滤层和盖层,又可以让过滤水通过并进入集水沟内,从而将过滤水排出,因此,采用上述填料层,可以提高过滤效果和垂直潜流系统的使用寿命

[00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抽顶水组件包括抽顶水泵

抽顶水管和排出管,所述设备室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台,所述抽顶水泵安装在安装台上,所述抽顶水管的一端插设于沉降池内,所述抽顶水管的另一端与抽顶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所述排出管的一端与抽顶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所述排出管的另一端贯穿设备室的侧壁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抽顶水泵安装在设备室内的安装台上,可以防止水浸没抽顶水泵,从而减少抽顶水泵损坏

抽顶水管用于抽取沉降池顶部的水,排出管用于将水排放至河道,因此,可以直接将沉降池中水质达标的水排放至河道中,减少后续过滤步骤

[001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出水系统包括出水泵

出水管

备用泵

备用管和分水管,所述出水泵

备用泵和分水管均设于泵室内,所述出水管和备用管均插设于沉淀池内,所述出水管与出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所述备用管与备用泵的进水端相连,所述出水泵的出水端和备用泵的出水端均与分水管相连,所述分水管与垂直潜流过滤单元相连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泵和备用泵可以交替工作,便于对其中一个泵进行维修或更换,出水管

备用管和分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垂直潜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系统
(1)、
沉淀系统
(2)、
过滤池
(3)
和集水区
(4)
,所述沉淀系统
(2)
包括沉降池
(21)、
沉淀池
(22)、
设备室
(23)
和泵室
(24)
,所述蓄水系统
(1)
内设有与沉降池
(21)
相连的入口井
(11)
,所述设备室
(23)
内设有用于抽取沉降池
(21)
顶部水的抽顶水组件
(25)
,所述沉降池
(21)
和沉淀池
(22)
相连通,所述泵室
(24)
内设有用于抽取沉淀池
(22)
顶部水的出水系统
(26)
,所述出水系统
(26)
与过滤池
(3)
相连,所述过滤池
(3)
包括若干个自高向低依次相连的垂直潜流过滤单元
(31)
,所述垂直潜流过滤单元
(31)
与集水区
(4)
相连,所述集水区
(4)
设有出水口
(4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潜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潜流过滤单元
(31)
包括单元池
(32)
和填料层
(33)
,所述填料层
(33)
设于单元池
(32)
内,所述填料层
(33)
上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单元池
(32)
的底部设有集水沟
(321)
,所述集水沟
(321)
与相邻的单元池
(32)
相连通,所述集水沟
(321)
内设有导流排水管
(322)
,所述出水系统
(26)
与单元池
(32)
相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垂直潜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
(33)
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盖层
(331)、
砂石级配过滤层
(332)
和碎石排水层
(333)
,所述碎石排水层
(333)
插设于集水沟
(321)
内,所述盖层
(331)
是石灰石铺设而成的层,所述砂石级配过滤层
(332)
是砂石铺设而成的层,所述碎石排水层
(333)
是碎石子铺设而成的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潜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顶水组件
(25)
包括抽顶水泵
(251)、
抽顶水管
(252)
和排出管
(253)
,所述设备室
(23)
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台
(231)
,所述抽顶水泵
(251)
安装在安装台
(231)
上,所述抽顶水管
(252)
的一端插设于沉降池
(21)
内,所述抽顶水管
(252)
的另一端与抽顶水泵
(251)
的进水端相连,所述排出管
(253)
的一端与抽顶水泵
(251)
的出水端相连,所述排出管
(253)
的另一端贯穿设备室
(23)
的侧壁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潜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系统
(26)
包括出水泵
(261)、
出水管
(262)、
备用泵
(263)、
备用管
(264)
和分水管
(265)
,所述出水泵
(261)、
备用泵
(263)
和分水管
(265)
均设于泵室
(24)
内,所述出水管
(262)
和备用管
(264)
均插设于沉淀池
(22)
内,所述出水管
(262)
与出水泵
(261)
的进水端相连,所述备用管
(264)
与备用泵
(263)
的进水端相连,所述出水泵
(261)
的出水端和备用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婉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