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机组及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2625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2
在与利用机组(50、60)相连的热源机组(10)中设置有压缩机(22、23)、第一热交换器(13)、第一膨胀阀(14)以及贮液器(15)。在热源机组(10)中设置有第一冷却器(16)和第二冷却器(155)。第一冷却器(16)对从贮液器(15)前往利用机组(50、60)的一次制冷剂进行冷却。第二冷却器(155)利用室外空气以外的冷却介质对从处于作为放热器发挥作用的状态的第一热交换器(13)前往第一膨胀阀(14)的一次制冷剂进行冷却。前往第一膨胀阀(14)的一次制冷剂进行冷却。前往第一膨胀阀(14)的一次制冷剂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源机组及制冷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热源机组及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进行高压比制冷剂的临界压力高的制冷循环。在该制冷装置中,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已放热的制冷剂在被减压后流入贮液器。贮液器内的液态制冷剂被送往室内机组等利用机组。贮液器内的气态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21-325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就专利文献1的制冷装置而言,在室外空气的温度高的情况下,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已放热的制冷剂的比焓变得比较高。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已放热的制冷剂的比焓越高,被减压后流入贮液器的制冷剂中的气态制冷剂的比例就越高,从贮液器送往利用机组的液态制冷剂的量就越少。其结果是,在利用机组中获得的冷却能力有可能减弱。
[0005]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增强构成制冷装置的热源机组的冷却能力。-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6]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是一种热源机组10,该热源机组10与利用机组50、60相连,使一次制冷剂在该热源机组10与所述利用机组50、60之间循环,进行高压达到所述一次制冷剂的临界压力以上的制冷循环,所述热源机组10包括压缩机22、23、第一热交换器13、第一膨胀阀14、贮液器15、第一冷却器16以及第二冷却器155。所述压缩机22、23吸入所述一次制冷剂并进行压缩;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使所述一次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膨胀阀14对已从处于作为放热器发挥作用的状态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流出的所述一次制冷剂进行减压;所述贮液器15供已从处于作为放热器发挥作用的状态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流出并已通过所述第一膨胀阀14的所述一次制冷剂流入;所述第一冷却器16对从所述贮液器15前往所述利用机组50、60的所述一次制冷剂进行冷却;所述第二冷却器155利用室外空气以外的冷却介质对从处于作为放热器发挥作用的状态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前往所述第一膨胀阀14的所述一次制冷剂进行冷却。
[0007]第一方面的热源机组10包括第二冷却器155。因此,与在热源机组10中未设置第二冷却器155的情况相比,从贮液器15供往利用机组50、60的液态制冷剂的流量增多。其结果是,与不包括第二冷却器155的现有的热源机组相比,该方面的热源机组10能够发挥大的冷却能力。
[0008]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是,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热源机组10的基础上,所述热源机组10
包括切换部170,所述切换部170使所述第二冷却器155在冷却状态和休止状态之间相互切换,在所述冷却状态下,所述第二冷却器155对所述一次制冷剂进行冷却,在所述休止状态下,所述第二冷却器155不对所述一次制冷剂进行冷却。
[0009]在第二方面中,第二冷却器155通过切换部170在冷却状态和休止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0010]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是,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热源机组10的基础上,所述热源机组10包括控制器100,所述控制器100根据表示所述热源机组10的制冷能力的指标,对所述切换部170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二冷却器155从所述休止状态成为所述冷却状态。
[0011]在第三方面中,控制器100根据表示热源机组10的制冷能力的指标来对切换部170进行控制。控制器100通过对切换部170进行控制,由此将第二冷却器155的状态从休止状态改变为冷却状态。
[0012]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是,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热源机组10的基础上,所述热源机组10包括控制器100,所述控制器100根据从处于作为放热器发挥作用的状态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流出并已通过所述第二冷却器155的所述一次制冷剂的温度,对所述切换部170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二冷却器155从所述休止状态成为所述冷却状态。
[0013]在第四方面中,控制器100根据从处于作为放热器发挥作用的状态的第一热交换器13流出并已通过第二冷却器155的一次制冷剂的温度来对切换部170进行控制。控制器100通过对切换部170进行控制,由此将第二冷却器155的状态从休止状态改变为冷却状态。
[0014]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是,在上述第一到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热源机组10的基础上,所述热源机组10包括辅助制冷剂回路151,所述辅助制冷剂回路151中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冷却器155,所述辅助制冷剂回路151具有辅助压缩机152,用所述辅助压缩机152对作为所述冷却介质的二次制冷剂进行压缩来进行制冷循环。
[0015]在第五方面中,在冷却状态下的第二冷却器155中流动的一次制冷剂被辅助制冷剂回路151中的二次制冷剂冷却。
[0016]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是,在上述第五方面的热源机组10的基础上,所述热源机组10包括辅助控制器102,所述辅助控制器102根据在所述第二冷却器155中已被冷却的所述一次制冷剂的温度,对所述辅助压缩机152的转速进行调节。
[0017]在第六方面中,辅助控制器102对辅助压缩机152的转速进行调节。当辅助压缩机152的转速发生变化时,通过辅助制冷剂回路151的制冷循环得到的冷却能力发生变化,在第二冷却器155中已被冷却的一次制冷剂的温度就发生变化。
[0018]本公开的第七方面是,在上述第二到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热源机组10的基础上,所述热源机组10包括辅助制冷剂回路151,所述辅助制冷剂回路151中连接有所述第二冷却器155,所述辅助制冷剂回路151具有辅助压缩机152,用所述辅助压缩机152对作为所述冷却介质的二次制冷剂进行压缩来进行制冷循环,所述辅助压缩机152构成所述切换部170,通过所述辅助压缩机152工作而使所述第二冷却器155成为所述冷却状态,通过所述辅助压缩机152停止而使所述第二冷却器155成为所述休止状态。
[0019]在第七方面中,在冷却状态下的第二冷却器155中流动的一次制冷剂被辅助制冷剂回路151中的二次制冷剂冷却。在构成切换部170的辅助压缩机152的工作过程中,第二冷却器155成为冷却状态。在构成切换部170的辅助压缩机152的停止过程中,第二冷却器155
成为休止状态。
[0020]本公开的第八方面是,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热源机组10的基础上,供往所述第二冷却器155的所述冷却介质是要被吸入所述压缩机22、23的所述一次制冷剂。
[0021]本公开的第九方面是,在上述第二到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热源机组10的基础上,供往所述第二冷却器155的所述冷却介质是要被吸入所述压缩机22、23的所述一次制冷剂。
[0022]在第八及第九方面的各方面中,在冷却状态下的第二冷却器155中流动的一次制冷剂被要被吸入压缩机22、23中的一次制冷剂冷却。
[0023]本公开的第十方面是,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热源机组10的基础上,所述压缩机包含低压级压缩机23和高压级压缩机21,所述低压级压缩机23吸入所述一次制冷剂并进行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源机组(10),该热源机组(10)与利用机组(50、60)相连,使一次制冷剂在该热源机组(10)与所述利用机组(50、60)之间循环,进行高压达到所述一次制冷剂的临界压力以上的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机组(10)包括压缩机(22、23)、第一热交换器(13)、第一膨胀阀(14)、贮液器(15)、第一冷却器(16)以及第二冷却器(155),所述压缩机(22、23)吸入所述一次制冷剂并进行压缩;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使所述一次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膨胀阀(14)对已从处于作为放热器发挥作用的状态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流出的所述一次制冷剂进行减压;所述贮液器(15)供从处于作为放热器发挥作用的状态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流出并已通过所述第一膨胀阀(14)的所述一次制冷剂流入;所述第一冷却器(16)对从所述贮液器(15)前往所述利用机组(50、60)的所述一次制冷剂进行冷却;所述第二冷却器(155)利用室外空气以外的冷却介质对从处于作为放热器发挥作用的状态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前往所述第一膨胀阀(14)的所述一次制冷剂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机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机组(10)包括切换部(170),所述切换部(170)使所述第二冷却器(155)在冷却状态和休止状态之间相互切换,在所述冷却状态下,所述第二冷却器(155)对所述一次制冷剂进行冷却,在所述休止状态下,所述第二冷却器(155)不对所述一次制冷剂进行冷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源机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机组(10)包括控制器(100),所述控制器(100)根据表示所述热源机组(10)的制冷能力的指标,对所述切换部(170)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二冷却器(155)从所述休止状态成为所述冷却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源机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机组(10)包括控制器(100),所述控制器(100)根据从处于作为放热器发挥作用的状态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3)流出并已通过所述第二冷却器(155)的所述一次制冷剂的温度,对所述切换部(170)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二冷却器(155)从所述休止状态成为所述冷却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热源机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机组(10)包括辅助制冷剂回路(151),所述辅助制冷剂回路(151)中连接有所述第二冷却器(155),所述辅助制冷剂回路(151)具有辅助压缩机(152),用所述辅助压缩机(152)对作为所述冷却介质的二次制冷剂进行压缩来进行制冷循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源机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机组(10)包括辅助控制器(102),所述辅助控制器(102)根据在所述第二冷却器(155)中已被冷却的所述一次制冷剂的温度,对所述辅助压缩机(152)的转速进行调节。7.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热源机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机组(10)包括辅助制冷剂回路(151),所述辅助制冷剂回路(151)中连接有所述第二冷却器(155),所述辅助制冷剂回路(151)具有辅助压缩机(152),用所述辅助压缩机(152)对作为所述冷却介质的二次制冷剂进行压缩来进行制冷循环,
所述辅助压缩机(152)构成所述切换部(170),通过所述辅助压缩机(152)工作而使所述第二冷却器(155)成为所述冷却状态,通过所述辅助压缩机(152)停止而使所述第二冷却器(155)成为所述休止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机组(10),其特征在于:供往所述第二冷却器(155)的所述冷却介质是要被吸入所述压缩机(22、23)的所述一次制冷剂。9.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热源机组(10),其特征在于:供往所述第二冷却器(155)的所述冷却介质是要被吸入所述压缩机(22、23)的所述一次制冷剂。10.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上雅章上野明敏木村尚登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