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封堵工艺技术

技术编号:3942412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封堵工艺,所述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环氧树脂100份、表面有机化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封堵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防水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封堵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建筑外墙渗漏不仅使舒适感降低、财产受损,也会降低结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状态。
[0004]建筑外墙结构由内向外主要包括基层墙体、防水层、保温层和装饰层等。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主要有装饰层的开裂及损伤;装饰层与基层之间粘结不牢固;保温层及防水层的脱落、撕裂、空鼓等。
[0005]在外墙的渗漏治理方面,若在外墙装饰层外进行修复,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靠性不高,并且渗漏部位难以发现。为降低破坏性、提高安全性、长期有效地解决建筑外墙渗漏问题,通过针对性的封堵材料及封堵工艺研究成为必然。
[0006]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要适应外墙自然环境和外墙结构变形特点,对墙体材料要具备相容附着力,具备一定的弹性适应变形而且性能稳定,适应气温的变化而不易老化、具有阻燃性能,还要求能在封闭潮湿环境中固化,环境友好。
[0007]目前市面较常使用的封堵材料有丙烯酸盐类、聚氨酯类、环氧树脂类。丙烯酸盐类流动性较强,自由水含量高,不易附着在渗漏缺陷位置,复漏风险高;水溶性聚氨酯类体积收缩大,固化物强度低,具有可燃性,容易引起次生灾害事故;油溶性聚氨酯类固化物强度低,几乎没有抗变形能力。相比来说,环氧树脂附着力好、收缩率小、力学性能优异,更适合建筑外墙渗漏治理,但也存在应力大、缺乏韧性、容易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封堵工艺,环境友好,并且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阻燃性能、耐高低温性能等,能够有效阻止建筑外墙的渗水。
[0009]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所述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重量份数计,所述A组分包括环氧树脂100份、表面有机化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3

6份、稀释剂30

40份;所述B组分包括固化剂40

80份;
[0010]其中,所述表面有机化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为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的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所述复合金属为锌和铝或镁和铝。
[0011]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中的一种或两种。环氧树脂对建筑的附着力好、收缩率小、力学性能优异,因此适用于建筑外墙渗漏
治理。
[0012]优选地,所述稀释剂选自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

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上述稀释剂的两端含有环氧基团可参与环氧树脂固化反应,与树脂连接;同时其结构中的长链具有弹性,可以旋转,能改善环氧树脂的脆裂问题。
[0013]优选地,所述固化剂选自腰果酚改性酚醛胺、低分子聚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进一步优选为腰果酚改性酚醛胺,其结构中苯环的存在使其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脂肪链的存在使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憎水性,当使用腰果酚改性酚醛胺与A组分混合固化,既有利于实现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在潮湿环境的固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环氧树脂的韧性。
[0014]优选地,所述表面有机化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配制硝酸锌或硝酸镁与硝酸铝的混合盐溶液以及Na2CO3和NaOH的混合碱溶液,将混合盐溶液与混合碱溶液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加热并剧烈搅拌,待有沉淀产生后,向混合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后继续加热搅拌,接枝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进行离心,得到离心后的沉淀;将所述离心后的沉淀分散在水中转移到水热釜中进行晶化,晶化后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固体经洗涤、干燥后得到所述表面有机化的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
[0015]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盐溶液中n(Zn
2+
)/n(Al
3+
)=2~4或n(Mg
2+
)/n(Al
3+
)=2~4,所述混合液中n(OH

)/n(Zn
2+
+Al
3+
)=2或n(OH

)/n(Mg
2+
+Al
3+
)=2,n(CO
32

)/n(Al
3+
)=2。
[0016]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混合盐总质量的8

12wt%。
[0017]优选地,所述加热并剧烈搅拌步骤中,加热温度为60

70℃,搅拌的转速为800

1000rpm;优选地,向混合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后继续加热搅拌20

60min;优选地,所述晶化的温度为110

130℃,晶化的时间为20

30h。
[001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比例将所述环氧树脂、表面有机化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与稀释剂在600

800rpm的转速下搅拌10

30min,得到A组分;固化剂作为B组分;将A组分与B组分均匀混合,即得。
[0019]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渗漏封堵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0]步骤S1:在室内检测出建筑外墙构造尺寸以及建筑外墙基层墙体和保温层之间的渗水通道,确认治理部位;
[0021]步骤S2:确定注浆点位,从室内钻孔,成孔深度至保温层内侧,清孔,将注浆管一端的注浆嘴插入孔中拧紧;
[0022]步骤S3:向注浆管的另一端注浆,注浆材料为第二方面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待建筑外墙基层墙体和保温层之间的渗水通道注满后停止;
[0023]步骤S4:待浆液固化后,封堵注浆孔,恢复墙面。
[0024]优选地,步骤S1中,利用雷达仪检测所述建筑外墙构造尺寸,利用微波仪检测外墙含水率,从而确定基层墙体和保温层之间的渗水通道。
[0025]优选地,步骤S3中,注浆采用低压注浆或无压注浆;进一步地,当采用低压注浆时,注浆压力为0.1

0.2MPa。
[0026]所述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可以在基层墙体外表面和保温层内表面形成隔水薄膜,从而有效阻止墙体渗水。
[0027]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重量份数计,所述A组分包括环氧树脂100份、表面有机化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3

6份、稀释剂30

40份;所述B组分包括固化剂40

80份;其中,所述表面有机化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为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的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所述复合金属为锌和铝或镁和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稀释剂选自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

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固化剂选自腰果酚改性酚醛胺、低分子聚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为腰果酚改性酚醛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有机化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配制硝酸锌或硝酸镁与硝酸铝的混合盐溶液以及Na2CO3和NaOH的混合碱溶液,将混合盐溶液与混合碱溶液进行混合,加热并剧烈搅拌,待有沉淀产生后,向混合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继续加热搅拌,接枝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进行离心,得到离心后的沉淀;将所述离心后的沉淀分散在水中转移到水热釜中进行加压晶化,晶化后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固体经洗涤、干燥后得到所述表面有机化的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外墙渗漏封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盐溶液中n(Zn
2+
)/n(Al
3+
)=2~4或n(Mg
2+
)/n(Al
3+
)=2~4,所述混合液中n(OH

)/n(Zn
2+
+Al
3+
)=2或n(OH

)/n(Mg
2+
+Al
3+
)=2,n(CO
32

)/n(Al
3+
)=2。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陈树林李元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科特种建筑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