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阵探测器最大无盲元正方形区域识别与标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1996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阵探测器最大无盲元正方形区域识别与标注方法。本方法步骤包括:1,盲元数据矩阵及结果数据矩阵初始化,2,计算盲元数据矩阵中每个元对应的以该元为起点,向右下方能够扩展的最大无盲元正方形的边长值,将结果存入结果数据矩阵,3,计算结果数据矩阵的最大值及其相应坐标,即为所求最大无盲元正方形区域的大小和左上角顶点坐标,4,画出原始盲元矩阵的盲元分布图,5,在盲元分布图上画出每个最大无盲元正方形区域并标注大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实现了面阵探测器中最大无盲元正方形区域的自动识别和标注,方法简洁。方法简洁。方法简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阵探测器最大无盲元正方形区域识别与标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阵探测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面阵探测器盲元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面阵探测器由于材料缺陷和芯片工艺的原因,不可避免的会引入盲元。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面阵探测器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和盲元有关的性能指标除了盲元率外,盲元的聚集情况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在某些需要精确跟踪目标位置的应用场景中,虽然盲元率较高,但盲元分布在某些区域相对集中,从而有较大无盲元区域的探测器反而比盲元率较低,但盲元在整个面阵分布离散的探测器发挥的作用更佳。有的项目也已经将“最大无盲元区域≥n
×
n”作为考察探测器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我们不但要对盲元位置进行识别,也要对探测器的无盲元区域进行识别。现有的技术方法都是针对盲元的情况展开的具体分析,如毛京湘等在《用MATLAB实现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盲元的统计分析》一文(《红外》第30卷第3期第43

45页)中提到的一种统计连续盲元的方法,而并没有一种针对无盲元区域的识别方法。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阵探测器最大无盲元正方形区域识别与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始化盲元数据矩阵BP和结果数据矩阵Result,其中盲元数据矩阵BP=[bp
ij
],矩阵BP的规模为面阵探测器的面阵规模,大小为I
×
J,有式中i,j为下标,i取值范围为1至I,j取值范围为1至J,结果数据矩阵Result=[r
ij
],矩阵Result的规模为面阵探测器的面阵规模,大小为I
×
J,r
ij
表示以BP中的元bp
ij
为起点,向右下方能够扩展的最大无盲元正方形的边长值,i,j为下标,i取值范围为1至I,j取值范围为1至J,且r
ij
的位置和bp
ij
一一对应,初始化矩阵Result为全0矩阵;步骤二:计算r
ij
,将结果存入矩阵Result,其中r
ij
的求取步骤如下:2

1)判断与r
ij
对应的bp
ij
的值,若为1,则得到r
ij
=0,若为0,则执行下一步骤;2

2)从bp
ij
开始向右下方扩展正方形区域,正方形边长每增加1,就计算一次该正方形区域内所有元素的和,判断和是否为0。若为0,且正方形边界未超过面阵边界,则继续扩展正方形;若不为0,或者正方形边界已超过面阵边界,则记下此时的正方形边长a,则得到r
ij
=a

1;2

3)重复步骤2

1)和2

2),从矩阵BP的左上角开始遍历其中每个元素bp
ij
,计算得到每个bp
ij
对应的r
ij
的值;步骤三:计算矩阵Result的最大值Max_R及其相应坐标,即为所求最大无盲元正方形区域的大小和左上角顶点坐标,假设该区域存在n个,则得到n对位置坐标,有:Max_R = max(max(Result))
ꢀꢀꢀꢀꢀꢀꢀꢀꢀꢀꢀꢀꢀꢀꢀ
(2)[jm, im] = find(Result == Max_R)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常鸿林加木李辉豪叶振华丁瑞军何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