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创口表面凝胶成型装置及其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779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创口表面凝胶成型装置及其工艺,属于凝胶成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球座,球座上转动安装有球形罐,内嵌夹装在球形罐侧壁的加热带;以及搅拌部,包括转动设于两个定位盘间的框体、转动嵌于框体内侧的搅拌组件以及控制框体转动的驱动单元,框体与搅拌组件上设有流道,流道顶部贯通框体顶部的转轴并通过转动接头连接外界的加料装置,搅拌组件所包括的搅拌齿上设有多个连通流道的散液孔,通过采用倾角可调节的球形罐、在球形罐内旋转安装框体以及框体上安装的可以沿着框体周向相对转动的搅拌组件,以实现能够通过球形罐的倾斜角度以及搅拌速度的控制可以不断的调节控制若干个搅拌齿的旋切搅拌角度,搅拌混合效率更加显著。合效率更加显著。合效率更加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创口表面凝胶成型装置及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凝胶成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口腔创口表面凝胶成型装置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重组胶原蛋白医用口腔凝胶是一种应用于口腔领域的医疗材料,主要成分是重组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医用口腔凝胶具有多种作用机制和应用领域。首先,它可用于修复口腔组织缺损。口腔组织缺损常见于牙槽骨缺损、牙龈退缩以及牙周疾病引起的牙龈组织损伤等。重组胶原蛋白可以通过直接填充缺损或在缺损区域植入支架的方式,填补牙槽骨缺损,并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愈合,其次,重组胶原蛋白医用口腔凝胶具有血凝作用。当口腔组织受伤出血时,重组胶原蛋白能够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从而形成血栓快速止血,此外,重组胶原蛋白具有改善口腔底部环境的作用。它可以吸附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残留药物等,净化口腔底部的环境,减少炎症反应,并为伤口愈合提供良好的微环境,最后,重组胶原蛋白医用口腔凝胶还能刺激软组织的再生。它能够促进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加速软组织的愈合过程。
[0003]其在凝胶成型制备过程中需先配制凝胶基质配制,将液体石蜡、白凡士林、依次加入混料罐进行加热搅拌,然后然后分批次向混料罐内加入一定比例的重组胶原蛋白、纯化水、甘油、卡波姆、聚乙烯醇、泊洛沙姆、聚丙烯酸钠、羟丙甲纤维素等原料,上述排列非添加顺序,根据添加原料的不同还要进行搅拌混合、控温等步骤,传统的混料罐呈桶状,为实现温控在其外壁内嵌入加装温控加热带,如申请号为CN201710135097.0所提出搅拌罐,罐体内的搅拌机构一般为搅拌轴以及搅拌轴径向连接的多层搅拌齿,原料从罐体顶部进入,通过多层搅拌齿逐层下压与既有的混料进行混合,在实际制备过程中,伴随着原料的添加其混料流动性变低,逐渐呈胶状,导致在持续添加原料时,混料罐对新添加原料的搅拌扩散混合效果欠佳,影响混合效果同时导致制备效率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搅拌罐在针对原料进行混料搅拌时存在扩散混合效果欠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口腔创口表面凝胶成型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创口表面凝胶成型装置,包括:球座,该球座为架空安装,球座上转动安装有球形罐,球形罐上下对称设有定位盘,球座上还设有控制定位盘轴线倾斜角度的驱动机构;加热系统,包括内嵌夹装在球形罐侧壁的加热带;以及搅拌部,包括转动设于两个定位盘间的主体呈圆形的框体、转动嵌于框体内侧的搅拌组件以及控制框体转动的驱动单元,框体与搅拌组件上设有流道,流道顶部贯通框体顶部的转轴并通过转动接头连接外界的加料装置,搅拌组件所包括的搅拌齿上设有多个连通流道的散液孔。
[0006]相较于传统的桶状罐体,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出一种球形罐,并通过架空安装的球座来
安装球形罐,同时通过驱动机构来控制球形罐上下定位盘的倾斜角度,即控制球形罐以固定方向做往复偏转运动,同时上下定位盘间转动安装有框体,框体呈圆形,框体的转动轴线与上下定位盘轴线重合,框体上还安装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可以沿着框体的圆周方向相对旋转,此种相对设计的目的在于,在由上下定位盘垂直状态下向一侧倾斜时,框体转动轴线也随之倾斜,此时搅拌组件在混合物料的反作用力以及自身的重力偏差的情况下与框体相对转动,即搅拌组件的旋切搅拌方向是变化的,同时倾斜后混合的物料也会随之移动,即从多角度旋切搅拌来提高物料的混合效率,同时框体与搅拌组件上还设有用于新加原料注入的流道,原料通过流道、搅拌齿上的散液孔能够在旋切搅拌的同时将所需混合原料注入,大大提高了混合效率。
[0007]同时球形罐的设计优点还包括,增加与混合料的接触面,便于加热带对其内侧的加热控制。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框体包括呈圆形的搅拌框,搅拌框径向两侧通过连接两个转轴来转动安装在两个定位盘间,驱动单元为设于下方定位盘上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下方的转轴连接,上方的转轴贯穿上方的定位盘。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搅拌框内侧圆周面内凹设有卡槽,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设于卡槽内的框座以及若干个搅拌齿,框座呈圆形,若干个搅拌齿与框座内侧圆周面连接,且若干个搅拌齿平行设置,同时搅拌齿间间距由上到下递减。
[0010]在上下定位盘垂直设置时,即球形罐还未进行倾斜调节时,此时的搅拌转动,即搅拌框以及若干个搅拌齿的整体重心位于垂直的转动轴线上,重力方向也与垂直方向重合,此时若干个搅拌齿进行水平转动搅拌,当驱动机构控制球形罐倾斜时,重力方向与转动轴线存在一定夹角,伴随着转动速度的提升,在离心力作用,若干个搅拌齿不断趋向于与转动轴线平行,在这个过程中若干个搅拌齿的旋切搅拌角度是变化的,即通过球形罐的倾斜角度以及搅拌速度的控制可以不断的调节控制若干个搅拌齿的旋切搅拌角度,再配合倾斜过程中混合料的流动,相较于传统固定设置搅拌齿与罐体在针对胶状混合料的混合搅拌,搅拌混合效率更加显著。
[0011]在上述的搅拌过程中,搅拌齿上的散液孔还会伴随着散液的效果,进一步增加新加原料与基料的混合效率。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流道包括设于搅拌框内的呈环形的主液道,主液道的环形内侧至少部分与卡槽连通,位于上方的转轴内侧设有连通主液道的入料孔,同时位于上方的转轴顶端连接转动接头,搅拌齿内设有贯通两侧框座外侧圆周面的副液道,搅拌齿的一侧面上均匀设有与副液道连通的多个散液孔。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搅拌框与球形罐内侧面转动贴合,沿旋转方向两侧边呈刮刃状。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个所述定位盘间的球形罐侧壁通过内设容置腔来安装加热带,加热系统还包括设于上方定位盘一侧的连接器,加热带通过连接器与外界电控系统连接。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球形罐上下还分别设有入料管和排料管,其中,入料管位于上方的定位盘的一侧,排料管位于下方的定位盘的一侧,且球形罐倾斜调节能够使排料管位于球形罐最低点,排料管上设有电磁阀。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球座包括壳形座,壳形座上下对称设有开口,开口所占圆心角为120

150度,壳形座两侧对称设有支撑腿,其中一个支撑腿上安装有驱动机构。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撑腿上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球形罐的侧壁上安装有弧形的齿条,壳形座上对应齿条处设有让位槽,让位槽中部设有通口,齿轮至少部分伸入通口并与齿条相配合。
[0018]一种口腔创口表面凝胶成型工艺,采用一种口腔创口表面凝胶成型装置制备口腔创口表面凝胶。
[00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倾角可调节的球形罐、在球形罐内旋转安装框体以及框体上安装的可以沿着框体周向相对转动的搅拌组件,以实现能够通过球形罐的倾斜角度以及搅拌速度的控制可以不断的调节控制若干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创口表面凝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座(10),该球座(10)为架空安装,球座(10)上转动安装有球形罐(30),球形罐(30)上下对称设有定位盘(32),球座(10)上还设有控制定位盘(32)轴线倾斜角度的驱动机构(20);加热系统,包括内嵌夹装在球形罐(30)侧壁的加热带(40);以及搅拌部(50),包括转动设于两个定位盘(32)间的主体呈圆形的框体、转动嵌于框体内侧的搅拌组件以及控制框体转动的驱动单元,框体与搅拌组件上设有流道,流道顶部贯通框体顶部的转轴(52)并通过转动接头(53)连接外界的加料装置,搅拌组件所包括的搅拌齿(55)上设有多个连通流道的散液孔(5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创口表面凝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呈圆形的搅拌框(51),搅拌框(51)径向两侧通过连接两个转轴(52)来转动安装在两个定位盘(32)间,驱动单元为设于下方定位盘(32)上的第二驱动电机(56),第二驱动电机(56)通过联轴器与下方的转轴(52)连接,上方的转轴(52)贯穿上方的定位盘(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腔创口表面凝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框(51)内侧圆周面内凹设有卡槽(511),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设于卡槽(511)内的框座(54)以及若干个搅拌齿(55),框座(54)呈圆形,若干个搅拌齿(55)与框座(54)内侧圆周面连接,且若干个搅拌齿(55)平行设置,同时搅拌齿(55)间间距由上到下递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口腔创口表面凝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设于搅拌框(51)内的呈环形的主液道(512),主液道(512)的环形内侧至少部分与卡槽(511)连通,位于上方的转轴(52)内侧设有连通主液道(512)的入料孔(521),同时位于上方的转轴(52)顶端连接转动接头(53),搅拌齿(55)内设有贯通两侧框座(54)外侧圆周面的副液道(5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黎忠魏晓希董静董莉
申请(专利权)人:壹邦医疗健康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