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温室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172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形温室大棚,属于大棚技术领域,包括外支撑组件、内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弹性件、滑移组件以及塑料薄膜,所述内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外支撑组件内侧,所述外支撑组件与所述内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若干缺口,所述缺口呈弯曲的三角形结构,所述塑料薄膜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塑料薄膜对应设置在若干所述缺口内部,所述塑料薄膜形状与所述缺口形状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塑料薄膜的自动铺展以及掀开,从而实现温室大棚的通风,且在塑料薄膜掀开过程中塑料薄膜不会因受到较大的牵引力以及摩擦力而发生损坏,从而提高了塑料薄膜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塑料薄膜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塑料薄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温室大棚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大棚
,具体是一种环形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0002]温室大棚被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
[0003]现有的温室大棚大多是利用拱形结构的支撑骨架作为支撑,在支撑骨架外侧蒙上一层塑料薄膜,从而隔绝大棚内外环境,当需要对大棚进行通风或者外界天气良好绿色植物需要直接接受太阳光照时,通常是利用卷膜机构对塑料薄膜进行收卷,以将塑料薄膜从支撑骨架上掀开,然而现有的卷膜机构在对塑料薄膜进行收卷时,塑料薄膜受到来自卷膜机构的拉力整体沿支撑骨架外部滑动,一方面塑料薄膜容易因拉力过大而发生断裂,另一方面塑料薄膜沿支撑骨架外部滑动时会遭受到来自支撑骨架的摩擦作用出现破损,因此现有的塑料薄膜在掀开过程中容易发生损坏,导致塑料薄膜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形温室大棚。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形温室大棚,包括外支撑组件、内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弹性件、滑移组件以及塑料薄膜,所述内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外支撑组件内侧,所述外支撑组件与所述内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若干缺口,所述缺口呈弯曲的三角形结构,所述塑料薄膜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塑料薄膜对应设置在若干所述缺口内部,所述塑料薄膜形状与所述缺口形状相同,若干所述塑料薄膜顶部与所述内支撑组件外壁相连,底部与一组所述弹性件相连,所述滑移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外支撑组件与所述内支撑组件之间,所述弹性件端部与所述滑移组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内支撑组件内侧,用于带动所述滑移组件沿所述外支撑组件与所述内支撑组件之间上下滑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外支撑组件包括外支撑板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外支撑板边缘的若干外支撑杆,若干所述外支撑杆呈环状间隔分布,若干所述外支撑杆均为弧形结构,所述内支撑组件包括内支撑板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支撑板边缘的若干内支撑杆,若干所述内支撑杆呈环状间隔分布,若干所述内支撑杆均为弧形结构,若干所述内支撑杆对应设置在若干所述外支撑杆内侧,
相邻两组所述外支撑杆之间以及相邻两组所述内支撑杆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塑料薄膜的所述缺口,所述滑移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外支撑杆与所述内支撑杆之间。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牵引绳、卷线轮以及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所述内支撑板下方,所述卷线轮设置在所述电机输出端,所述牵引绳一端绕设于所述卷线轮外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内支撑杆与所述外支撑杆之间并与所述滑移组件相连。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侧壁通过连杆与所述内支撑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部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一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滑移组件包括弧形齿条、滑块、齿轮以及转杆,所述滑块与所述弹性件数量相同设有若干组,若干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若干内支撑杆与若干外支撑杆之间,每组所述滑块上均水平贯穿设置有有所述转杆,每组所述转杆外部均固定设置有所述齿轮,每组所述外支撑杆内壁均固定设置有所述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组所述转杆相连并保持拉伸状态,所述牵引绳设有若干组,若干所述牵引绳远离所述卷线轮的一端分别延伸至若干内支撑杆与若干外支撑杆之间并与所述滑块相连。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内支撑杆外壁固定设置有导轨,所述滑块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适配的导轨槽。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塑料薄膜边沿设置有第一磁条,所述内支撑杆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条相吸的第二磁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温室大棚不需要进行通风时,若干塑料薄膜设置在对应的缺口内部处于展开状态,进而对缺口进行遮挡,使得温室大棚内部处于密封环境,当需要对温室大棚进行通风时,可利用驱动组件带动滑移组件沿外支撑组件与内支撑组件之间向上移动,滑移组件向上移动时可带动弹性件同步上移,而弹性件上移时可牵引塑料薄膜底部上移,从而使得塑料薄膜从对应的缺口内部移除,此时温室大棚内部环境可通过缺口与外界相通,从而实现温室大棚的通风,同时使得大棚内部的绿色植物能够直接被外界阳光直接照射,提高绿色植物的生长效果;当温室大棚通风完毕后,可利用驱动组件带动滑移组件沿外支撑组件与内支撑组件之间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弹性件同步向下移动,弹性件向下移动时可牵引塑料薄膜底部向下移动,使得塑料薄膜重新展平在缺口内部,以对缺口再次进行遮挡,进而保证温室大棚内部的密封性,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塑料薄膜的自动铺展以及掀开,从而实现温室大棚的通风,且在塑料薄膜掀开过程中塑料薄膜不会因受到较大的牵引力以及摩擦力而发生损坏,从而提高了塑料薄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环形温室大棚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一种环形温室大棚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一种环形温室大棚中塑料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图中:10

外支撑组件、101

外支撑板、102

外弧形支撑杆、20

内支撑组件、201

内支撑板、202

内弧形支撑杆、203

导轨、30

驱动组件、301

牵引绳、302

卷线轮、303

电机、304

支架、40

弹性件、50

滑移组件、501

弧形齿条、502

滑块、503

齿轮、504

转杆、60

安装组件、601

安装板、602

连杆、70

塑料薄膜、701

第一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5]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16]请参阅图1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形温室大棚,包括外支撑组件10、内支撑组件20、驱动组件30、弹性件40、滑移组件50以及塑料薄膜70,所述内支撑组件20设置在所述外支撑组件10内侧,所述外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撑组件、内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弹性件、滑移组件以及塑料薄膜,所述内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外支撑组件内侧,所述外支撑组件与所述内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若干缺口,所述缺口呈弯曲的三角形结构,所述塑料薄膜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塑料薄膜对应设置在若干所述缺口内部,所述塑料薄膜形状与所述缺口形状相同,若干所述塑料薄膜顶部与所述内支撑组件外壁相连,底部与一组所述弹性件相连,所述滑移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外支撑组件与所述内支撑组件之间,所述弹性件端部与所述滑移组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内支撑组件内侧,用于带动所述滑移组件沿所述外支撑组件与所述内支撑组件之间上下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组件包括外支撑板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外支撑板边缘的若干外支撑杆,若干所述外支撑杆呈环状间隔分布,若干所述外支撑杆均为弧形结构,所述内支撑组件包括内支撑板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支撑板边缘的若干内支撑杆,若干所述内支撑杆呈环状间隔分布,若干所述内支撑杆均为弧形结构,若干所述内支撑杆对应设置在若干所述外支撑杆内侧,相邻两组所述外支撑杆之间以及相邻两组所述内支撑杆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塑料薄膜的所述缺口,所述滑移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外支撑杆与所述内支撑杆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形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牵引绳、卷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卓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水光星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