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锂机构及预锂化电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锂机构及预锂化电芯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化学预锂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电过程中,负极表面会和电解液发生反应生成固体电解质膜(SEI),这种电解质膜虽然对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有益,但是会消耗掉正极的锂离子,并且这种反应是不可逆的,因而造成了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ICE)降低,降低了电池的容量。
[0003]目前,为了解决负极材料首次库伦效率低的问题,人们发展了化学还原法、人造SEI膜法和电化学预锂化法,其中电化学预锂化法是一种最直接的解决锂离子负极材料ICE低的方法。
[0004]目前在电化学预锂中大都还在实验探索阶段,难以有效地完成预锂化电芯的批量化生产,预锂操作复杂并且一致性较低,预锂后均匀性以及预锂化程度难以控制,容易导致补锂过多导致析锂的问题,从而降低预锂电芯的安全性。
[0005]目前有些研发团队在电化学预锂时工装作为预锂时的载体,通常将电池以及锂源放置在一个密闭容器里进行预锂过程,虽然能达到电芯预锂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锂机构,包括第一锂铜复合板、第二锂铜复合板和第三锂铜复合板;所述第二锂铜复合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锂铜复合板和所述第三锂铜复合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二锂铜复合板上配合铜极柱,所述铜极柱上配合有绝缘层,所述铜极柱通过所述绝缘层上的一通孔延伸至外部;所述绝缘层、所述铜极柱和所述第二锂铜复合板的相应位置处设有一注液孔;所述第一锂铜复合板、所述第二锂铜复合板和所述第三锂铜复合板均由金属铜板和金属锂复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锂结构的配合方式如下:所述第一锂铜复合板和所述第三锂铜复合板的一端分别插入至所述铜极柱与所述绝缘层组合形成的预锂盖板的凹槽里,所述第二锂铜复合板覆盖在预锂盖板底部并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与所述第二锂铜复合板之间设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极柱与所述绝缘层之间通过热压、粘接或注塑的方式复合。5.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预锂机构在预锂化电芯中的应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锂机构与电芯壳体配合,所述电芯壳体包括一筒体、正负极盖板和封装盖板;所述预锂机构插入至所述筒体内,所述第一锂铜复合板和所述第三锂铜复合板的镀锂表面对应电芯的侧面,所述第二锂铜复合板的镀锂表面对应电芯的底面。7.一种预锂化电芯的方法,包括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强胜,刘超辉,王超,王雪友,陈宇,唐铭,李圆圆,林少雄,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