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排气道预制构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168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面排气道预制构件模具,属于屋面排气道制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内模组件以及外模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内侧顶部,所述内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输出端并由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控制上下移动,所述外模组件设置在所述内模组件外侧并与所述内模组件形成回字形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内模组件一侧,用于带动所述内模组件向内收缩,使得所述内模组件与屋面排气道内壁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在屋面排气道预制成型后,能够实现内模组件的快速拆除,具有内模组件拆除效果好以及拆除效率高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面排气道预制构件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屋面排气道制备
,具体是一种屋面排气道预制构件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屋面排气道是废气和烟雾排放的管状装置,住宅屋面排气道是指用于排除厨房烟气或卫生间废气的竖向管道制品,也称排烟道、通风道、住宅排气道等。
[0003]目前,在制备屋面排气道时大多采用回字形结构的模板作为支撑,将混凝土浇筑至回字形结构的模板内侧,当混凝土在回字形结构模板内固化成型后需要将模板拆除,然而由于屋面排气道内腔的空间较为狭小,在将屋面排气道内侧模板进行拆除时往往会受到空间的限制,进而导致拆除过程较为不便,拆除效率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屋面排气道预制构件模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屋面排气道预制构件模具,包括支撑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内模组件以及外模组件,
[0007]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内侧顶部,
[0008]所述内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输出端并由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控制上下移动,
[0009]所述外模组件设置在所述内模组件外侧并与所述内模组件形成回字形结构,
[0010]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内模组件一侧,用于带动所述内模组件向内收缩,使得所述内模组件与屋面排气道内壁分离。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内模组件包括第一模板以及第二模板,
[0012]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均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模板相对分布,两组所述第二模板相对分布,两组所述第一模板与两组所述第二模板拼接成矩形柱状结构,
[0013]所述第一模板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板体以及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与其中一组所述第二模板铰接相连,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与另一组所述第二模板铰接相连,
[0014]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向内折叠。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支撑板、齿条、楔形推板、齿轮、螺杆、第二螺纹套筒以及动力部件,
[0016]所述螺杆设有四组,四组所述螺杆分别铰接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一板体以及两组所述第二板体内壁上,所述第二螺纹套筒、齿轮、齿条以及楔形推板均设有两组,
[0017]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内壁上的两组所述螺杆相对分布,该相对分布的两组所述螺杆自其中一组所述第二螺纹套筒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螺纹套筒内部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套
筒螺纹配合,
[0018]位于所述第二板体内壁上的两组所述螺杆相对分布,该相对分布的两组所述螺杆自另一组所述第二螺纹套筒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螺纹套筒内部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套筒螺纹配合,
[0019]两组所述齿轮分别固定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二螺纹套筒外部,两组所述齿条以及两组所述楔形推板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底部两侧,两组所述齿条能够与两组所述齿轮啮合,所述动力部件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板向下移动。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电机、安装板、丝杆以及第一螺纹套筒,
[0021]所述安装板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一模板以及两组所述第二模板顶部,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部,所述丝杆一端与所述电机输出端相连,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套筒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纹套筒远离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支撑板上表面。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安装板底部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第一螺纹套筒侧壁固定设置有延伸块,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贯穿所述延伸块并与所述延伸块活动配合。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滑槽,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所述第二模板上部均固定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自所述滑槽延伸至所述安装板上部,所述滑杆位于所述安装板上部的杆体上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直径大于所述滑槽宽度。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立柱以及顶板,
[0025]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边缘通过若干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为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安装在所述顶板底部,所述液压杆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板相连。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预制屋面排气道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内模组件向下移动,使得内模组件底部与支撑组件内侧底壁接触,将外模组件拼装至内模组件外部,使得外模组件与内模组件之间形成回字形结构,将混凝土浇筑至外模组件与内模组件之间,待混凝土固化成型后可形成柱状结构的屋面排气道,随后将外模组件从屋面排气道外壁上拆除,同时利用第二驱动组件带动内模组件向内收缩,使得内模组件与屋面排气道内壁分离,最后利用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内模组件向上移动,以将内模组件从屋面排气道内侧移除,将屋面排气道从支撑组件内侧取出即可,相较于现有技术,在屋面排气道预制成型后,能够实现内模组件的快速拆除,具有内模组件拆除效果好以及拆除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一种屋面排气道预制构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一种屋面排气道预制构件模具中内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图2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0032]图4为图2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0033]图中:10

支撑组件、101

底板、102

立柱、103

顶板、20

第一驱动组件、30

第二驱动组件、301

电机、302

安装板、3021

滑槽、303

丝杆、304

导向杆、305

延伸块、306

第一螺纹套筒、307

支撑板、308

齿条、309

楔形推板、310

齿轮、311

螺杆、312

第二螺纹套筒、40

内模组件、401

第一内模板、4011

第一板体、4012

第二板体、402

第二内模板、403

滑杆、404

挡块、50

外模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35]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排气道预制构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内模组件以及外模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内侧顶部,所述内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输出端并由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控制上下移动,所述外模组件设置在所述内模组件外侧并与所述内模组件形成回字形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内模组件一侧,用于带动所述内模组件向内收缩,使得所述内模组件与屋面排气道内壁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排气道预制构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组件包括第一模板以及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均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模板相对分布,两组所述第二模板相对分布,两组所述第一模板与两组所述第二模板拼接成矩形柱状结构,所述第一模板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板体以及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与其中一组所述第二模板铰接相连,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与另一组所述第二模板铰接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向内折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排气道预制构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支撑板、齿条、楔形推板、齿轮、螺杆、第二螺纹套筒以及动力部件,所述螺杆设有四组,四组所述螺杆分别铰接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一板体以及两组所述第二板体内壁上,所述第二螺纹套筒、齿轮、齿条以及楔形推板均设有两组,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内壁上的两组所述螺杆相对分布,该相对分布的两组所述螺杆自其中一组所述第二螺纹套筒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螺纹套筒内部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套筒螺纹配合,位于所述第二板体内壁上的两组所述螺杆相对分布,该相对分布的两组所述螺杆自另一组所述第二螺纹套筒的两端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周凡何文强周晓春高鹏飞郑晨刘英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