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氢裂化和加氢脱硫联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44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氢裂化和加氢脱硫联合装置,包括用于对凝析油进行储存的原液罐和用于精制氢气的加氢精制反应器,所述原液罐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通有水浴加热器,所述水浴加热器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加氢脱硫器,所述加氢精制反应器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加氢裂化反应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初次混合器配合旋转的主催化剂筒与辅助催化剂筒和催化剂板与搅拌杆形成三道对凝析油和氢气的混合机构,使得加氢脱硫器能够有效提高对凝析油和氢气的混合效率与反应速率,从而能够加快凝析油的脱硫效率。从而能够加快凝析油的脱硫效率。从而能够加快凝析油的脱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氢裂化和加氢脱硫联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加氢裂化和加氢脱硫联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凝析油是指从天然气或油田伴生气凝析出来的液相组分,天然气中某些烃类组成在油藏中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呈现气体状态,在开采过程到地面的过程随着压力与温度的下降,这些较重的烃类从气体中凝析出来,即为凝析油。其主要成分是C5‑
C
11
组分的混合物,杂质主要是硫醇类、噻吩类或硫醚类的硫杂质,其中的硫醇属于活性硫具有恶臭的气味,同时对金属铜等有严重的腐蚀作用,脱除凝析油中的硫杂质并实现高附加值利用成为了石化领域的重要技术难点。目前凝析油的脱硫工艺分为非加氢脱硫与加氢脱硫两大类,非加氢脱硫包括吸附脱硫、酸碱中和等,凝析油加氢脱硫是在较缓和的工艺条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硫杂质脱除,加氢脱硫工艺技术高效,适合大处理量的加工情况而在加氢脱硫工艺中,人员需要将凝析油预热后与氢气进行混合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产生硫化氢,并在后续通过分馏塔的作用将凝析油中的硫化物进行去除,而在具体工艺中,现有技术是直接将凝析油与氢气一起通入加氢脱硫器内,并通过加氢脱硫器中内置的催化剂板来加快氢气与凝析油的反应,而选用直接通入的方式会使得凝析油与氢气的混合较为粗糙,导致二者发生反应的效率较差,从而会延长凝析油在加氢脱硫器中的反应时长,导致凝析油的脱硫效率较低,因而还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0003]综上,专利技术一种加氢裂化和加氢脱硫联合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氢裂化和加氢脱硫联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是直接将凝析油与氢气一起通入加氢脱硫器内,并通过加氢脱硫器中内置的催化剂板来加快氢气与凝析油的反应,而选用直接通入的方式会使得凝析油有氢气的混合较为粗糙,导致二者发生反应的效率较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氢裂化和加氢脱硫联合装置,包括用于对凝析油进行储存的原液罐和用于精制氢气的加氢精制反应器,所述原液罐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通有水浴加热器,所述水浴加热器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加氢脱硫器,所述加氢精制反应器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加氢裂化反应器,所述加氢脱硫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壁底端设置有第一混合部件,所述罐体的内壁且位于第一混合部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混合部件。
[0006]优选的,所述加氢脱硫器的出液端和出气端均通过管道连通有分馏净化塔a,所述加氢裂化反应器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分馏净化塔b连通,所述分馏净化塔b的出气端通过输气管与第一混合部件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混合部件为初次混合器,所述初次混合器包括下储存腔体和上盖板,所述下储存腔体安装在罐体的内壁底部,所述上盖板安装在下储存腔体的外壁上端,
所述下储存腔体的内壁设置有漩涡板,所述漩涡板呈螺旋设置,所述初次混合器的外壁侧端且位于漩涡板出料口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排料孔。
[0008]优选的,所述初次混合器的内壁且位于漩涡板下方开设有透氢腔,所述透氢腔的顶端且与漩涡板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透氢腔,所述透氢腔的内壁均固定有透气膜,所述分馏净化塔b连通的输气管与透氢腔的内壁底端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上盖板的内壁底端且位于漩涡板的空隙处上方均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远离上盖板的一侧外壁均安装存储有催化剂的催化剂球,所述催化剂球的顶端均与第一固定杆的外壁底端螺纹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混合部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外壁与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为镂空设置,所述固定架的外壁底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外壁底端中心处设置有主催化剂筒,所述安装座的外壁底端且位于主催化剂筒的外侧均安装有辅助催化剂筒。
[0011]优选的,所述主催化剂筒与辅助催化剂筒的结构相同,所述主催化剂筒的直径尺寸大于辅助催化剂筒的直径尺寸,所述主催化剂筒包括内筒,所述内筒的外壁套设有外储存筒。
[0012]优选的,所述内筒的外壁与外储存筒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二固定杆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固定杆均通过环形阵列的方式均匀布置,所述外储存筒的外壁均开设有对催化剂进行储存的储存槽,多个所述 储存槽均通过环形阵列的方式布置,所述外储存筒的外壁均缠绕包裹有纱布。
[0013]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内壁且位于固定架的外壁上方均安装有催化剂板,所述催化剂板设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催化剂板为镂空设置,所述罐体的外壁顶端中心处安装有驱动电机。
[0014]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底端穿过催化剂板并与安装座的外壁顶端固定,所述输出轴的外壁且位于两个所述催化剂板之间固定有搅拌杆。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初次混合器配合旋转的主催化剂筒与辅助催化剂筒和催化剂板与搅拌杆形成三道对凝析油和氢气的混合机构,使得加氢脱硫器能够有效提高对凝析油和氢气的混合效率与反应速率,从而能够加快凝析油的脱硫效率,降低凝析油脱硫所耗费的时间,进而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对凝析油的生产效率,方便人员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罐体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初次混合器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下储存腔体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下储存腔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主催化剂筒俯视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外储存筒正视方向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杆与催化剂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00、原液罐;200、水浴加热器;300、加氢脱硫器;310、罐体;320、驱动电机;330、初次混合器;331、下储存腔体;332、上盖板;333、漩涡板;334、透氢腔;335、第一固定杆;336、催化剂球;340、固定架;341、主催化剂筒;342、辅助催化剂筒;343、内筒;344、第二固定杆;345、外储存筒;346、纱布;347、储存槽;350、催化剂板;351、搅拌杆;400、分馏净化塔a;500、加氢精制反应器;600、加氢裂化反应器;700、分馏净化塔b。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参照附图1

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加氢裂化和加氢脱硫联合装置,包括用于对凝析油进行储存的原液罐100和用于精制氢气的加氢精制反应器500,原液罐100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通有水浴加热器200,设置的水浴加热器200主要通过水加热的方式对待脱硫的凝析油进行预热,提高其脱硫效果,水浴加热器200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加氢脱硫器300,加氢精制反应器500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加氢裂化反应器600,设置的加氢裂化反应器600主要是对加氢精制反应器500生成的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进行加氢裂化反应,加氢脱硫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氢裂化和加氢脱硫联合装置,包括用于对凝析油进行储存的原液罐(100)和用于精制氢气的加氢精制反应器(500),所述原液罐(100)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通有水浴加热器(200),所述水浴加热器(200)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加氢脱硫器(300),所述加氢精制反应器(500)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加氢裂化反应器(6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脱硫器(300)包括罐体(310),所述罐体(310)的内壁底端设置有第一混合部件,所述第一混合部件为初次混合器(330),所述初次混合器(330)包括下储存腔体(331)和上盖板(332),所述下储存腔体(331)安装在罐体(310)的内壁底部,所述上盖板(332)安装在下储存腔体(331)的外壁上端,所述下储存腔体(331)的内壁设置有漩涡板(333),所述漩涡板(333)呈螺旋设置,所述初次混合器(330)的外壁侧端且位于漩涡板(333)出料口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排料孔,所述罐体(310)的内壁且位于第一混合部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混合部件,所述第二混合部件包括固定架(340),所述固定架(340)的外壁与罐体(3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40)为镂空设置,所述固定架(340)的外壁底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外壁底端中心处设置有主催化剂筒(341),所述安装座的外壁底端且位于主催化剂筒(341)的外侧均安装有辅助催化剂筒(3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氢裂化和加氢脱硫联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脱硫器(300)的出液端和出气端均通过管道连通有分馏净化塔a(400),所述加氢裂化反应器(600)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分馏净化塔b(700)连通,所述分馏净化塔b(700)的出气端通过输气管与第一混合部件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氢裂化和加氢脱硫联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混合器(330)的内壁且位于漩涡板(333)下方开设有透氢腔(334),所述透氢腔(334)的顶端且与漩涡板(333)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透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科窦福勇王佳刘伟伟毕景成蒋俊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