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142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若干个测试单元与加压管道组件,所述加压管道组件的输出口与测试单元的进口相连通,所述测试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表面的测试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压测试
,特别适用于大批量筒类零件进行内部压力测试试验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机械结构设计中,常有薄壁筒类零件的结构设计

为保证此类零件机械性能与强度,通常要求对它进行
100
%的压力试验

一般的压力测试工艺装置,一次只能装夹一个产品进行试验,产品测试效率低,工人操作劳动强度大,很难满足有大批量进行压力试验零件的生产需求

此外,对于一次装夹测试多个零件的工艺装置设计需解决测压注液时间长,测压管路布局不合理导致密封性能差,排气方式设计不合理致使操作难度大

易渗漏等工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试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损耗液体加压介质少的筒类零件内的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包括支撑平台
(8)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
(8)
上设置有若干个测试单元与加压管道组件,所述加压管道组件的输出口与测试单元的进口相连通,所述测试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
(8)
上表面的测试本体
(19)、
固定设置于测试本体
(19)
外侧的内螺纹环
(17)
,所述内螺纹环
(17)
内壁与测试本体
(19)
外壁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测试本体
(19)
上还设置有排气组件与加压管路,所述加压管路的进口与加压管道组件输出口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本体
(19)
的上端设置有仿形凹槽,所述仿形凹槽与试压工件相匹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管路的输出口与仿形凹槽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加压管道的进入口设置于测试本体
(19)
侧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管路的输出口上螺纹连接有密封螺栓
(10)
,所述密封螺栓
(10)
与仿形凹槽底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9)。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包括输入端与所述测试本体
(19)
顶端相连通并且输出端与所述测试本体
(19)
侧面相连通的排气管路

通过密封管螺纹与所述排气管道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快换母接头
(16)、
与所述快换母接头
(16)
可拆卸连接的快换公接头
(15)。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本体
(19)
外侧套设有
O
形密封圈
(18)
,所述
O
形密封圈
(18)
位于测试本体
(19)
与内螺纹环
(17)
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组式微少介质内压高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本体
(19)
通过垫块
(14)
设置于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平彭育林马洪城卢婷周云罡石钊王敏辉史贺飞刘韶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