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正时系统磨损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1251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正时系统磨损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实时获取发动机转速数据和进气凸轮轴相位位置数据;解析发动机转速数据和进气凸轮轴相位位置数据,得到相应的转速解析值和相位位置解析值;当转速解析值不超过怠速阈值时,进行相位位置解析值的判定;当相位位置解析值大于极限相位阈值时,认定正时链条接近极限拉伸量,即刻发出维护正时系统的警报提示;否则,认定正时系统工况良好。该方法在不拆卸汽车任何零部件的前提下,利用进气凸轮轴相位位置数据来间接获知正时链条的拉伸量,以此实现在线反馈张紧器磨损情况,以便为是否作进一步的系统维护提供依据。维护提供依据。维护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正时系统磨损检测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子
,尤其是一种汽车正时系统磨损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对采用链条传动的汽车正时系统,系统中的配气机构主要采用链条或皮带传动,由于正时链条是金属材质的,因此在高温转动状态下,发动机热胀冷缩,正时链条会造成金属疲劳,长时间就会造成松动,引起拉长。而且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正时链条也会缓慢的被拉长,这会导致链条跳齿、脱齿,而张紧器可以对发动机的正时链条起导向和张紧的作用,使其始终处于最佳张紧状态,从而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但张紧器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一旦超过极限,将无法使正时链条处于张紧状态。同时,张紧器在若干年使用过程中也会存在因润滑性不佳而导致异常磨损,若没有及时更换相应零部件,会造成发动机正时相位“飘移”,严重情况下,会致使气门受损,发动机大修。因此每隔一定周期需要检测正时链条伸长量,以便确认链条及张紧器的磨损情况。
[0003]在车辆销售前,生产厂家的批量检验广泛采用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一种是通过肉眼进行观察。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裸眼观测张紧器指针角度的准确度不够,且仅能在发动机静止状态对张紧器指针位置进行检测,根本无法在发动机运作时动态的进行判断。第二种是通过测试皮带的振动频率来间接检测。第三种是在发动机本体安装指示器,但这种方式仍然需要肉眼观察,既不能动态实时检查,更不能适应目前车联网背景下的远程检修。
[0004]在车辆售出后,车主一般有两种检验方法,一种方法是打开发动机侧面检视孔进行检查,但大部分发动机都不具备检视孔;其次,需要在检查完毕后重新涂胶密封,这种方式效率低,流程复杂。另一种方法,是针对不具备检视孔的发动机,一般只能简单的凭里程数来判断是否需要维护,这种判断容易存在误差,精准性不高,经济性不好。对于某些极端驾驶情况而言,系统磨损不仅会提前,而且会更严重,这会导致张紧器提前报废,最终导致发动机大修。
[0005]由上述情况可知,正时系统零部件的更换既要考虑科学性,又要考虑经济性,在确有必要维护的前提下,再作进一步的更换,而不是凭主观经验一概而论。因此在不拆卸汽车任何零部件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客观、快捷的检测正时链条伸长量,以便为是否作进一步的维护提供依据,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汽车正时系统磨损检测方法及装置,在不拆卸汽车任何零部件的前提下,利用进气凸轮轴相位位置数据来间接获知正时链条的拉伸量,以此实现在线反馈张紧器磨损情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正时系统磨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实时获取发动机转速数据和进气凸轮轴相位位置数据;
[0009]解析发动机转速数据和进气凸轮轴相位位置数据,得到相应的转速解析值和相位
位置解析值;
[0010]当转速解析值不超过怠速阈值时,进行相位位置解析值的判定;
[0011]当相位位置解析值大于极限相位阈值时,认定正时链条接近极限拉伸量,即刻发出维护正时系统的警报提示;否则,认定正时系统工况良好。
[0012]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解析发动机转速数据的方法包括:
[0013]将实时获取的代表发动机转速数据的十六进制字节转换成十进制数据,再与当前发动机对应的整定系数进行指定运算,得到相应的转速解析值。
[0014]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将实时获取的代表发动机转速数据的十六进制字节转换成十进制数据的方法包括:
[0015]设实时获取的发动机数据流中存在两个相邻的十六进制字节代表发动机转速数据,颠倒这两个十六进制字节的排列顺序并进行组合,得到完整的发动机转速数据;再将完整的发动机转速数据转换成十进制数据。
[0016]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与当前发动机对应的整定系数进行指定运算的方法包括:
[0017]令十进制数据除以当前发动机对应的第一整定系数,得到相应的转速解析值。
[0018]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解析进气凸轮轴相位位置数据的方法包括:
[0019]将实时获取的代表进气凸轮轴相位位置数据的十六进制字节转换成十进制数据,再与当前发动机对应的整定系数进行指定运算,得到相应的相位位置解析值。
[0020]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与当前发动机对应的整定系数进行指定运算的方法包括:
[0021]令十进制数据与当前发动机对应的第二整定系数求和后除以第三整定系数,得到相应的相位位置解析值。
[0022]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实时获取发动机转速数据和进气凸轮轴相位位置数据的方法包括:
[0023]令MCU与汽车端的发动机控制单元建立通讯连接,MCU实时读取发动机控制单元回传的发动机数据流,发动机数据流由多个十六进制字节组成,其中包含了发动机转速数据和进气凸轮轴相位位置数据。
[0024]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还包括:
[0025]当相位位置解析值大于第一相位阈值a时,发出正时系统存在轻微磨损的提示;
[0026]当相位位置解析值大于第二相位阈值b时,发出正时系统存在中度磨损的提示;
[0027]记极限相位阈值为c,则a<b<c。
[0028]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正时系统磨损检测装置,包括MCU、接口模块、DC/DC模块、通信模块和报警模块,该装置通过接口模块与汽车端的发动机控制单元建立通讯连接;接口模块包含供电端和通信端,分别与汽车端的诊断接口对应引脚相连,接口模块的供电端还通过DC/DC模块分别连接MCU和报警模块的供电端,提供所需电源;MCU通过通信模块连接接口模块的通信端,MCU还与报警模块相连,MCU执行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汽车正时系统磨损检测方法的步骤。
[0029]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报警模块包括多个LED指示灯和蜂鸣器,LED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和两个相位指示灯,电源指示灯在MCU通电时常亮,第一相位指示灯在相位位置
解析值大于第一相位阈值a时常亮,作为正时系统存在轻微磨损的提示;第二相位指示灯在相位位置解析值大于第二相位阈值b时常亮,作为正时系统存在中度磨损的提示;蜂鸣器在相位位置解析值大于极限相位阈值c时被触发,作为维护正时系统的警报提示;其中,a<b<c。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31]通过将本装置插在汽车端的诊断接口上,令MCU与汽车端的发动机控制单元建立通讯连接,从而实时获取发动机转速数据和进气凸轮轴相位位置数据,利用MCU存储的检测方法对数据进行解析和判定,该方法只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处于怠速时,将此时解析的进气凸轮轴相位位置数据与各相位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基于正时链条的拉伸量确定正时系统处于何种磨损级别,直到相位位置解析值大于极限相位阈值时,认定正时链条接近极限拉伸量,即刻发出维护正时系统的警报提示,否则认定在其他磨损级别时理论上都无需更换维护正时系统的链条及张紧器等;本方法利用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正时系统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发动机转速数据和进气凸轮轴相位位置数据;解析所述发动机转速数据和进气凸轮轴相位位置数据,得到相应的转速解析值和相位位置解析值;当所述转速解析值不超过怠速阈值时,进行所述相位位置解析值的判定;当所述相位位置解析值大于极限相位阈值时,认定正时链条接近极限拉伸量,即刻发出维护正时系统的警报提示;否则,认定正时系统工况良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正时系统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解析所述发动机转速数据的方法包括:将实时获取的代表发动机转速数据的十六进制字节转换成十进制数据,再与当前发动机对应的整定系数进行指定运算,得到相应的转速解析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正时系统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实时获取的代表发动机转速数据的十六进制字节转换成十进制数据的方法包括:设实时获取的发动机数据流中存在两个相邻的十六进制字节代表发动机转速数据,颠倒这两个十六进制字节的排列顺序并进行组合,得到完整的发动机转速数据;再将所述完整的发动机转速数据转换成十进制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正时系统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当前发动机对应的整定系数进行指定运算的方法包括:令所述十进制数据除以当前发动机对应的第一整定系数,得到相应的转速解析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正时系统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解析所述进气凸轮轴相位位置数据的方法包括:将实时获取的代表进气凸轮轴相位位置数据的十六进制字节转换成十进制数据,再与当前发动机对应的整定系数进行指定运算,得到相应的相位位置解析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正时系统磨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当前发动机对应的整定系数进行指定运算的方法包括:令所述十进制数据与当前发动机对应的第二整定系数求和后除以第三整定系数,得到相应的相位位置解析值。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梁张彦芳唐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