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1182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缓蚀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法桐叶提取物用于铜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剂;或者将法桐叶提取物用于钢材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剂。将法桐叶提取物用于铜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剂时,缓蚀效率最高达到96.7%。将法桐叶提取物用于Q235钢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剂时,缓蚀效率最高达到93.1%。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在硫酸体系中对铜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以及在盐酸体系中对钢都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具有更为全面、优越的防腐蚀性能,能够满足不同材料的防腐蚀需求。的防腐蚀需求。的防腐蚀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缓蚀剂
,具体涉及一种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金属材料在建筑、交通、能源、化工等诸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金属材料容易受到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的侵蚀,导致腐蚀和损坏,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金属材料防腐蚀技术成为了当前市场上的热门需求之一。当前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已经采用了多种防护方法,其中包括开发新型耐蚀合金、采用电化学保护(如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表面处理、添加缓蚀剂以及涂层等。其中,添加缓蚀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它具有用量少、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通用性强等优点,因此在各种防腐蚀方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大多数无机缓蚀剂,亚硝酸盐和钼酸盐因其高生物毒性和致癌性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禁用;有机缓蚀剂通常需要相对较大的剂量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其应用也受到限制;杂化材料可以定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低毒性,但它们的合成方法通常昂贵且不太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绿色缓蚀剂已成为防腐蚀领域的研究热点。
[0003]研究表明,植物提取物是一种天然的绿色缓蚀剂,其具有来源广泛、无毒、无污染、低成本等特点,在缓蚀剂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人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植物提取物研究工作,如银杏叶、丝瓜叶、樟树叶、橄榄树叶等。利用植物提取物作为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研究是未来资源优化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在硫酸体系中对铜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以及在盐酸体系中对钢都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具有更为全面、优越的防腐蚀性能,能够满足不同材料的防腐蚀需求。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所述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的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和寡肽;所述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的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和寡肽;所述黄酮类化合物包括:5,8

二羟基
‑2‑
(2

苯乙基)、紫云英苷、望春花黄酮醇苷、金丝桃苷、甘草查尔酮A、乔松素、原花青素B1;所述寡肽包括:环(酪氨酸

亮氨酸)二肽、环(L

苯丙氨酰

L

苯丙氨酰)。
[0007]所述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为:
[0008]采用超纯水清洗新鲜法桐叶,烘干、研磨成粉;
[0009]将研磨后的法桐叶粉末加入到乙醇水溶液中加热搅拌并浸泡,过滤去除叶渣,放入冰箱冷藏,然后冷冻干燥获得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
[0010]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的步骤在烘箱中进行,烘干温度为328~338K,烘干时间为36
~48h。
[0011]进一步地,采用的所述乙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40%;所述法桐叶粉末和所述乙醇水溶液的料液比为(30

50):1000,单位g/mL。
[0012]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搅拌的温度为333~343K;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3h;所述冷藏的时间为12~24h;所述冷冻干燥的温度为53K、冷冻干燥时间为20~28h。
[0013]一种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的应用,将法桐叶提取物用于铜或钢材在酸溶液中的缓蚀剂。
[0014]进一步地,将法桐叶提取物用于铜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剂,或者将法桐叶提取物用于钢材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剂。
[0015]进一步地,将法桐叶提取物用于铜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剂时,将所述法桐叶提取物加入硫酸溶液中,得到抑制测试溶液;采用的所述硫酸溶液的浓度为0.1

1M;在所述抑制测试溶液中,所述法桐叶提取物的浓度为100

400mg/L;
[0016]将法桐叶提取物用于铜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剂时,缓蚀效率最高达到96.7%。
[0017]进一步地,将法桐叶提取物用于钢材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剂时,将所述法桐叶提取物加入盐酸溶液中,得到抑制测试溶液;采用的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01

2M;在所述抑制测试溶液中,所述法桐叶提取物的浓度为50

400mg/L。
[0018]进一步地,将法桐叶提取物用于Q235、X60、X70、N80型碳钢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剂。
[0019]进一步地,将法桐叶提取物用于Q235钢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剂时,缓蚀效率最高达到93.1%。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法桐叶提取物作为铜和钢材的缓蚀剂,与其他植物提取物缓蚀剂相比,法桐叶中组分更加丰富,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寡肽是具有缓蚀作用的有效成分。法桐叶提取物中包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5,8

二羟基
‑2‑
(2

苯乙基),紫云英苷,望春花黄酮醇苷,金丝桃苷,甘草查尔酮A,乔松素,原花青素B1;法桐叶提取物中包含的寡肽包括:环(酪氨酸

亮氨酸)二肽、环(L

苯丙氨酰

L

苯丙氨酰),二十二烷酸。
[0021]其中,黄烷酮类化合物具有超离域性、完整的π键共轭体系、强配位氧原子和合适的空间构型,黄酮类化合物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活性中心为黄酮类母体骨架,且吸附作用方式为“水平吸附”,易与金属形成螯合配体,在防腐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本专利技术中,黄酮类化合物和寡肽通过反应位点的供体

受体相互作用,在铜、碳钢基材上生成氮碳保护膜,阻隔了腐蚀介质与钢表面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了减缓腐蚀的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3]针对传统缓蚀剂的不可降解性、有毒性、成本高、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采用了生物降解性和来源广泛的法桐叶作为缓蚀剂来源,保证了它的生物降解、成本低等优点;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使用时对环境无毒、无害;在缓蚀剂的合成制备或提取过程中也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甚至没有影响;
[0024]由于法桐叶中含有众多活性成分,本专利技术的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在硫酸体系中对铜以及在盐酸体系中对钢都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具有更为全面、优越的防腐蚀性能,能够满足不同材料的防腐蚀需求。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浓度法桐叶提取物对铜样品在0.5M硫酸环境下的极化曲线;
[0026]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浓度法桐叶提取物浸渍铜的Nyquist图,
[0027]图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浓度法桐叶提取物浸渍铜的Bode图;
[0028]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298K下,铜样品在0.5M硫酸中浸泡6小时后的样品表面;
[0029]图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298K下,铜样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为粉末状;所述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的制备方法为:采用超纯水清洗新鲜法桐叶,烘干、研磨成粉;将研磨后的法桐叶粉末加入到乙醇水溶液中加热搅拌并浸泡,过滤去除叶渣,放入冰箱冷藏,然后冷冻干燥获得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的步骤在烘箱中进行,烘干温度为328~338K,烘干时间为36~48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所述乙醇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40%;所述法桐叶粉末和所述乙醇水溶液的料液比为(30

50):1000,单位g/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搅拌的温度为333~343K;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3h;所述冷藏的时间为12~24h;所述冷冻干燥的温度为53K、冷冻干燥时间为20~28h。5.一种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法桐叶提取物用于铜或钢材在酸溶液中的缓蚀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法桐叶提取物缓蚀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法桐叶提取物用于铜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剂,或者将法桐叶提取物用于钢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玉杰冉博元项腾飞王佳琪李向红王辉孙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