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1087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连接器结构,具体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包括插头外壳,所述插头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公对接插针,所述公对接插针的一端部设有挤压通电机构;所述挤压通电机构包括设置在公对接插针一端部位的插接针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挤压通电机构使插头外壳带动公对接插针使插接针头右移,插接母针带动连接探针挤压接触到挤压对接触点,在对接时需要接触弹簧和探针挤压弹簧双弹簧挤压对接,当插接针头与插接母针分离时,则连接探针与挤压对接触点之间也为断开状态,该结构变更为常态时插头或者插座外露部位和箱体内部的电源部分是完全断开的,外露部位导体部位不带电,使用安全性更好。更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连接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的普及,根据各种使用环境制造出来的工业用电设备越来越多,使用和安装的环境各不相同,产品的电气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经过统计分析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连接器产品,目前为了保证产品的误触碰,常用的防护措施是在产品插针插孔的头部做一个防触摸绝缘帽或者增加插孔到口部绝缘塑胶的距离。
[0003]现有公开文献中,专利公开号CN20952626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结构及连接器结构,针对现有的连接器结构,内导体连接电线之后,电线防水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移动,进而影响其防水作用,使得连接器结构的防水性能较低;则通过屏蔽环位于电线防水圈与第二限位凸起之间,且屏蔽环分别与电线防水圈及第二限位凸起抵接,屏蔽环能够对电线防水圈起到轴向压缩的作用力,能够较好地将电线防水圈抵接在第一环形限位凸起上,进而能使得导线与连接器结构的连接位置防水性能较好;但是该连接器结构还存在如下缺陷;上述连接器结构在连接使用时,虽然连接部位可以进行断开,其中一端插头无电,但是另外一个插座上还是会携带一定的电量,一旦人员手指触碰到带电部位,会造成人员触电产生一定的危险,因此为了杜绝以上这种使用风险,则需要提出一种新型连接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连接器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连接器结构,包括插头外壳,所述插头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公对接插针,所述公对接插针的一端部设有挤压通电机构;所述挤压通电机构包括设置在公对接插针一端部位的插接针头,且插接针头的一侧设有插座外壳,所述插座外壳的内部安装有与插接针头水平插接的插接母针,所述插接母针的外壁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推动凸环和接触弹簧,所述插接母针的内部且靠近其一端部连接有连接探针,所述连接探针的一端部且位于插接母针内部位置处设有挤压对接组件,所述插座外壳的外壁两侧均安装有多节卡接组件。
[0006]优选地,所述公对接插针与插接针头之间水平卡接固定,所述公对接插针和插接针头均由铜材质制成,所述插接针头的外壁和公对接插针的内壁均设为光滑面,所述接触弹簧分别与推动凸环和插座外壳内壁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凸环与插座外壳内壁之间水平滑动连接,所述插接母针和连接探针均与插座外壳之间水平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探针的一端部竖截面面积大于其另一端部竖截面面积,所述连接探针的一端部外壁边缘线经倒角处理,所述连接探针的一侧设有多个挤压对接触点,在挤压对接触点的内部点焊固定连接有PCB连通板,多个所述挤压对接触点呈矩形等距分布排列,所述插座外壳的一侧且
位于插接母针外壁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弹簧限位挡板,在弹簧限位挡板的一侧固定粘接有安装面框板,安装面框板和弹簧限位挡板均与插接母针外壁之间水平滑动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左移动插头外壳,插头外壳带动公对接插针使插接针头右移,插头外壳插入到插座外壳内部位置处,同时公对接插针带动插接针头插入到插接母针内部,插接母针挤压推动凸环,推动凸环沿着插座外壳内壁向左移动,通过弹簧限位挡板可以对接触弹簧起到限位阻挡作用,并且安装面框板和弹簧限位挡板还可以对插接母针的外壁起到导向作用,插接母针带动连接探针挤压接触到挤压对接触点形成通电。
[0008]优选地,所述挤压对接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探针的一端部且位于插接母针内部位置处的挤压圆珠,在挤压圆珠的一端部设有与插接母针内壁一侧固定连接的探针挤压弹簧,所述插接母针的端部嵌入开设有与公对接插针水平滑动插接的对接连通槽体,在对接连通槽体的内壁卡接固定有母针簧片,所述挤压圆珠外壁与插接母针之间水平滑动连接,所述插接母针与连接探针之间开设有母针壳体收口。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针头水平移动时能够插入到插接母针内部的对接连通槽体中,通过母针簧片与公对接插针的外壁形成紧密挤压接触,而且连接探针在受到挤压对接触点挤压力的作用下,连接探针带动挤压圆珠沿着插接母针内部向左移动,同时挤压圆珠带动探针挤压弹簧在插接母针内部压缩,母针壳体收口能够对插接母针起到限位作用。
[0010]优选地,所述多节卡接组件包括安装在插座外壳外壁一侧的对接卡块,所述对接卡块的一侧嵌入开设有对接卡槽,在对接卡槽的一侧设有与插头外壳外壁固定连接的卡扣条,所述卡扣条的外壁一侧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多个摩擦卡条和卡接插头以及导向面,所述摩擦卡条的横截面形状设为等腰梯形,多个所述摩擦卡条和卡接插头均与卡扣条之间一体化成型,卡接插头的外壁一侧经抛光处理。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头外壳插座外壳内部,插头外壳带动两个卡扣条插入到对接卡块内部的对接卡槽中,卡接插头与对接卡块内部的对接卡槽形成卡接,而多个摩擦卡条也能有一半与对接卡槽内部形成卡接,插头外壳和插座外壳形成多层嵌入插接,插座外壳和插头外壳牢牢的连接在一起,两个卡扣条由于弹力的作用靠近插头外壳,卡扣条带动卡接插头和多个摩擦卡条不再与对接卡槽内部进行卡接,在探针挤压弹簧和接触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公对接插针带动插接针头不再与插接母针进行卡接,连接探针不再接触挤压对接触点,这样插座外壳内部的插接母针能够起到断电作用,双重卡弹力断开。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挤压通电机构使插头外壳带动公对接插针使插接针头右移,公对接插针带动插接针头插入到插接母针内部,插接母针带动连接探针挤压接触到挤压对接触点,在对接时需要接触弹簧和探针挤压弹簧双弹簧挤压对接,才能使连接探针与挤压对接触点进行对接通电,当插接针头与插接母针分离时,则连接探针与挤压对接触点之间也为断开状态,插接针头和插接母针均为不带电状态,该结构变更为常态时插头或者插座外露部位和箱体内部的电源部分是完全断开的,外露部位导体部位不带电,这样即使由于误操作或者非此款连接器互配侧接触到连接器的导体部位,也不会有任何的安全问题,使用安全性更好;本专利技术采用挤压对接组件使插接针头水平移动时能够插入到插接母针内部的对
接连通槽体中,通过母针簧片与公对接插针的外壁形成紧密挤压接触,连接探针带动挤压圆珠沿着插接母针内部向左移动,挤压圆珠带动探针挤压弹簧在插接母针内部压缩,插合的插接针头和插接母针端部在轴向方向是浮动的,当连接器在轴向有比较小的晃动或位移时,连接部位可以自我修复,满足连接的安全可靠性;本专利技术采用多节卡接组件相对挤压两个卡扣条,两个卡扣条由于弹力的作用靠近插头外壳,卡扣条带动卡接插头和多个摩擦卡条不再与对接卡槽内部进行卡接,在探针挤压弹簧和接触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公对接插针带动插接针头不再与插接母针进行卡接,连接器连接部分在本身内部结构双重弹力作用下,能够实现更加快速的断开,降低产生电弧可能性;综上,通过上述多个作用的相互影响,首先通过接触弹簧和探针挤压弹簧双弹簧挤压对接,才能使连接探针与挤压对接触点进行对接通电,再通过挤压圆珠带动探针挤压弹簧在插接母针内部压缩,插合的插接针头和插接母针端部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连接器结构,包括插头外壳(1),所述插头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公对接插针(2),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对接插针(2)的一端部设有挤压通电机构;所述挤压通电机构包括设置在公对接插针(2)一端部位的插接针头(3),且插接针头(3)的一侧设有插座外壳(4),所述插座外壳(4)的内部安装有与插接针头(3)水平插接的插接母针(5),所述插接母针(5)的外壁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推动凸环(6)和接触弹簧(7),所述插接母针(5)的内部且靠近其一端部连接有连接探针(8),所述连接探针(8)的一端部且位于插接母针(5)内部位置处设有挤压对接组件,所述插座外壳(4)的外壁两侧均安装有多节卡接组件;所述挤压对接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探针(8)的一端部且位于插接母针(5)内部位置处的挤压圆珠(14),在挤压圆珠(14)的一端部设有与插接母针(5)内壁一侧固定连接的探针挤压弹簧(13),所述插接母针(5)的端部嵌入开设有与公对接插针(2)水平滑动插接的对接连通槽体(17),在对接连通槽体(17)的内壁卡接固定有母针簧片(16);所述多节卡接组件包括安装在插座外壳(4)外壁一侧的对接卡块(20),所述对接卡块(20)的一侧嵌入开设有对接卡槽(18),在对接卡槽(18)的一侧设有与插头外壳(1)外壁固定连接的卡扣条(19),所述卡扣条(19)的外壁一侧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多个摩擦卡条(22)和卡接插头(21)以及导向面(23),所述摩擦卡条(22)的横截面形状设为等腰梯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对接插针(2)与插接针头(3)之间水平卡接固定,所述公对接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忠赵泓杰袁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奈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