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拿组件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儿科推拿按摩
,特别涉及一种推拿组件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推拿是指在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不同手法作用于人体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以疏通经络、调整脏腑、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0003]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它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0004]现有技术中的推拿装置多以按压、揉捏的按摩方式对使用者进行推拿按摩,其并不适用于捏脊疗法。现有技术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方式利用医护人员手动操作的模式对小儿进行捏积推拿按摩,这样的方式对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量,因此,现亟需一种专用于捏脊疗法的推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推拿组件及装置,通过特殊结构针对性的对小儿捏脊疗法实现替代手工操作以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底部设置有第一夹持件(11)、第二夹持件(12);拿捏组件(2),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11)上且用于对小儿背部皮肤进行拿捏;所述拿捏组件(2)包括两个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11)两个夹持端的子拿捏件(20),每个所述子拿捏件(20)均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第一夹持件(11)上的L型安装架(21),以及通过轴承套设置在两个所述L型安装架(21)之间的转轴筒(22);辅助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件(12)上且用于对拿捏的皮肤进行敲击按摩或上提按摩;所述辅助组件(3)包括两个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件(12)两个夹持端的子辅助件(30),每个所述子辅助件(30)均包括基板(31),设置在基板(31)上的伸缩件(32),活动卡设在基板(31)内侧壁上且与伸缩件(32)伸缩端连接使其能够在基板(31)内侧壁上发生移动的敲击腔壳(33),以及设置在敲击腔壳(33)内部且敲击端能够贯穿敲击腔壳(33)的敲击件(34);驱动件(4),用于向所述转轴筒(22)、敲击件(34)驱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11)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基座(1)的内侧组件(110),以及向两个所述内侧组件(110)提供动力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夹持件(1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基座(1)上且位于两个所述内侧组件(110)的外侧组件(120),以及向两个所述外侧组件(120)提供动力的第二电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筒(22)包括旋转轴(221),通过多个连接杆组(222)套设在所述旋转轴(221)外侧的套筒(223);多个所述连接杆组(222)的一端均设置在旋转轴(221)外侧壁上、另一端均设置在套筒(223)内侧壁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