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95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帐篷,包括由篷布和支架构成的帐篷体,所述帐篷体上设有帐篷门,所述帐篷门的侧边通过第一拉链与所述帐篷体连接,所述第一拉链的上下两端都具有拉头,所述帐篷门的顶边和底边都通过帐篷门连接件与所述帐篷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帐篷能够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等多种方式打开帐篷门,使用灵活方便,进一步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外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帐篷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帐篷都在一个或者多个侧面设置了方便人们进出的帐篷门,帐篷门 还起到调节帐篷内外空气流通、调节帐篷内湿度,以及供使用者向外眺望风景等用途。如图 1和图2所示,帐篷体1由篷布以及将篷布支撑成一定空间形状的支架构成,帐篷门2设置 在帐篷体1的侧面,通常由柔性材料制作,其大小、形状、位置都可根据具体需要而定。通常情况下,帐篷门2的左、右两侧都通过拉链与帐篷体1相连,能够保持帐篷的 封闭性,避免雨水进入,而且方便开合。然而,这些帐篷门2都只能够实现单向的拉链开合。 例如一种帐篷门2的顶边与帐篷体1连为一体,而底边与帐篷体1通过一定的方式可拆卸 连接,当使用者需要从帐篷内部或者外部打开帐篷门2时,可首先将帐篷门2的底边从帐篷 体1上拆离,接着逐步向上卷合帐篷门2,最后再使用挂钩或者其他装置将卷合后的帐篷门 2进行固定避免掉落。可见,现有的帐篷的功能比较单一,用户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喜好选择从上 至下、或者从下至上等方式灵活开合帐篷门2,使用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活开合帐篷门,方便使用的帐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帐篷,包括由篷布和支架构成的帐篷 体,所述帐篷体上设有帐篷门,所述帐篷门的侧边通过第一拉链与所述帐篷体连接,所述第 一拉链的上下两端都具有拉头,所述帐篷门的顶边和底边都通过帐篷门连接件与所述帐篷 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拉链还在帐篷体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拉头。优选地,所述帐篷门连接件为第二拉链、纽扣、按扣、橄榄扣、挂环、魔术贴中的至 少一种。所述帐篷门连接件包括一块长条状的魔术贴,所述魔术贴整条覆盖所述帐篷门的 顶边。或者,所述帐篷门连接件包括三块魔术贴,所述魔术贴间隔分布在所述帐篷门的 顶边和/或底边。优选地,所述第二拉链的左右两端都具有拉头。所述帐篷门可以具有多个。所述帐篷体上与所述帐篷门的顶边和/或底边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用于固定卷合 后的帐篷门的帐篷门收合件。所述帐篷门的形状可设置成为方形或梯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帐篷突破了现有帐篷门与帐篷体的连接 和开合方式,实现了从上至下和从下至上的双向拉合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自由选 择开合方向,使用更加灵活方便。例如从上至下的方式打开帐篷门时,能够在帐篷体上形成一个随意调节大小的 ‘透气窗口’,该“透气窗口”可以灵活调节帐篷内的空气流通和以及帐篷内的光线、湿度等, 使用者还可通过该“透气窗口,,方便、迅速地从帐篷内、外传递和拿放物品,用途十分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现有的帐篷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本技术帐篷关闭帐篷门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一种实施例的本技术帐篷从上至下打开帐篷门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5为一种实施例的本技术帐篷从上至下打开帐篷门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图6为一种实施例的本技术帐篷从上至下打开帐篷门的第三状态示意图;图7为一种实施例的本技术帐篷从上至下完全打开帐篷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帐篷包括由篷布和支架构成的帐篷体1,篷布一般选用帆 布、尼龙布、涤纶布、牛津布等结实、防风、防水的材料,支架一般选用牢固耐用、刚性较好的 金属、玻璃钢、碳素纤维、塑料等材料。帐篷体1上还设有帐篷门2,帐篷门2能够灵活开合,从而方便使用者进出帐篷,或 者调节帐篷内外空气流通、调节帐篷内湿度,以及向外眺望风景等。帐篷体1上可以根据需 要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帐篷门2。帐篷门2的形状可设置成方形、梯形、圆形或者其他个性化形状。帐篷门2包括邻 近帐篷放置面的底边,与底边相对应、具有一定高度的顶边,以及设置在顶边与底边之间的 两个或者多个侧边。例如图2中,帐篷门2设计成顶边较短、底边较长的梯形,能够进一步 方便使用者自由进出或者搬动物品。如图3所示,帐篷门2的侧边通过第一拉链3与帐篷体1连接,第一拉链3为两端 都具有拉头31的双拉头拉链,能够在连接处实现良好的封闭,避免雨水淋入,还能够防风。 帐篷门2的顶边和底边都通过帐篷门连接件4与帐篷体1可拆卸连接,帐篷门连接件4可 为第二拉链、纽扣、按扣、橄榄扣、挂环、魔术贴等,其具体位置、数量以及大小等都可根据具 体需要灵活设置。当使用者打开帐篷门2时,可以首先将帐篷门2的顶边或者底边与帐篷体1拆离, 并逐步向下或者向上拉开帐篷门2侧边的第一拉链3,从而将帐篷门2从上至下,或者从下 至上,甚至从上下两端同时打开。对应地,当使用者关闭帐篷门2时,可以首先将帐篷门2 的顶边或者底边与帐篷体1进行连接,并逐步向下或者向上拉合帐篷门2侧边的第一拉链 3,从而将帐篷门2从上至下,或者从下至上地打开。第一拉链3还可在帐篷体1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拉头31,方便使用者在帐的内 部或者外部能够顺利打开或者关闭帐篷门2,操作更加灵活方便。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帐篷门连接件4为魔术贴,可设置成一块长条状的魔术贴,这块魔术 贴整条覆盖帐篷门2的顶边或者底边,使帐篷门2与帐篷体1实现紧密、封闭的连接。如果 帐篷门2在顶部和底部对密封性的要求相对较低,也可如图4至7所示,帐篷门连接件4仅 包括间隔分布在帐篷门2的顶边或者底边的三块魔术贴,当然也可在顶边和底边分别设置 三块魔术贴。图4至图7表示从上至下打开本实施例的帐篷门2的四个状态示意图,例如图4表 示从上至下打开了一小部分的帐篷门2的状态,因而在帐篷体1上形成一个窗口,使用者可 以通过该窗口调节帐篷内外的空气流通,传递物品或者向外眺望风景等。图5和图6分别 表示从上至下打开一半帐篷门2和大部分帐篷门2的状态,图7表示完全打开帐篷门2并 将其拆下的状态。如果帐篷门连接件4为第二拉链,还可采用类似于第一拉链3的两端都具有拉头 31的双拉头拉链,方便使用者从左至右、或者从右至左拆离帐篷门2的顶边或者底边。该第 二拉链同样可以在帐篷体1的内侧和外侧都设置拉头,便于使用者在帐篷内或者帐篷外都 可进行操作。另外,帐篷体1上与帐篷门2的顶边或底边对应的位置还可设置用于固定卷合后 的帐篷门2的帐篷门收合件,该帐篷门收合件可以为挂钩、夹子等、绑绳等,能够将卷合后 的帐篷门2固定在帐篷体1上,避免掉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 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帐篷,包括由篷布和支架构成的帐篷体,所述帐篷体上设有帐篷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门的侧边通过第一拉链与所述帐篷体连接,所述第一拉链的上下两端都具有拉头,所述帐篷门的顶边和底边都通过帐篷门连接件与所述帐篷体可拆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链还在帐篷体的内侧和外侧分 别设置拉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门连接件为第二拉链、纽扣、按 扣、橄榄扣、挂环、魔术贴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帐篷,包括由篷布和支架构成的帐篷体,所述帐篷体上设有帐篷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门的侧边通过第一拉链与所述帐篷体连接,所述第一拉链的上下两端都具有拉头,所述帐篷门的顶边和底边都通过帐篷门连接件与所述帐篷体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尼玛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