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环天线、气体绝缘系统、校准系统及校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0920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环天线、气体绝缘系统、校准系统及校准方法,所述气体绝缘系统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开设有介电孔,所述磁环天线包括安装座以及磁感天线,所述安装座能够安装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磁感天线包括跨阻放大器以及两线圈,两所述线圈能够位于所述介电孔内,两所述线圈分别与所述跨阻放大器连接,各所述线圈能够感应所述主体部产生的时变磁场,以能够感应所述主体部产生的电流;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利于稳定信号的震荡,有利于提高磁环天线检测的稳定性。高磁环天线检测的稳定性。高磁环天线检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环天线、气体绝缘系统、校准系统及校准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磁环天线、气体绝缘系统、校准系统及校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气体绝缘系统(GIS)是电力输送的相关系统;气体绝缘系统包括外壳以及导体,导体位于外壳内,导体与外壳同轴设置。气体绝缘系统的功能可能会因为电气绝缘缺陷产生的局部放电而受到影响,气体绝缘系统的局部放电产生不同模式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沿着外壳和导体形成的同轴结构传播,产生的电磁波包括横向电磁(TEM)模式、横向电(TE)模式以及横向磁(TM)模式。
[0003]现有的,通过安装在外壳中的天线接收使用天线来接收局部放电产生的电磁场。由于天线中的高输入阻抗电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高,容易发生信号振荡,影响天线的检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磁环天线、气体绝缘系统、校准系统及校准方法,有利于提高磁环检测的稳定性。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轴类密封圈压装合格固定的检测装置,基于气体绝缘系统的磁环天线,所述气体绝缘系统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开设有介电孔,所述磁环天线包括:
[0006]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能够安装于所述主体部;
[0007]磁感天线,所述磁感天线包括跨阻放大器以及两线圈,两所述线圈能够位于所述介电孔内,两所述线圈分别与所述跨阻放大器连接,各所述线圈能够感应所述主体部产生的时变磁场,以能够感应所述主体部产生的电流。
[0008]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09]可选的,所述磁感天线具有两安装槽以及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
[0010]两所述线圈均由电缆制成,各所述电缆绕所述安装槽、并形成所述线圈,所述电缆的两端均穿过所述通孔。
[0011]可选的,所述电缆为同轴电缆,所述电缆的电感为150nH

300nH,电容为15pF

45pF。
[0012]可选的,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去耦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去耦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跨阻放大器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与所述跨阻放大器连接;
[0013]两所述线圈在时变磁场产生感应电场,这个感应电场为:
[0014][0015]两所述线圈产生电动势:
[0016][0017]可选的,所述磁感天线包括:
[0018]下端盖,所述下端盖安装于所述安装座;
[0019]上端盖,所述下端盖与所述下端盖叠置;
[0020]两连接块,两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下端盖与所述上端盖之间,两所述连接块之间呈间隙设置,所述安装槽成型于所述连接块的外周;
[0021]其中,所述上端盖或所述下端盖开设有通孔。
[0022]可选的,所述线圈呈弓形结构,两所述弓形结构的弦呈相对设置、弧呈相背设置;
[0023]两线圈围成的区域大致处于同一参考平面内,且该区域的面积大致相等。
[0024]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部分结构呈开放设置、并形成介电窗口,两所述线圈的弧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介电窗口;
[0025]所述线圈的直径为80mm

120mm;
[0026]沿所述线圈的径向,各所述线圈的弧与所述介电孔的壁之间的距离相等;
[0027]沿所述线圈的轴向,所述下端盖与所述安装座的距离为40mm

60mm。
[0028]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气体绝缘系统,包括主体部以及磁环天线,所述磁环天线如以上所述的磁环天线;
[0029]所述主体部包括外壳以及导体,所述导体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导体与所述外壳同轴设置。
[003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以上所述的磁环天线的校准系统,包括:
[0031]校准主体部,所述校准主体部具有校准介电孔,所述安装座能够安装于所述校准主体部,所述磁感天线能够位于所述校准介电孔内,并能够感应所述校准主体部产生的电流;
[0032]高频电流互感器,所述高频电流互感器与所述校准主体部连接,能够测量所述校准主体部中的电流。
[003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以上所述的校准系统的校准方法,包括:
[0034]将脉冲发生器将脉冲信号注入到所述校准主体部;
[0035]高频电流互感器测量所述校准主体部中的电流;
[0036]计算所述磁环天线的输出电压v(n)的累积积分I(n);
[0037]根据测量所述校准主体部中的电流与所述磁环天线的累积积分I(n)得到校准因子。
[0038]本申请一种磁环天线、气体绝缘系统、校准系统及校准方法,磁环天线能够测量主体部的传导电流,有利于稳定信号的震荡,有利于提高磁环天线检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一种气体绝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图1中磁环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3为图2中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4为气体绝缘系统的等效电路图;
[0043]图5为气体绝缘系统的放电电流的原理图;
[0044]图6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实施例一种校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7为图6校准系统的校准系统框图;
[0046]图8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实施例一种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0047]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8]100、气体绝缘系统;
[0049]10、主体部;11、介电孔;12、外壳;13、导体;15、基部;151、翻边;152、第二孔;
[0050]20、磁环天线;21、安装座;211、第一孔;212、圆形孔;22、磁感天线;24、线圈;241、第一线圈;242、第二线圈;243、弓形结构;244、弦;245、弧;246、第一弦;247、第二弦;248、第一弧;249、第二弧;25、下端盖;251、上端盖;252、连接块;253、安装槽;2531、第一段;2532、第二段;254、通孔;255、介电窗口;26、电缆;261、第一电缆;262、第二电缆;27、去耦电容器;
[0051]30、校准主体部;31、校准介电孔;32、高频电流互感器;33、校准外壳;34、校准导体;35、BNC电缆连接器;36、PC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5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气体绝缘系统的磁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绝缘系统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开设有介电孔,所述磁环天线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能够安装于所述主体部;磁感天线,所述磁感天线包括跨阻放大器以及两线圈,两所述线圈能够位于所述介电孔内,两所述线圈分别与所述跨阻放大器连接,各所述线圈能够感应所述主体部产生的时变磁场,以能够感应所述主体部产生的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体绝缘系统的磁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感天线具有安装槽以及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两所述线圈均由电缆制成,各所述电缆绕所述安装槽、并形成所述线圈,所述电缆的两端均穿过所述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气体绝缘系统的磁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为同轴电缆,所述电缆的电感为150nH

300nH,电容为15pF

45pF。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气体绝缘系统的磁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去耦电容器的第一端,所述去耦电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跨阻放大器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与所述跨阻放大器连接;两所述线圈在时变磁场产生感应电场,这个感应电场为:两所述线圈产生电动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气体绝缘系统的磁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感天线包括:下端盖,所述下端盖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端盖,所述下端盖与所述下端盖叠置;两连接块,两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下端盖与所述上端盖之间,两所述连接块之间呈间隙设置,所述安装槽成型于所述连接块的外周;其中,所述上端盖或所述下端盖开设有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冲冲陈国金李文欣许明龚友平陈慧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