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080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0
本申请公开一种秸秆焚烧系统,按照烟气流向依次包括焚烧炉,包括立置的炉体,所述炉体内用于燃烧待处理的秸秆,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出烟口;二次燃烧装置,具有夹套结构并限定内腔和处在内腔外围的夹套空间,来自所述出烟口的烟气在所述内腔中与来自所述夹套空间气流混合实施二次燃烧,所述二次燃烧装置中还配置有向所述内腔供应燃油的输油管;喷淋装置,对二次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循环喷淋;过滤装置,对喷淋后的烟气进行过滤排放。本申请提供的秸秆焚烧系统,秸秆在炉体内燃烧产生的烟气经二次燃烧装置除去碳颗粒及可燃性气体,再经过喷淋装置和过滤装置除去烟气中的固体颗粒及有害物质,从而实现秸秆的炉内清洁燃烧。从而实现秸秆的炉内清洁燃烧。从而实现秸秆的炉内清洁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秆焚烧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生物质锅炉
,特别是涉及一种秸秆焚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秸秆是生物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秸秆被堆弃在田间,或者直接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秸秆露天燃烧环境开放、范围广、数量大,不论是燃烧还是污染排放都较难控制,而炉内燃烧可将秸秆燃烧以及污染排放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更有利于其污染物的减排。秸秆燃烧容易产生碳颗粒及可燃性气体,普通的焚烧炉缺乏相应的配置,不能满足秸秆炉内清洁燃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实现秸秆炉内清洁燃烧的秸秆焚烧系统。
[0004]一种秸秆焚烧系统,按照烟气流向依次包括:
[0005]焚烧炉,包括立置的炉体,所述炉体内用于燃烧待处理的秸秆,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出烟口;
[0006]二次燃烧装置,具有夹套结构并限定内腔和处在内腔外围的夹套空间,来自所述出烟口的烟气在所述内腔中与来自所述夹套空间气流混合实施二次燃烧,所述二次燃烧装置中还配置有向所述内腔供应燃油的输油管;
[0007]喷淋装置,对二次燃烧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秸秆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烟气流向依次包括:焚烧炉,包括立置的炉体,所述炉体内用于燃烧待处理的秸秆,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出烟口;二次燃烧装置,具有夹套结构并限定内腔和处在内腔外围的夹套空间,来自所述出烟口的烟气在所述内腔中与来自所述夹套空间气流混合实施二次燃烧,所述二次燃烧装置中还配置有向所述内腔供应燃油的输油管;喷淋装置,对二次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循环喷淋;过滤装置,对喷淋后的烟气进行过滤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秸秆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炉壁,整体上为筒状且轴线立置;箅条,包括间隔布置的多根,且将炉壁内部分为上部的燃烧室以及下部的出灰室;助燃筒,立置于所述燃烧室,所述助燃筒的底部为气流入口,所述助燃筒的内部为供气流道,所述助燃筒的筒壁排布有多个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秸秆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壁包括顶壁以及绕顶壁边缘布置的周壁,所述顶壁带有可翻转的加料门以及牵引所述加料门翻转的曳引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秸秆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燃烧装置包括:内筒,所述内筒的底部为入口且与所述出烟口连通,所述内筒的顶部为排出二次燃烧后烟气的出口,所述内筒的侧壁带有进气口;外筒,套在所述内筒的外周,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为夹套空间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供气装置,与所述夹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群丹陈辉丁言炳陈军华方洁潘俊杰洪碧伟吴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浙江忆碧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丽水市农作物总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