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0808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0
本申请公开一种秸秆焚烧系统,按照烟气流向依次包括焚烧炉,包括立置的炉体,所述炉体内用于燃烧待处理的秸秆,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出烟口;二次燃烧装置,具有夹套结构并限定内腔和处在内腔外围的夹套空间,来自所述出烟口的烟气在所述内腔中与来自所述夹套空间气流混合实施二次燃烧,所述二次燃烧装置中还配置有向所述内腔供应燃油的输油管;喷淋装置,对二次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循环喷淋;过滤装置,对喷淋后的烟气进行过滤排放。本申请提供的秸秆焚烧系统,秸秆在炉体内燃烧产生的烟气经二次燃烧装置除去碳颗粒及可燃性气体,再经过喷淋装置和过滤装置除去烟气中的固体颗粒及有害物质,从而实现秸秆的炉内清洁燃烧。从而实现秸秆的炉内清洁燃烧。从而实现秸秆的炉内清洁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秆焚烧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生物质锅炉
,特别是涉及一种秸秆焚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秸秆是生物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秸秆被堆弃在田间,或者直接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秸秆露天燃烧环境开放、范围广、数量大,不论是燃烧还是污染排放都较难控制,而炉内燃烧可将秸秆燃烧以及污染排放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更有利于其污染物的减排。秸秆燃烧容易产生碳颗粒及可燃性气体,普通的焚烧炉缺乏相应的配置,不能满足秸秆炉内清洁燃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实现秸秆炉内清洁燃烧的秸秆焚烧系统。
[0004]一种秸秆焚烧系统,按照烟气流向依次包括:
[0005]焚烧炉,包括立置的炉体,所述炉体内用于燃烧待处理的秸秆,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出烟口;
[0006]二次燃烧装置,具有夹套结构并限定内腔和处在内腔外围的夹套空间,来自所述出烟口的烟气在所述内腔中与来自所述夹套空间气流混合实施二次燃烧,所述二次燃烧装置中还配置有向所述内腔供应燃油的输油管;
[0007]喷淋装置,对二次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循环喷淋;
[0008]过滤装置,对喷淋后的烟气进行过滤排放。
[0009]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10]可选的,所述炉体包括:
[0011]炉壁,整体上为筒状且轴线立置;
[0012]箅条,包括间隔布置的多根,且将炉壁内部分为上部的燃烧室以及下部的出灰室;
[0013]助燃筒,立置于所述燃烧室,所述助燃筒的底部为气流入口,所述助燃筒的内部为供气流道,所述助燃筒的筒壁排布有多个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气孔。
[0014]可选的,所述炉壁包括顶壁以及绕顶壁边缘布置的周壁,所述顶壁带有可翻转的加料门以及牵引所述加料门翻转的曳引机构。
[0015]可选的,所述二次燃烧装置包括:
[0016]内筒,所述内筒的底部为入口且与所述出烟口连通,所述内筒的顶部为排出二次燃烧后烟气的出口,所述内筒的侧壁带有进气口;
[0017]外筒,套在所述内筒的外周,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为夹套空间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0018]供气装置,与所述夹套空间连通。
[0019]可选的,所述内筒中悬置有托架,所述托架上设置有燃芯。
[0020]可选的,所述二次燃烧装置还包括延伸至所述燃芯上方的供油管。
[0021]可选的,所述内筒的顶部带有缩径段,所述进气口绕周向分布有多个,且分布区域邻近所述缩径段。
[0022]可选的,所述二次燃烧装置还包括与缩径段对接连通的延伸管路,所述延伸管路相对于所述缩径段的出口扩径设置,且沿高度方向向上延伸。
[0023]可选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
[0024]盛液槽,用于容纳喷淋液,所述盛液槽的底面一部分搭置于所述炉体的顶面,另一部分通过相应的立柱支撑;
[0025]第一塔体,立置于所述盛液槽,所述第一塔体的底部开放于所述盛液槽或通过回流管连通所述盛液槽,所述第一塔体的侧壁与所述延伸管路连通;
[0026]喷淋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塔体内以输出喷淋液;
[0027]循环泵组件,驱动所述喷淋液由所述盛液槽供应至所述喷淋头。
[0028]可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0029]第二塔体,立置于所述盛液槽,所述第二塔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塔体的顶部连通、以接收喷淋后的烟气,所述第二塔体的顶部为排放口;
[0030]滤芯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塔体的内部。
[0031]本申请提供一种秸秆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二次燃烧装置、喷淋装置和过滤装置。秸秆在炉体内燃烧产生的烟气经二次燃烧装置除去碳颗粒及可燃性气体,再经过喷淋装置和过滤装置除去烟气中的固体颗粒及有害物质,从而实现秸秆的炉内清洁燃烧。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秸秆焚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图1中秸秆焚烧系统省略操作平台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炉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箅条安装部位示意图;
[0037]图6为二次燃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7为二次燃烧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9]图8为图7中的A

A处剖面图;
[0040]图9为喷淋装置和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2]10、焚烧炉;11、炉体;12、出烟口;13、炉壁;14、箅条;15、助燃筒;16、操作平台;17、升降机;18、顶壁;19、固定壁;
[0043]20、二次燃烧装置;21、夹套空间;22、输油管;23、加料门;24、曳引机构;25、周壁;26、燃烧室;27、出灰室;28、操作柄;29、出灰门;
[0044]30、喷淋装置;31、进风口;32、立柱;33、气孔;34、内筒;35、外筒;36、供气装置;37、入口;38、出口;39、进气口;
[0045]40、过滤装置;41、托盘;42、连接件;44、电打火装置;45、点火头;46、风机;47、供气
管;48、延伸管路;49、盛液槽;
[0046]50、第一塔体;51、第二塔体;52、排放口;53、固定箅条;54、活动箅条;55、支撑壳体;56、支撑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4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50]如图1

3所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秸秆焚烧系统,按照烟气流向依次包括焚烧炉10、二次燃烧装置20、喷淋装置30以及过滤装置40。
[0051]焚烧炉10包括立置的炉体11,炉体11内用于燃烧待处理的秸秆,炉体11的顶部设有出烟口12,秸秆在炉体11内燃烧,生成的烟气从出烟口12引出。二次燃烧装置20具有夹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秸秆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烟气流向依次包括:焚烧炉,包括立置的炉体,所述炉体内用于燃烧待处理的秸秆,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出烟口;二次燃烧装置,具有夹套结构并限定内腔和处在内腔外围的夹套空间,来自所述出烟口的烟气在所述内腔中与来自所述夹套空间气流混合实施二次燃烧,所述二次燃烧装置中还配置有向所述内腔供应燃油的输油管;喷淋装置,对二次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循环喷淋;过滤装置,对喷淋后的烟气进行过滤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秸秆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炉壁,整体上为筒状且轴线立置;箅条,包括间隔布置的多根,且将炉壁内部分为上部的燃烧室以及下部的出灰室;助燃筒,立置于所述燃烧室,所述助燃筒的底部为气流入口,所述助燃筒的内部为供气流道,所述助燃筒的筒壁排布有多个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秸秆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壁包括顶壁以及绕顶壁边缘布置的周壁,所述顶壁带有可翻转的加料门以及牵引所述加料门翻转的曳引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秸秆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燃烧装置包括:内筒,所述内筒的底部为入口且与所述出烟口连通,所述内筒的顶部为排出二次燃烧后烟气的出口,所述内筒的侧壁带有进气口;外筒,套在所述内筒的外周,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为夹套空间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供气装置,与所述夹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群丹陈辉丁言炳陈军华方洁潘俊杰洪碧伟吴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浙江忆碧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丽水市农作物总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