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称加解密算法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050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称加解密算法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加解密的通信过程中的软硬件进行实时分析,得到软硬件参数,并基于所述软硬件参数判定加解密环境是否合格;对实时通信对应的对称加解密算法进行性能分析,判断所述对称加解密算法是否合格;对加解密过程中秘钥进行监测,得到秘钥参数,并基于所述秘钥参数判定加解密使用是否合格;采集通信过程中使用对称加解密算法时的通信参数,并基于所述通信参数判定使用效率是否合格。本发明专利技术确保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通信数据能够安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通信数据能够安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通信数据能够安全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称加解密算法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称加解密算法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对称加解密算法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所谓的对称加密,意味着加密者和解密者需要同时持有一份相同的密匙,加密者用密匙加密,解密者用密匙解密即可,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包括DES算法、AES算法等,由于对称加密需要一个秘钥,而秘钥在加密者与解密者之间传输又很难保证安全性,所以目前用对称加密算法的话主要是用在加密者解密者相同,或者加密者解密者相对固定的场景,对称算法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种是一次只对明文中的单个位(有时对字节)运算的算法称为序列算法或序列密码;另一种算法是对明文的一组位进行运算,这些位组称为分组,相应的算法称为分组算法或分组密码;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对称加解密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无法对当前加解密环境进行检测,以至于无法保证对称加解密算法能够正常使用,同时不能将对称加解密算法的使用进行分析,以至于加解密过程中秘钥数量过多,导致其加解密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称加解密算法检测方法,确保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通信数据能够安全传输。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对称加解密算法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对加解密的通信过程中的软硬件进行实时分析,得到软硬件参数,并基于所述软硬件参数判定加解密环境是否合格;
[0007]对实时通信对应的对称加解密算法进行性能分析,判断所述对称加解密算法是否合格;
[0008]对加解密过程中秘钥进行监测,得到秘钥参数,并基于所述秘钥参数判定加解密使用是否合格;
[0009]采集通信过程中使用对称加解密算法时的通信参数,并基于所述通信参数判定使用效率是否合格。
[0010]所述对加解密的通信过程中的软硬件进行实时分析,得到软硬件参数,并基于所述软硬件参数判定加解密环境是否合格,具体包括:
[0011]采集通信时间段内对称加解密算法执行过程中硬盘最大内存值以及对称加解密算法执行产生的秘钥最长可存储时长;
[0012]采集通信时间段内对称加解密算法执行过程中网络网速的最大浮动频率;
[0013]通过所述硬盘最大内存值、秘钥最长可存储时长以及网络网速的最大浮动频率计算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
[0014]将所述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与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0015]如果所述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超过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当前通信过程中加解密环境合格;
[0016]如果所述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未超过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当前通信过程中加解密环境不合格。
[0017]所述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的计算方式为:其中,X为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NCZ为硬盘最大内存值,CCS为秘钥最长可存储时长,FPL为网络网速的最大浮动频率,β为误差修正因子,a1、a2和a3均为预设的比例系数,其中,a1>a2>a3>0。
[0018]所述对实时通信对应的对称加解密算法进行性能分析,判断所述对称加解密算法是否合格,具体包括:
[0019]采集通信过程中加解密算法使用过程中加解密的执行速率以及在加解密算法执行过程中成功进行加解密的合格率;
[0020]将所述加解密的执行速率与执行速率阈值进行比较,将加解密的合格率与执行合格率阈值进行比较;
[0021]如果所述加解密的执行速率超过执行速率阈值,且所述加解密的合格率超过执行合格率阈值,则判定对称加解密算法合格;
[0022]如果所述加解密的执行速率未超过执行速率阈值,或所述加解密的合格率未超过执行合格率阈值,则判定对称加解密算法不合格。
[0023]所述对加解密过程中秘钥进行监测,得到秘钥参数,并基于所述秘钥参数判定加解密使用是否合格,具体包括:
[0024]采集通信过程中加解密算法执行过程中秘钥的增长速度以及秘钥的单个运行周期内最大增长跨度;
[0025]采集到通信过程中加解密算法执行过程中秘钥存储平均时长;
[0026]通过所述秘钥的增长速度、秘钥的单个运行周期内最大增长跨度、以及秘钥存储平均时长计算加解密使用分析系数;
[0027]将所述加解密使用分析系数与加解密使用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0028]如果所述加解密使用分析系数超过加解密使用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通信过程中加解密使用分析不合格;
[0029]如果所述加解密使用分析系数未超过加解密使用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通信过程中加解密使用分析合格。
[0030]所述加解密使用分析系数的计算方式为:其中,C为加解密使用分析系数,ZV为秘钥的增长速度,ZK为秘钥的单个运行周期内最大增长跨度,SC为秘钥存储平均时长,s1、s2和s3均为预设的比例系数,其中,s1>s2>s3>0。
[0031]所述采集通信过程中使用对称加解密算法时的通信参数,并基于所述通信参数判定使用效率是否合格,具体包括:
[0032]采集通信过程中使用对称加解密算法时通信数据传输的速度浮动频率以及通信
过程中无通信数据传输中断的通信次数与总通信次数占比;
[0033]将所述速度浮动频率与速度浮动频率阈值进行比较,将所述无通信数据传输中断的通信次数与总通信次数占比与占比阈值进行比较;
[0034]如果所述速度浮动频率超过速度浮动频率阈值,或者所述无通信数据传输中断的通信次数与总通信次数占比未超过通信次数占比阈值,则判定通信过程中对称加解密算法的使用效率分析不合格;
[0035]如果所述速度浮动频率未超过速度浮动频率阈值,且所述无通信数据传输中断的通信次数与总通信次数占比超过通信次数占比阈值,则判定通信过程中对称加解密算法的使用效率分析合格。
[0036]有益效果
[0037]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判断加解密环境是否满足实际需求,通过软硬件分析判断对称加解密算法是否能够正常执行,从而保证通信过程的加解密效率,提高了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大增强了通信质量;判断对称加解密算法是否合格,从而保证通信过程在使用对称加解密算法时能够提高了通信质量,确保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通信数据能够安全传输,防止通信数据泄漏导致通信效率降低,以至于无法正常进行通信。本专利技术还判断实时通信过程中秘钥的存储强度,防止通信过程中秘钥的存储成本大,导致通信过程加解密的成本增加,从而造成通信的投入成本变大,以至于影响通信的效率,同时加解密算法的使用过程中秘钥数量增加,以至于通信过程的安全性能也随之降低;判断实时对称加解密算法的使用效率是否合格,确保通信过程中使用对称加解密时能够保证通信的安全性,同时能够保证加解密算法的使用合格性,防止加解密算法投入成本后反而未对通信过程起到加密作用,造成加解密算法的使用效率降低,也给通信过程带来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称加解密算法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加解密的通信过程中的软硬件进行实时分析,得到软硬件参数,并基于所述软硬件参数判定加解密环境是否合格;对实时通信对应的对称加解密算法进行性能分析,判断所述对称加解密算法是否合格;对加解密过程中秘钥进行监测,得到秘钥参数,并基于所述秘钥参数判定加解密使用是否合格;采集通信过程中使用对称加解密算法时的通信参数,并基于所述通信参数判定使用效率是否合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加解密算法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加解密的通信过程中的软硬件进行实时分析,得到软硬件参数,并基于所述软硬件参数判定加解密环境是否合格,具体包括:采集通信时间段内对称加解密算法执行过程中硬盘最大内存值以及对称加解密算法执行产生的秘钥最长可存储时长;采集通信时间段内对称加解密算法执行过程中网络网速的最大浮动频率;通过所述硬盘最大内存值、秘钥最长可存储时长以及网络网速的最大浮动频率计算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将所述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与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超过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当前通信过程中加解密环境合格;如果所述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未超过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当前通信过程中加解密环境不合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称加解密算法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的计算方式为:其中,X为加解密环境分析系数,NCZ为硬盘最大内存值,CCS为秘钥最长可存储时长,FPL为网络网速的最大浮动频率,β为误差修正因子,a1、a2和a3均为预设的比例系数,其中,a1>a2>a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加解密算法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实时通信对应的对称加解密算法进行性能分析,判断所述对称加解密算法是否合格,具体包括:采集通信过程中加解密算法使用过程中加解密的执行速率以及在加解密算法执行过程中成功进行加解密的合格率;将所述加解密的执行速率与执行速率阈值进行比较,将加解密的合格率与执行合格率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加解密的执行速率超过执行速率阈值,且所述加解密的合格率超过执行合格率阈值,则判定对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文王勇李念文郑再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燃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