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渣膏体的采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0499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碱渣膏体的采挖方法,依次包括渣浆输送管道布置;坝体稳定性监测控制点位布设;绞吸船进行碱渣采挖;渣浆输送至均化池进行均质处理;碱渣坝体消减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传统方式进行碱渣采挖过程中,效率较低,且无法进行较深区域碱渣采挖的问题,适合目前国内存量碱渣池进行碱渣采挖的技术需要,能有效提升作业效率,且系统性强,满足同步碱渣采挖及坝体消降所带来的相关风险,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满足各类后续碱渣处理工艺需求的碱渣采挖方法。碱渣采挖方法。碱渣采挖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碱渣膏体的采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碱渣膏体的采挖方法,属于碱渣处理


技术介绍

[0002]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地氨碱厂主要采用氨碱法生产工艺,制碱过程中每1吨纯碱约产生10m3废弃液体,其中含碱渣约0.3吨~0.6吨。碱渣厂向外环境排放废水,废水经干燥后沉积为碱渣。存量碱渣为白色膏状体,含水率高,主要成份是钙盐、镁盐、钠盐等无机物,其颗粒细、碱性强、粘稠、氯离子含量高,经自然脱水干涸,造成一片“白海”,影响环境景观。渣池内碱渣pH可达到10

12,水溶性盐含量较高,属于一般固体废物,需要妥善处理。
[0003]目前,碱渣处理主要通过脱水固结一体化处理方法,碱渣通过挖机及车辆等运输材料运输至处理厂房进行处理,挖掘量较小,且碱渣呈膏状,无法直接采用泵组抽吸。因此常规碱渣采运方法对于动辄几千亩面积的碱渣池来说,处理效率较低,处理费用较高,无法大面积推广使用。
[0004]申请号为202210600288.0的专利《一种存量碱渣的采挖均质方法》,公开了一种存量碱渣的采挖均质方法,包括划分挖掘区域、采挖工序、均质工序,采用挖机配合高压水枪进行碱渣采挖,解决采挖均匀混合问题。但该方案未涉及碱渣输运环节,且挖机对碱渣进行挖掘未考虑碱渣埋藏深度问题,只适合浅表区域的碱渣采挖施工,无法满足大面积深埋藏碱渣池的碱渣采挖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碱渣膏体的采挖方法,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采挖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深度较深的碱渣池采挖处理问题,并适用于各类碱渣处理工艺。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法:
[0007]一种碱渣膏体的采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S1:渣浆输送管道布置;
[0009]步骤S2:坝体稳定性监测控制点位布设;
[0010]步骤S3:绞吸船进行碱渣采挖;
[0011]步骤S4:渣浆输送至均化池进行均质处理;
[0012]步骤S5:碱渣坝体消减。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渣浆输送管道布置包括:
[0014]步骤SA1:布置进水管线,来水经进水管线进入碱渣池;
[0015]步骤SA2:布置回水管线,工艺处理的废水经回水管线注入碱渣池;
[0016]步骤SA3:布置绞吸船渣浆输送管线,经绞吸的渣浆沿输送管线进入均化池;
[0017]步骤SA4:布置与处理工艺连接的均化池渣浆输送管线,均化后的渣浆经管线进入工艺处理系统。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坝体稳定性监测控制点布设包括:
[0019]步骤SB1:测量控制网布设,建立平面与标高控制网,作为施工依据;
[0020]步骤SB2,碱渣坝体沉降位移监测,布设沉降监测点,实时读取控制点位移参数;
[0021]步骤SB3:碱渣坝体变型监测,布设坝体变型监测点,实时读取变型监测参数。
[0022]优选地,所述步骤S3绞吸船进行碱渣采挖包括:
[0023]步骤SC1:绞吸船组装,经吊装设备放置到适当位置;
[0024]步骤SC2:水用挖机挖掘施工断面,挖掘一定深度及宽度的施工断面,注水后绞吸船可进行采挖施工;
[0025]步骤SC3:经所述步骤SA1的进水管线对断面注水,绞吸船吊装就位;
[0026]步骤SC4:绞吸船与所述步骤SA3中的渣浆输送管线连接,开始绞吸作业。
[0027]优选地,所述步骤S4渣浆输送至均化池进行均质处理包括:
[0028]步骤SD1:渣浆在均化池中采用均质设备打散,使硬质块状的碱渣解析;
[0029]步骤SD2:将打散的碱渣采用搅拌机进行均质处理;
[0030]步骤SD3:渣浆泵将均质后的碱渣输送至处理工艺系统。
[0031]优选地,所述步骤S5碱渣坝体消减包括:
[0032]步骤SE1:纵向区域碱渣采挖,将碱渣池沿纵向分为多个施工带,从上至下,最上层除保护层区域全部施工完成后,开始下一层采挖施工;
[0033]步骤SE2:保护层区域碱渣采挖,所述步骤SE1完成一层采挖后进行下一层采挖过程中,与之同层的保护层开始采挖;
[0034]步骤SE3,坝体区域开挖,所述步骤SE2保护层开挖完成后,进行同层区域的坝体开挖;
[0035]步骤SE4:坝体内碱渣处理,坝体开挖后,整理坝体内材料,碱渣经机械转运至碱渣池内处理。
[0036]优选地,还包括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对所述步骤S1

S5进行动态控制的步骤。
[0037]更优选地,所述动态控制是包括将各类信号数据输送至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处理各类数据,并实时发出控制型号,便于与后续处理工艺的配合。
[0038]本专利技术能有效针对目前国内现存的存量碱渣池普遍深度较深的情况,采用绞吸船配合一系列技术措施,进而能高效对碱渣进行采挖,达到规模化处理要求。
[0039]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传统方式进行碱渣采挖过程中,效率较低,且无法进行较深区域碱渣采挖的问题,适合目前国内存量碱渣池进行碱渣采挖的技术需要,能有效提升作业效率,且系统性强,满足同步碱渣采挖及坝体消降所带来的相关风险,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满足各类后续碱渣处理工艺需求的碱渣采挖方法。
[00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1]1、本专利技术较传统施工方法解决了碱渣采挖效率较低,不适合大面积的存量碱渣施工;
[0042]2、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解决了纵向深度较大的情况下进行碱渣采挖的问题,适合于现有国内存量碱渣池处理;
[0043]3、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更加完善,考虑了碱渣池坝体与碱渣采挖同时施工可能遇到的坝体稳定性风险,施工更加安全;
[0044]4、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解决了碱渣采挖过程中,碱渣的物理性质可控制,便于后续工艺处理。
附图说明
[004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流程图;
[0046]图2为本专利技术渣浆管道布置的流程图;
[0047]图3为本专利技术坝体稳定性监测控制点布设的流程图;
[0048]图4为本专利技术绞吸船进行碱渣采挖的流程图;
[0049]图5为本专利技术碱渣均质处理的流程图
[0050]图6为本专利技术碱渣坝体消减的流程图;
[0051]图7为本专利技术碱渣坝体消减区域的纵断面图;
[0052]图8为本专利技术碱渣智能控制系统的系统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为使本专利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54]实施例
[005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碱渣膏体的采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6]步骤S1:渣浆输送管道布置;
[0057]步骤S2:坝体稳定性监测控制点位布设;
[0058]步骤S3:绞吸船进行碱渣采挖;
[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渣膏体的采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渣浆输送管道布置;步骤S2:坝体稳定性监测控制点位布设;步骤S3:绞吸船进行碱渣采挖;步骤S4:渣浆输送至均化池进行均质处理;步骤S5:碱渣坝体消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渣膏体的采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渣浆输送管道布置包括:步骤SA1:布置进水管线,来水经进水管线进入碱渣池;步骤SA2:布置回水管线,工艺处理的废水经回水管线注入碱渣池;步骤SA3:布置绞吸船渣浆输送管线,经绞吸的渣浆沿输送管线进入均化池;步骤SA4:布置与处理工艺连接的均化池渣浆输送管线,均化后的渣浆经管线进入工艺处理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渣膏体的采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坝体稳定性监测控制点布设包括:步骤SB1:测量控制网布设,建立平面与标高控制网,作为施工依据;步骤SB2,碱渣坝体沉降位移监测,布设沉降监测点,实时读取控制点位移参数;步骤SB3:碱渣坝体变型监测,布设坝体变型监测点,实时读取变型监测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碱渣膏体的采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绞吸船进行碱渣采挖包括:步骤SC1:绞吸船组装,经吊装设备放置到适当位置;步骤SC2:水用挖机挖掘施工断面,挖掘一定深度及宽度的施工断面,注水后绞吸船可进行采挖施工;步骤SC3:经所述步骤SA1的进水管线对断面注水,绞吸船吊装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垂正李云风李明阳张岩董大坤叶娟丁嘉伟吴景洲殷昂昂蒋安韩琪保茜如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