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够排出气体的二次电池的袋形电池壳体、袋形电池单元及电池组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
201880024029.X、
国际申请号为
PCT/KR2018/007618、
国际申请日为
2018
年7月5日
、
专利技术名称为“能够排出气体的二次电池的袋形电池壳体
、
袋形电池单元及电池组”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
[0002]本申请要求享有于
2017
年
10
月
17
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递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
2017
‑
0134648
号的权益,通过引用将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整体并入本文
。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排出气体的二次电池的袋形电池壳体,更特定而言,涉及一种包括允许袋形电池壳体的内部和外部彼此连通的气体排出构件的二次电池的袋形电池壳体,该气体排出构件设置在由于热熔合其中安装有电极组件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外边缘而形成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二次电池的袋形电池壳体,所述袋形电池壳体配置为在电极组件安装于其中的状态下通过热熔合而密封,其中所述袋形电池壳体配置为具有外涂层
、
金属阻挡层和内粘合剂层顺序堆叠的结构,其中粘合剂层插置在所述外涂层与所述金属阻挡层之间以增大它们之间的粘合力,并且其中粘合剂层也插置在所述金属阻挡层与所述内粘合剂层之间以增大它们之间的粘合力,上壳体的外边缘和下壳体的外边缘通过热熔合而密封,使得所述电极组件安装于所述袋形电池壳体中,并且在由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热熔合而形成的密封部分中设置有允许所述袋形电池壳体的内部和外部彼此连通的气体排出构件,其中管状的所述气体排出构件的厚度是所述上壳体的内粘合剂层的厚度和所述下壳体的内粘合剂层的厚度之和的
50
%至
90
%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形电池壳体,其中所述气体排出构件是长条管状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形电池壳体,其中所述气体排出构件配置为具有其中形成有开放型孔的多孔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形电池壳体,其中所述气体排出构件包括气体吸附材料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形电池壳体,其中所述气体排出构件被放置成使得所述气体排出构件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黃隨枝,崔龙洙,金橡熏,庾亨均,金奈润,姜旻亨,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