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3992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2
本申请涉及浸胶液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胶乳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浸胶液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硅橡胶作为一种特种橡胶,其工作温度范围非常宽,同时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耐油耐化学试剂性能、耐候性和生理惰性等。随着硅橡胶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纯橡胶制品已经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绝大多数橡胶制品中都会使用骨架材料。聚酰胺(尼龙)作为常用的骨架材料不仅可以增强硅橡胶制品的强度,还可以提高硅橡胶制品的尺寸稳定性、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0003]聚酰胺分子极性与橡胶差异很大,纤维表面光滑,难以产生投锚效应起机械粘合的效果,为了聚酰胺骨架材料与硅橡胶的充分结合,需对骨架材料进行浸胶处理,以活化骨架材料,使骨架材料与硅橡胶之间能够良好结合,同时能够为骨架材料提供良好的储存稳定性。目前常用的浸胶液为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浸渍液。
[0004]然而常见的RFL浸渍体系的稳定性不佳,易发生悬浮分层,导致浸胶后聚酰胺骨架材料的上胶量不均匀,粘合性能不稳定,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聚酰胺骨架的粘合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胶乳40

100份、粘合剂5

>10份、甲醛1

10份、碱性催化剂0.1

3份、软水45

180份、橡胶增粘剂Y5

10份、硅橡胶增粘剂G0.1

11份;所述粘合剂为酚醛树脂,所述橡胶增粘剂Y为水性封端异氰酸酯,硅橡胶增粘剂G为硅烷偶联剂。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酚醛树脂耐高温性能好,粘结性强,交联强度好,能够提高浸胶液的粘结强度,并能够与胶乳、橡胶增粘剂Y等发生交联,进一步提高浸胶后聚丙烯骨纤维与硅橡胶之间的粘合性能,并有利于提高浸胶液的耐热性,进而提高浸胶液的稳定性;水性封端异氰酸酯可以通过异氰酸酯基团与聚酰胺骨架纤维表面的酰胺基团、氨基或
羧基反应,使水性封端异氰酸酯接枝到聚酰胺纤维骨架表面,同时水性封端异氰酸酯可以与胶乳、酚醛树脂之间形成氢键,交互交联形成交联网状结构,在此网络中的胶乳粒子可以参与橡胶基体共硫化,提高浸胶后聚丙烯骨纤维与硅橡胶之间的粘合性能;硅烷偶联剂能够与胶乳结合,使胶乳分子上携带有硅元素,促进胶乳与硅橡胶之间的共硫化,同时能够将聚酰胺骨架与酚醛树脂、胶乳或硅橡胶偶联在一起,进一步提高聚酰胺骨架与硅橡胶的粘结强度。
[0008]优选的,所述胶乳为羧基丁腈胶乳、丁吡胶乳和丁苯胶乳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0009]优选的,所述羧基丁腈胶乳的丙烯晴含量为30%

35%;所述丁吡胶乳和所述丁苯胶乳的固含量均为30%

50%。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羧基丁腈胶乳分子链上带有强极性羟基,反应活性高,粘结强度较佳,机械性能好;丁吡胶乳中存在吡啶基团,极性较高,有利于提高纤维骨架对橡胶的粘合能力;丁苯胶乳耐热性、耐老化能力好,且成本较低。
[0011]优选的,酚醛树脂的固含量为70%

80%。
[0012]优选的,所述水性封端异氰酸酯为己内酰胺双封端异氰酸酯。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己内酰胺双封端异氰酸酯的解封温度较高,稳定性强,有助于提高浸胶液的稳定性,并提高浸胶后聚酰胺骨架的贮存稳定性。
[0014]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水性硅烷偶联剂QX

4776。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性硅烷偶联剂QX

4776是双氨基、烷基复合的水性偶联剂,具有优异的偶联效果,能够有效促进聚酰胺骨架与硅橡胶的粘合力的提高,并且在水性体系下长期稳定,有利于提高浸胶液的稳定性,并提高浸胶后聚酰胺骨架的贮存稳定性。
[0016]优选的,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氨水或碱金属氢氧化物。
[0017]优选的,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氨水。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氨水作为碱性催化剂便于控制反应程度,有助于使浸胶液具有更佳的稳定性。
[0019]优选的,所述甲醛的浓度为37%。
[0020]优选的,所述浸胶液还包括改性填料,所述改性填料为烷基季铵盐表面改性的纳米坡缕石,所述改性填料的质量为胶乳和粘合剂总量的0.1%

2%。
[0021]优选的,所述改性填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坡缕石烘干,粉碎,过筛,干法球磨20

25h后,加入乙醇溶液、烷基季铵盐,进行湿法球磨20

25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填料;烷基季铵盐的质量为坡缕石的1

2%;乙醇溶液的浓度为45%

50%,质量为坡缕石的2

10倍。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坡缕石能够与胶乳、粘合剂等有机大分子链的极性节点相互作用,提高键能,有利于提高浸胶液的稳定性,并且纳米坡缕石能够与胶乳、粘合剂之间形成有机

无机梳型结构,有利于提高抗磨性能;同时,纳米坡缕石具有较高的吸水性,在浸胶过程中能够吸附释放的水汽,减少浸胶后烘烤固化时,因水份蒸发导致的浸胶层中出现空隙而影响浸胶液粘着性的可能性;纳米坡缕石的表面能较大,采用烷基季铵盐对纳米坡缕石进行表面处理,降低纳
米坡缕石的表面能,使纳米坡缕石在浸胶液体系中均匀分散,减少纳米坡缕石出现团聚的可能性;同时烷基季铵盐也能为浸胶液提供较好的乳化效果,有利于提高浸胶液的稳定性。
[0023]优选的,浸胶液的固含量为15

30%。
[002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部分软水,与胶乳混合并搅拌,得到胶乳稀释液;另取部分软水,与碱性催化剂、粘合剂混合并搅拌,得到催化剂

粘合剂混合液;另取部分软水,与甲醛混合并搅拌,得到甲醛溶液;将剩余软水与橡胶增粘剂Y和硅橡胶增粘剂G混合并搅拌,得到增粘溶液;按配比,将胶乳稀释液与催化剂

粘合剂混合液混合,搅拌,再加入甲醛溶液,搅拌,熟化,得到预混液;向预混液中加入增粘溶液并不断搅拌,得到浸胶液。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制得粘结能力强、稳定性优异的浸胶液。
[0026]优选的,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部分软水,与胶乳混合并搅拌,得到胶乳稀释液;另取部分软水,与碱性催化剂、粘合剂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胶乳40

100份、粘合剂5

10份、甲醛1

10份、碱性催化剂0.1

3份、软水45

180份、橡胶增粘剂Y5

10份、硅橡胶增粘剂G0.1

11份;所述粘合剂为酚醛树脂,所述橡胶增粘剂Y为水性封端异氰酸酯,硅橡胶增粘剂G为硅烷偶联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乳为羧基丁腈胶乳、丁吡胶乳和丁苯胶乳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其中羧基丁腈胶乳的丙烯晴含量为30%

35%,丁吡胶乳和丁苯胶乳的固含量为30%

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封端异氰酸酯为己内酰胺双封端异氰酸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水性硅烷偶联剂QX

477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氨水或碱金属氢氧化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接的浸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液还包括改性填料,所述改性填料为烷基季铵盐表面改性的纳米坡缕石,所述改性填料的质量为胶乳和粘合剂总量的0.1%

2%。7.一种如根据权利要求1

6所述的用于硅橡胶和聚酰胺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强陈雅娟徐静浩郭恩富陈刚丁浩袁培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考特茨工业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