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麻护发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723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麻护发露,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种植于盐碱地的红麻以及初制后的乌龙茶茶叶作为原材料;b、将原材料的前置处理,其中红麻根叶花分别独立处理;c、原液制备,将经前置处理后的红麻叶进行萃取得到红麻叶原液,将乌龙茶茶叶经过萃取得到茶叶原液;d、红麻浸泡发酵处理,将红麻根、花反复浸泡于红麻叶原液,进行多次浸泡发酵;e、将红麻浸泡液和茶叶原液按比例混合制得半成品混液;f、将半成品混液经过高温高压萃取,制得护发液;g、将护发液和水按比例混合制得护发露。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红麻护发露含有大量易于发根吸收的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可滋养发根,防止白发,起到黑发功效。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麻护发露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红麻
,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红麻护发露。

技术介绍

[0002]红麻,又名洋麻、槿麻、刺红花,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我国对红麻的使用拥有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传统的红麻种植打过,主要将红麻用于制作麻绳和麻布。随着多种合成纤维对市场的冲击,红麻的利用也日渐减少,传统的利用方式正逐渐消失。如今,对于红麻的使用,大多数利用方式都局限于提取红麻纤维,用于复合材料的增强纤维或直接用于建筑材料和包装材料。为此,市场上急需多种扩展红麻使用价值的途经。
[0003]白发,引起白发的原因较多,从微量元素角度而言,主要是缺乏铜、铁、锌、锰等微量元素造成,而红麻含有上述微量元素,特别是种植于盐碱地中的红麻,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从土壤中吸收上述微量元素,并沉淀于根枝叶中。故,申请人提供了一种红麻护发露,用于滋养头发的同时,扩展红麻的使用途经,提高红麻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麻护发露,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麻护发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待加工的原材料,原材料为种植于盐碱地的红麻以及初制后的乌龙茶茶叶,红麻包括红麻根、红麻花和红麻叶;b、将原材料的前置处理,对红麻根进行采摘、洗净、切片和烘干处理,对红麻花进行采摘和干燥处理,对红麻叶进行采摘、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和烘焙;c、原液制备,将经前置处理后的红麻叶进行萃取得到红麻叶原液,将乌龙茶茶叶经过萃取得到茶叶原液;d、红麻浸泡发酵处理,包括步骤d1,将经过前置处理的红麻根、红麻花浸泡于所述红麻叶原液中,经过浸泡发酵后;步骤d2,过滤红麻根和红麻花分别得到滤渣和过滤液,保留滤渣后的过滤液,将滤渣进行烘干处理;步骤d3,将烘干后的滤渣浸泡入过滤液中,进行再次浸泡发酵;重复循环若干次步骤d1至步骤d3,最终滤净滤渣,得到红麻浸泡液;e、混液,将所述红麻浸泡液和茶叶原液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半成品混液;f、萃取,将所述半成品混液经过高温高压萃取,制得护发液;g、成品,将上述护发液和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护发露。
[000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红麻根烘干后,再经过微波辐射处理,将红麻根的大分子裂解成小分子。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所述红麻花的干燥处理为自然日晒或热风烘干。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红麻叶的萎凋温度为20至25℃,萎凋短时间为6至12小时;红麻叶的摇青,通过摇青机反复摇凉4到6次,持续8至10小时;红麻叶的杀青,通过杀青
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160至180℃;红麻叶的揉捻,通过揉捻机揉捻20至25分钟;红麻叶的烘焙采用二次热风烘焙,第一次热风烘焙的温度为120至150℃,烘焙时间为3至4小时;第一热风烘焙后,取出红麻叶自然冷却至常温,再进行第二热风烘焙,第二热风烘焙的温度为60至80℃,烘焙时间为10至12小时。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红麻叶原液的萃取过程为,将经过前置处理的红麻叶放入100℃的水中,用大火煮沸30至45分钟,再转小火煮,使得水温控制在70至80℃,用小火煮2至3小时;茶叶原液的萃取过程为,将乌龙茶茶叶放入100℃的水中,用大火煮沸20至30分钟,再转小火煮,使得水温控制在70至80℃,用小火煮60至90分钟。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前置处理后的红麻根、红麻叶、红麻花和乌龙茶茶叶按重量份比为25:20:5:5。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红麻根、红麻花浸泡于红麻叶原液的浸泡发酵时间为8

16小时。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红麻浸泡发酵处理中,将何首乌切片与红麻根、红麻花一起浸泡入红麻叶原液中,进行浸泡发酵。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中,红麻浸泡液和茶叶原液的混合按重量份比为4:1。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g中,护发液和水按重量份比为1:3~10。
[0015]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盐碱地种植的红麻作为主要原料,该红麻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从盐碱地中吸收大量铜、铁、锌、锰等微量元素,使得微量元素沉淀于红麻的根、叶和花中,再将红麻的根、叶、花分别进行前置处理,其中红麻叶采用类乌龙茶制作工艺进行处理,并萃取红麻叶原液,再将红麻根、花反复放入红麻叶原液进行充分浸泡发酵,使得红麻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渗出,最终与乌龙茶原液混液,并经过萃取、稀释得到本专利技术红麻护发露。该方式制得的红麻护发露含有大量易于吸收铜、铁、锌、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蛋白质、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机物分子和营养成分,可滋养发根,防止白发。
[0016]2、本专利技术红麻根在浸泡发酵前的前置处理,烘干后采用微波的高频振动辐射处理将红麻根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裂解为小份子,同时对植物纤维进行裂解,将复合状态的微量元素最大限度变成离子态,不仅使得红麻根在浸泡发酵过程中,更容易释放铜、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同时离子态的微量元素更容易被发根、毛囊吸收,提升滋养功效。
[0017]3、本专利技术在红麻浸泡发酵处理过程中,还加入了何首乌,何首乌能够配合红麻渗出的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滋养头皮,激活毛囊表皮和毛母细胞的同时,进一步起到黑发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一种红麻护发露,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待加工的原材料,原材料为种植于盐碱地的红麻、初制后的乌龙茶茶叶和晒干后的何首乌,红麻包括红麻根、红麻花和红麻叶。
[0020]b、将原材料的前置处理,对红麻根进行采摘、洗净、切片、烘干和微波辐射处理;对红麻花进行采摘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为自然日晒或热风烘干;对红麻叶进行采摘、萎凋、
摇青、杀青、揉捻和烘焙。
[0021]具体地,红麻根的烘干采用温度120

150℃下热风烘干8至12小时,再日晒2天,日晒后的红麻根再利用磁控管进行微波处理,即通过微波的高频振动辐射处理将红麻根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裂解为小份子,同时将复合状态的微量元素最大限度变成离子态。
[0022]红麻叶的萎凋温度为20至25℃,萎凋短时间为6至12小时;红麻叶的摇青,通过摇青机反复摇凉4到6次,持续8至10小时;红麻叶的杀青,通过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为160至180℃;红麻叶的揉捻,通过揉捻机揉捻20至25分钟;红麻叶的烘焙采用二次热风烘焙,第一次热风烘焙的温度为120至150℃,烘焙时间为3至4小时;第一热风烘焙后,取出红麻叶自然冷却至常温,再进行第二热风烘焙,第二热风烘焙的温度为60至80℃,烘焙时间为10至12小时。
[0023]经过前置处理后的红麻根、红麻叶、红麻花、乌龙茶茶叶和何首乌按重量份比为25:20:5:5:5。
[0024]c、原液制备,将经前置处理后的红麻叶进行萃取得到红麻叶原液,将乌龙茶茶叶经过萃取得到茶叶原液。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麻护发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待加工的原材料,原材料为种植于盐碱地的红麻以及初制后的乌龙茶茶叶,红麻包括红麻根、红麻花和红麻叶;b、将原材料的前置处理,对红麻根进行采摘、洗净、切片和烘干处理,对红麻花进行采摘和干燥处理,对红麻叶进行采摘、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和烘焙;c、原液制备,将经前置处理后的红麻叶进行萃取得到红麻叶原液,将乌龙茶茶叶经过萃取得到茶叶原液;d、红麻浸泡发酵处理,包括步骤d1,将经过前置处理的红麻根、红麻花浸泡于所述红麻叶原液中,经过浸泡发酵后;步骤d2,过滤红麻根和红麻花分别得到滤渣和过滤液,保留滤渣后的过滤液,将滤渣进行烘干处理;步骤d3,将烘干后的滤渣浸泡入过滤液中,进行再次浸泡发酵;重复循环若干次步骤d1至步骤d3,最终滤净滤渣,得到红麻浸泡液;e、混液,将所述红麻浸泡液和茶叶原液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半成品混液;f、萃取,将所述半成品混液经过高温高压萃取,制得护发液;g、成品,将上述护发液和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护发露。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红麻护发露,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红麻根烘干后,再经过微波辐射处理,将红麻根的大分子裂解成小分子。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红麻护发露,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红麻花的干燥处理为自然日晒或热风烘干。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红麻护发露,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红麻叶的萎凋温度为20至25℃,萎凋短时间为6至12小时;红麻叶的摇青,通过摇青机反复摇凉4到6次,持续8至10小时;红麻叶的杀青,通过杀青机进行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矫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鼎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