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科技迷雾事件传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科技事件迷雾识别
,具体为一种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科技迷雾事件传播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国际环境,国家
、
科研机构
、
企业等利用各类网络传播平台,选择性或错误披露新兴技术能力
、
科技概念
、
技术发展策略等方面信息,诱导或激发竞争对手做出错误策略和政策,增大竞争对手决策不确定性,达到隐藏自身技术实力
、
误导对手技术布局等目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具有公开
、
时效快
、
低成本和受众面广等特点,使其成为科技迷雾布设的主战场
。
科技迷雾事件的传播操控策略包括:精准信息投放
、
话题热度炒作
、
叙事认知诱导等具体实现策略,对科技竞争对手的科技事件传播策略的分析目的是,探索迷雾事件传播过程中是否存在人为操控的过程以及操控特征,具体包括基于传播网络的传播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科技迷雾事件传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S1
:构建科技迷雾事件的传播网络,事件传播网络是指在互联网网上因传播节点的传播行为所构成的时空拓扑结构,在科技迷雾事件中,传播网络是一个有向无环拓扑图;步骤
S2
:基于传播网络开展科技迷雾事件的传播特性分析,包括传播网络拓扑结构演变分析
、
事件传播周期内音量时空演化分析;步骤
S3
:基于传播网络开展事件传播重要节点识别和画像,并从重要节点中识别疑似谣言节点;步骤
S4
:建立科技迷雾事件传播主题分析模型,通过对传播文本挖掘分析,识别事件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关键主题观点;步骤
S5
:对主题观点进行时序演化分析,研究舆情关注焦点的变换特征;步骤
S6
:建立科技迷雾事件的传播情感分析,分析事件传播过程中舆情情感演变规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科技迷雾事件传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中的事件传播网络包含了显性传播路径和隐性传播路径,传播路径和传播节点共同构成了传播网络,其中,显性传播路径生成通过从爬取的事件传播数据集中提取事件相关节点的消息生成
、
转发
、
关注
、
点赞
、
提及
、
评论
、
时间
、
节点
IP、
节点活动地址等网络节点交互行为和节点属性,按照时间顺序构建传播周期内的传播路径;隐性传播路径由语义高度一致性文本的发表时序序列构成,隐性传播路径实现策略:首先,使用领域科技词典作为约束条件对事件传播文本内容进行分词;其次,利用
Word2Vec
模型对文本分词进行向量化表示,并进行不同传播文本的文本语义相似度计算;再者,根据计算结果对传播文本进行主题聚类,并按时间周期
(
一般以小时为单位周期
)
进行时间排序,形成传播文本的主题节点时间序列;最后,将主题节点序列内节点按照预先定义的语义相似度阀值,链接到主题节点内传播网络中语义相关度最高
、
时间最近的节点后面,进行节点补充,形成完整的事件传播网络路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科技迷雾事件传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中的传播网络构成基础要素包括:传播事件
、
传播平台
、
传播节点
、
传播方式
、
传播文本
、
传播时间
、
传播地点,所述步骤
S2
中的传播网络特性指标可分为:时间维度指标和空间维度指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科技迷雾事件传播特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2
中的传播网络拓扑结构为传播周期内由传播节点和传播路径构成的拓扑结构网络,基于节点中心性
、
小世界网络特性
、
网络密度等指标将传播网络分为强人工干预型网络
、
弱人工干预型网络
、
自发形成型网络等网络类型;对于事件传播周期内音量时空演化分析,主要对传播热度进行时序排列,然后以小时为单位对传播热度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彦昌,张斌,张楠楠,陈霄,宋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