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蚁类灾害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936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蚁类灾害监测装置,属于蚁类杀除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安装底座,该安装底座为锥形状,安装底座的锥形外壁设有螺旋纹,该螺旋纹用于带动安装底座钻入地底,安装底座内部开设有安装腔,该安装腔为锥形状,监测机构,该监测机构安装于安装腔内部,监测机构对蚁虫进行监测并对蚁虫进行除杀,当将蚁类灾害监测装置插设于地底时,旋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外壁上的螺旋纹对地底泥土进行挤压,使得泥土远离安装底座外壁,通过在安装底座上设有螺旋纹,在螺旋纹的作用下,使得安装底座钻入地底。本申请的一种蚁类灾害监测装置解决了解决监测装置插入地下不便的问题。解决监测装置插入地下不便的问题。解决监测装置插入地下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蚁类灾害监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蚁类杀除
,具体为一种蚁类灾害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白蚁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能够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昆虫之一,白蚁对房屋建筑的破坏,特别是对砖木结构、木结构建筑的破坏尤为严重,由于其隐藏在木结构内部,破坏或损坏其承重点,往往造成房屋突然倒塌的情况,所以现实中,通常需要采用蚁类灾害监测装置,对砖木中的是否存在蚁群进行监测;
[0003]现有的蚁类灾害监测装置在使用中,需要先在地底开出与监测装置相匹配的地洞,后将监测装置放置置于地洞内,之后将监测装置埋置于地底,后将监测装置埋置于地底,但该方式较为繁琐,且开设地洞为工作人员增加工作量;
[000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通过在监测装置的端部设置锥形端面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如公开号为CN216164604U的技术专利,具体公开了白蚁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通过本体底部设有插入部,该插入部位锥形设置,从而将本体插入底地底,并通过本体上设有固定部件,使得该监测装置本体固定;
[0005]然而在上述公开专利中,该白蚁监测装置中,虽然将其本体设置为锥形,以便于将其插入地底,但在将白蚁监测装置插入地底的过程中,其需要工作人员反复按压本体,使得本体上的锥形斜面挤压泥石,带动本体向地底深入,随着本体不断的向地底深入,在此过程中,锥形斜面与泥土的接触面积越来越大,从而使得工作人员需要施加更大的力按压本体,当按压本体的力不足以推动本体深入地底时,易使得本体无法到达预设位置,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蚁类灾害监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6]需要说明的是,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申请构思的
技术介绍
,并且因此,它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蚁类灾害监测装置,解决了监测装置插入地下不便的问题。
[0008]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蚁类灾害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底座,该安装底座为锥形状,所述安装底座的锥形外壁设有螺旋纹,该螺旋纹用于带动所述安装底座钻入地底,所述安装底座内部开设有安装腔,该安装腔为锥形状,监测机构,该监测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部,所述监测机构对蚁虫进行监测并对蚁虫进行除杀,当将蚁类灾害监测装置插设于地底时,旋转所述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外壁上的螺旋纹对地底泥土进行挤压,使得泥土远离所述安装底座外壁。
[0009]进一步,所述监测机构包括除蚁罐及固定安装于所述除蚁罐顶部的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除蚁罐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除蚁罐与所述安装底座内的安装腔相对应,所述除蚁罐内部开设有除蚁腔,所述顶盖上开设有与所述除蚁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上安装有
密封盖,该密封盖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除蚁腔。
[0010]进一步,所述安装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孔洞,所述除蚁罐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孔洞相对应的第二孔洞,所述第一孔洞与所述第二孔洞以便于蚁虫进入所述除蚁腔。
[0011]进一步,所述除蚁腔内安装有料棒,该料棒用于吸引蚁虫并除杀。
[0012]进一步,所述安装底座的外壁上安装有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将所述监测机构固定于所述安装底座的安装腔内;
[0013]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定台及铰接于所述固定台的螺杆,该螺杆套接有蝶形螺母,所述蝶形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
[001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蚁类灾害监测装置,通过在安装底座上设有螺旋纹,在螺旋纹的作用下,使得安装底座钻入地底,从而解决了解决监测装置插入地下不便的问题。
[00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申请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申请中一种蚁类灾害监测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监测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1]1、安装底座;11、螺旋纹;12、安装腔;2、监测机构;21、顶盖;22、除蚁罐;23、密封盖;24、料棒;3、锁止机构;31、固定台;32、螺杆;33、蝶形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

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蚁类灾害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及安装于安装底座1内部的监测机构2,该安装底座1为锥形状,且安装底座1的锥顶朝下设置,以便于带动监测机构2向着地底移动,该监测机构2用于对蚁类进行监测;
[0025]同时为了使得安装底座1便于插入地底,安装底座1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纹11,且该螺旋纹11沿着安装底座1的锥形外壁设置,当将安装底座1插入地下时,旋转安装底座1,通过安装底座1外壁上的螺旋纹11对地底的泥土进行挤压排离,使得安装底座1适于钻入地下,从而解决了监测装置安装不便的问题;
[0026]如图2

图3所示,安装底座1内部开设有安装腔12,该安装腔12用于放置监测机构2;
[0027]同时监测机构2包括除蚁罐22及设置于除蚁罐22顶部的顶盖21,该除蚁罐22为锥形状,且除蚁罐22与顶盖21为一体式结构,除蚁罐22与安装腔12相对应,从而适于将除蚁罐22插设于安装腔12内部,并且安装腔12内壁与除蚁罐22外壁之间相贴合;
[0028]除蚁罐22内开设有除蚁腔,该除蚁腔内部安装有料棒24,该料棒24用于吸引蚁虫并除杀,同时位于顶盖21上开设有与除蚁腔相连通的开口,该开口内螺纹安装有密封盖23,密封盖23用于打开或关闭除蚁腔;
[0029]当将监测装置钻入地下时,通过监测机构2内的料棒24将蚁虫吸引并除杀,在一段时间后,将监测机构2取出,观察除蚁罐22的除杀腔内部除杀蚁虫的数量,从而对该区域内的蚁虫群体数量进行监测,并通过死亡蚁虫数量,判断该区域内的蚁虫灾害严重性;
[0030]如图1

图2所示,监测机构2与安装底座1之间设有锁止机构3,该锁止机构3用于将安装底座1与监测机构2之间连接固定;
[0031]锁止机构3包括固定台31及铰接于固定台31上的螺杆32,该固定台31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蚁类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蚁类灾害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该安装底座(1)为锥形状,所述安装底座(1)的锥形外壁设有螺旋纹(11),该螺旋纹(11)用于带动所述安装底座(1)钻入地底,所述安装底座(1)内部开设有安装腔(12),该安装腔(12)为锥形状;监测机构(2),该监测机构(2)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2)内部,所述监测机构(2)对蚁虫进行监测并对蚁虫进行除杀;其中:当将蚁类灾害监测装置插设于地底时,旋转所述安装底座(1),所述安装底座(1)外壁上的螺旋纹(11)对地底泥土进行挤压,使得泥土远离所述安装底座(1)外壁;所述监测机构(2)包括除蚁罐(22)及固定安装于所述除蚁罐(22)顶部的顶盖(21),所述顶盖(21)与所述除蚁罐(2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除蚁罐(22)与所述安装底座(1)内的安装腔(12)相对应;所述除蚁罐(22)内部开设有除蚁腔,所述顶盖(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晶周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霖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