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清权专利>正文

一种配合风管穿设弧形墙面的异形箍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18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合风管穿设弧形墙面的异形箍套。直体风管以及直体风管接头缺少能够与弧形墙相匹配的定位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匚字形框体,所述匚字形框体的一端形成有配合风管的豁口端,所述匚字形框体的外侧壁为直面壁,匚字形框体的内侧壁为与弧形墙相配合的弧形壁,匚字形框体的外侧壁设置有与风管相配合的夹持部,匚字形框体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弧形墙相配合的连接部。形墙相配合的连接部。形墙相配合的连接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合风管穿设弧形墙面的异形箍套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配合风管穿设弧形墙面的异形箍套。

技术介绍

[0002]弧形墙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是曲线形状的独特性和强大的承载能力。它可以用来构建各种建筑物,如办公楼、商铺、住宅等。弧形墙既美观又实用,且可以保存室内空间,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所采用,并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弧形墙根据其形状和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许多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均匀曲线弧形墙和一般性弧形墙,弧形墙是一种多功能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还可以支撑大部分建筑的重量。采用弧形墙的建筑,有着独特的空间感和现代感,同时也可以大幅提升建筑的光线效果,让室内更加明亮。弧形墙的使用,使与直面墙配置的相关风管构件难以与其兼容,当风管穿过弧形墙时,由于弧形墙的外形与直体风管或直体风管接头的形状不对应,造成直体风管或直体风管接头与弧形墙面之间的间隙较大,为了减小间隙使得装配、调整的难度较大且难以规范统一,直面配置的相关连接构件难以在弧形面上进行稳定连接,连接后直体风管或直体风管接头易松动,影响风管后续持久的使用性能,维护强度大。直体风管以及直体风管接头缺少能够与弧形墙相匹配的定位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合风管穿设弧形墙面的异形箍套,便于快速施工,且能够实现与外墙内外侧壁贴合密封。
[0004]一种配合风管穿设弧形墙面的异形箍套,包括匚字形框体,所述匚字形框体的一端形成有配合风管的豁口端,所述匚字形框体的外侧壁为直面壁,匚字形框体的内侧壁为与弧形墙相配合的弧形壁,匚字形框体的外侧壁设置有与风管相配合的夹持部,匚字形框体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弧形墙相配合的连接部。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6]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为配合风管的非闭合的定位箍套。匚字形框体自身为外直内弧的框体结构形式,为用于风管和弧形墙之间稳定连接的中间定位支撑件。通过匚字形框体自身的形状、夹持部和连接部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将风管稳定定位在弧形墙上,无需其他填充构件配合直体形状的风管和弧形墙之间因形状不匹配而产生的缝隙,简化装配工序,降低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08]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技术带有匚字形填充条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6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7为本技术处于使用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8为本技术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9为多个本技术相配合形成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10为本技术用于圆形玻璃顶时的使用状态图。
[0018]图中:1

匚字形框体;1
‑1‑
豁口端;1
‑2‑
直面壁;1
‑3‑
弧形壁;2

风管;3

夹持部;3
‑1‑
连接件;3
‑1‑1‑
连接座;3
‑1‑2‑
顶紧螺栓;4

弧形墙;5

连接部;5
‑1‑
连接孔;5
‑1‑1‑
通孔;5
‑1‑2‑
长孔;6

上横向组成板;7

竖向板;8

下横向组成板;9

插口;10

匚字形填充条;10
‑1‑
上横条;10
‑2‑
中竖条;10
‑3‑
下横条;11

顶紧片;12

弧形柔性层;13

异形箍套;14

圆形玻璃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0]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21]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配合风管穿设弧形墙面的异形箍套的侧向插入箍套,插入方式降低装配难度,对风管2的长度无要求,插入位置无要求,异形箍套13包括匚字形框体1,所述匚字形框体1的一端形成有配合风管2的豁口端1

1,用于从豁口端1

1与风管2实现连接过程,所述匚字形框体1的外侧壁为直面壁1

2,匚字形框体1的内侧壁为与弧形墙4相配合的弧形壁1

3,匚字形框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与风管2相配合的夹持部3,匚字形框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弧形墙4相配合的连接部5,直面壁1

2用于为夹持部3和连接部5提供平整的连接位置,从而确保连接强度稳定耐久不易松脱形成缝隙,弧形壁1

3的加工形成是为了能够配合弧形墙4的外形,能够确保异形箍套13与弧形墙4进行全面稳定的贴合效果。
[0022]本技术中的异形箍套13为一端敞开,两侧和另一端密封的半围合套体。具体可通过铝合金、钢质或塑料制成。
[0023]本技术用于配合风管2穿设弧形墙4使用,还可配合风管接头的穿设在弧形墙4上使用。
[0024]本技术可用于弧形墙4的外壁和内壁,当本技术用于配合风管2或风管接
头装配在弧形墙4的外壁上时,弧形壁1

3为匚字形框体1厚度方向内凹的弧形壁,从而适配弧形墙4的外壁形状。当本技术用于配合风管2或风管接头装配在弧形墙4的内壁上时,弧形壁1

3为匚字形框体1厚度方向外凸的弧形壁,从而适配弧形墙4的内壁形状。
[0025]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匚字形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风管穿设弧形墙面的异形箍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匚字形框体(1),所述匚字形框体(1)的一端形成有配合风管(2)的豁口端(1

1),所述匚字形框体(1)的外侧壁为直面壁(1

2),匚字形框体(1)的内侧壁为与弧形墙(4)相配合的弧形壁(1

3),匚字形框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与风管(2)相配合的夹持部(3),匚字形框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弧形墙(4)相配合的连接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风管穿设弧形墙面的异形箍套,其特征在于:匚字形框体(1)包括上横向组成板(6)、竖向板(7)和下横向组成板(8),上横向组成板(6)、竖向板(7)和下横向组成板(8),上横向组成板(6)和下横向组成板(8)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上横向组成板(6)的一端和下横向组成板(8)一端之间竖直设置有竖向板(7),上横向组成板(6)的另一端和下横向组成板(8)的另一端之间形成有所述豁口端(1

1),上横向组成板(6)的底侧、竖向板(7)的内侧和下横向组成板(8)的顶侧之间围合形成有配合风管(2)的插口(9),插口(9)与豁口端(1

1)相连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合风管穿设弧形墙面的异形箍套,其特征在于:夹持部(3)包括至少一组连接件(3

1),连接件(3

1)包括两个连接座(3
‑1‑
1)和两个顶紧螺栓(3
‑1‑
2),两个连接座(3
‑1‑
1)分别设置在上横向组成板(6)和下横向组成板(8)上,每个连接座(3
‑1‑
1)上对应穿设有一个顶紧螺栓(3
‑1‑
2),两个顶紧螺栓(3
‑1‑
2)相对设置,两个顶紧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权李明鑫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刘清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