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908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涉及生物设备领域,该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培养皿和皿盖,培养皿外壁垂直设有圆管形的螺纹管,螺纹管内配有相互螺纹配合的螺纹杆,螺纹杆外端连接有一截弹簧,弹簧端部垂直连接有L形板状的支撑架,支撑架底部安装有若干吸盘。该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安装好之后可以定期对微生物进行晃动,晃动的稳定性好,不会掉落损坏,而且晃动幅度统一,更有利于培养微生物。有利于培养微生物。有利于培养微生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微生物培养容器只是普通的培养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培养皿在培养一些厌氧细菌时,需要定期晃动。但是现有的培养皿设计得比较简单,仅仅是个普通的盒状结构,晃动起来容易脱手,而且无法控制好晃动幅度,让培养皿中的培养环境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安装好之后可以定期对微生物进行晃动,晃动的稳定性好,不会掉落损坏,而且晃动幅度统一,更有利于培养微生物。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该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培养皿和皿盖,培养皿外壁垂直设有圆管形的螺纹管,螺纹管内配有相互螺纹配合的螺纹杆,螺纹杆外端连接有一截弹簧,弹簧端部垂直连接有L形板状的支撑架,支撑架底部安装有若干吸盘。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培养皿、皿盖、螺纹管均由聚乙烯材料制造,培养皿和螺纹管为整体结构。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螺纹杆和弹簧均由弹簧钢制造,螺纹杆和弹簧为整体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架由不锈钢制造,弹簧通过焊接与支撑架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吸盘均由硅胶材料指针,吸盘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架底部。
[0010]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先将吸盘吸附在桌面上,在培养皿中装入微生物和营养液,然后关紧皿盖。将螺纹管旋紧在螺纹杆上,固定好培养皿让其开口朝上。使用者可以定期拨动弹簧,带动培养皿上下晃动起来,把溶在培养基表面的氧混合到培养基底部去,将培养基混合均匀,避免发生菌体沉降堆积在某一个角落,避免细菌周围的营养物质被利用而缺乏,避免细菌周围有害物质堆积。该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安装好之后可以定期对微生物进行晃动,晃动的稳定性好,不会掉落损坏,而且晃动幅度统一,更有利于培养微生物。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2]图1是本技术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的主视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的俯视图。
[0014]其中,1—培养皿、2—皿盖、3—支撑架、4—吸盘、5—弹簧、6—螺纹杆、7—螺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
[0016]图1和图2出示本技术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7]结合图1和图2,该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培养皿1和皿盖2,培养皿1外壁垂直设有圆管形的螺纹管7,螺纹管7内配有相互螺纹配合的螺纹杆6,螺纹杆6外端连接有一截弹簧5,弹簧5端部垂直连接有L形板状的支撑架3,支撑架3底部安装有若干吸盘4。
[0018]培养皿1、皿盖2、螺纹管7均由透明的聚乙烯材料制造,结实耐用,造价便宜,透光性良好,培养皿1和螺纹管7为整体结构。螺纹杆6和弹簧5均由弹簧钢制造,硬度大,弹性良好,螺纹杆6和弹簧5为整体结构。支撑架3由不锈钢制造,坚固耐用,且耐腐蚀性能良好,弹簧5通过焊接与支撑架3连接。吸盘4均由硅胶材料指针,弹性良好,摩擦系数大,吸附能力强,吸盘4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架3底部。
[0019]该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先将吸盘4吸附在桌面上固定好支撑架3,在培养皿1中装入微生物和营养液,然后关紧皿盖2。将螺纹管7旋紧在螺纹杆6上,固定好培养皿1让其开口朝上。使用者可以定期拨动弹簧5,带动培养皿1上下晃动起来,把溶在培养基表面的氧混合到培养基底部去,将培养基混合均匀,避免发生菌体沉降堆积在某一个角落,避免细菌周围的营养物质被利用而缺乏,避免细菌周围有害物质堆积。该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安装好之后可以定期对微生物进行晃动,晃动的稳定性好,不会掉落损坏,而且晃动幅度统一,更有利于培养微生物。
[0020]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培养皿(1)和皿盖(2),培养皿(1)外壁垂直设有圆管形的螺纹管(7),螺纹管(7)内配有相互螺纹配合的螺纹杆(6),螺纹杆(6)外端连接有一截弹簧(5),弹簧(5)端部垂直连接有L形板状的支撑架(3),支撑架(3)底部安装有若干吸盘(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用新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1)、皿盖(2)、螺纹管(7)均由聚乙烯材料制造,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梦情马润孟文彦蒋庆玲李鑫阳王晗羽赵彦儒姬鹏达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