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拉整体结构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8619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户外支撑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张拉整体结构帐篷,包括帐篷上边框和帐篷下边框构成的帐篷主体结构,帐篷上边框和帐篷下边框均为正六边形边框,帐篷上边框与帐篷上边框相对应的相对角共同设有可拆卸的侧拉绳,帐篷上边框和帐篷下边框设有相对称的水平撑撑杆,帐篷上边框和帐篷下边框设有相互镜像的Y字形支撑杆,Y字形支撑杆的一端与水平支撑杆固定连接,Y字形支撑杆的自由端设有可拆卸的拉力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节省场地准备时间,便于携带和运输;结构稳健安全抗击抗震能力强,有效使用面积大,承重能力强,耗材少、体积小、搭建和揽收效率高,能在复杂地形中开设;具有良好的抵抗恶劣天气的性能,环境舒适等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张拉整体结构帐篷


[0001]本技术涉及户外支撑装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张拉整体结构帐篷。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老式帐篷搭建步骤复杂、不易携带与拆卸、搭建地形要求高、不能很好地抵抗突发情况影响。而张拉整体结构,可以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完成相应的技术指标和应用需求,应用于此种情况,从而提升装备的性能和操作效率。针对上述缺点,我们提出“是否可以设计出一款简易便捷而且实用性高的帐篷,从而使突发情况下以最短的时间拥有适宜的指挥场所以至更好的进入应急状态”[0003]针对张拉整体式结构,是指“张拉”(tensile)和“整体”(integrity)的缩合。这种结构的刚度由受拉和受压单元之间的平衡预应力提供,在施加预应力之前,结构几乎没有刚度,并且初始预应力的大小对结构的外形和结构的刚度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张拉整体结构固有的符合自然规律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材料和截面的特性,可以用尽量少的钢材建造超大跨度建筑。
[0004]通过日常观察、理论计算以及资料搜索,我们发现张拉整体的原理和空间结构可以进行较好的运用和结合,克服上述缺点,实现一种满足地形地质复杂、气候多变环境下帐篷的设计。
[0005]本技术以提高用户使用感(轻便、易于安装)和应急使用效果(可隐形、耐风雨)为目标,将张拉整体结构模型与帐篷搭建巧妙结合起来,考虑到对帐篷材料隐蔽、抗风、耐水、轻便等性能的要求,通过材质选择和结构设计,制作一种高效、便捷、隐蔽,构建出新式帐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在现代化科技战场,作战特点更趋于快速、高科技、便捷、灵活,这对于突发条件下指挥场所的搭建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张拉整体结构帐篷,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张拉整体的结构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临时指挥中心的搭建且具备相当的隐蔽性及坚固性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张拉整体结构帐篷,包括帐篷上边框和帐篷下边框构成的帐篷主体结构,所述帐篷上边框和帐篷下边框均为正六边形边框,所述帐篷上边框的相对角与帐篷上边框的相对角相对应的帐篷下边框的相对角共同设有可拆卸的侧拉绳,所述帐篷上边框和帐篷下边框设有相对称的水平撑杆,所述帐篷上边框和帐篷下边框设有相互镜像的Y字形支撑杆,所述Y字形支撑杆的一端与水平支撑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Y字形支撑杆的自由端共同设有可拆卸的拉力绳。
[0009]技术方案的原理:Y字形支撑杆分别与其对应的水平支撑杆和帐篷上边框/帐篷下边框固定连接,构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再通过拉力绳,使其实现拉力绳的张与拉的动态
平衡,共同构成帐篷内部支撑整体结构;帐篷上边框相对角与帐篷上边框相对角相对应的帐篷下边框的相对角构建一相互平行的可拆卸的支撑柱(侧拉绳),张拉整体结构在帐篷的中间部分的拉力绳用锁链连接,帐篷顶部和底部各点之间也采用锁链的方式进行连接,张拉整体本身结构的优势,使其棚顶可以悬挂重物,便于指挥员指挥,帐篷周围只需几根锁链就可完成帐篷的固定;并且当帐篷受到外部环境的不均匀的力时,剩余的锁链会阻碍力的作用,将风力等均匀的传向地面,并使帐篷恢复到稳定的状态,几何稳定性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结构抵抗非均布荷载作用的能力。
[0010]进一步,所述水平支撑杆设置在帐篷上边框和帐篷下边框的相对角处,所述水平支撑杆数为6根。
[0011]水平支撑杆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帐篷整体框架结构的固定性。
[0012]进一步,所述帐篷上边框的水平支撑杆的顶部设有垂直支撑杆,所述垂直支撑杆的侧壁对称设有靠近垂直支撑杆顶部的斜侧杆,所述斜侧杆的自由端与水平支撑杆相连接。
[0013]通过垂直支撑杆和斜侧杆的设置,使得帐篷上方有更大的空间,为指挥会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指挥环境。
[0014]进一步,所述垂直支撑杆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斜侧杆与水平支撑杆滑动连接。
[0015]通过为可伸缩结构的设置,使得帐篷的顶部类似于伞骨架的结构,便于收纳,架设帐篷易于快速开展,节约时间,适应突发情况。
[0016]进一步,所述帐篷上边框和帐篷下边框共同套设有防风带,所述帐篷下边框的顶部设有地毯。
[0017]防风带的设置,使得帐篷耐风雨,地毯的设置,则提供了帐篷内办公的舒适度。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突破常见的帐篷矩形的老式结构,采用更加稳固,使用空间更加大的六边形的结构,将帐篷改良,优化棚顶的设计,利用更多的可以利用的空间,不仅使得办公人数有所增加,还使得帐篷上方有更大的空间,为指挥会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指挥环境。
[0020]2、针对老式帐篷零部件多,不易替代,如若出现零部件丢失的情况,将影响整个帐篷的架设,严重影响作战指挥进程的问题,本技术将张拉整体的原理运用其中,进行优化,代替了原有的复杂的支杆式结构,大大的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不仅得帐篷的总质量大大减轻,还使得帐篷的搭设更加快捷方便,减少了搭设帐篷的时间,加快了应急处突的进程,为其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0021]3、本技术张拉整体本身结构的优势,使其棚顶可以悬挂重物,便于指挥员指挥,帐篷周围只需几根锁链就可完成帐篷的固定,并且当帐篷受到外部环境的不均匀的力时,剩余的锁链会阻碍力的作用,将风力等均匀的传向地面,并使帐篷恢复到稳定的状态,几何稳定性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结构抵抗非均布荷载作用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张拉整体结构帐篷的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种张拉整体结构帐篷的立体结构图;
[0024]附图中的对应标记的名称为:
[0025]1、帐篷上边框;2、垂直支撑杆;3、斜侧杆;4、拉力绳;5、Y字形支撑杆;6、帐篷下边框;7、侧拉绳;8、水平支撑杆;9、防风带;10、地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7]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张拉整体结构帐篷,包括帐篷上边框1和帐篷下边框6构成的帐篷主体结构,帐篷上边框1和帐篷下边框6均为正六边形边框,帐篷上边框1的相对角与帐篷上边框1的相对角相对应的帐篷下边框6的相对角共同设有可拆卸的侧拉绳7,侧拉绳7为6根;帐篷上边框1的相对角和帐篷下边框6的相对角分别设有相对称的水平撑撑杆,水平支撑杆8共有6根,帐篷上边框1的一角和帐篷上边框1的角中心镜像的帐篷下边框6的角均设有Y字形支撑杆5,两个Y字形支撑杆5呈中心镜像,Y字形支撑杆5的相对两端的一端与Y字形支撑杆5相对应的角相连接的水平支撑杆8固定连接,两个Y字形支撑杆5的自由端共同设有可拆卸的拉力绳4,拉力绳4与帐篷的中轴线相重叠,从而使得帐篷中部受力实现张与拉的动态平衡,而张拉整体结构的关键就在于此处受力平衡,Y字形支撑杆5与拉力绳4共同构成帐篷内部支撑整体的结构,侧拉绳7则起到固定作用,将帐篷上边框1与帐篷下边框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拉整体结构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帐篷上边框(1)和帐篷下边框(6)构成的帐篷主体结构,所述帐篷上边框(1)和帐篷下边框(6)均为正六边形边框,所述帐篷上边框(1)的相对角与帐篷上边框(1)的相对角相对应的帐篷下边框(6)的相对角共同设有可拆卸的侧拉绳(7),所述帐篷上边框(1)和帐篷下边框(6)设有相对称的水平撑撑杆,所述帐篷上边框(1)和帐篷下边框(6)设有相互镜像的Y字形支撑杆(5),所述Y字形支撑杆(5)的一端与水平支撑杆(8)固定连接,两个所述Y字形支撑杆(5)的自由端共同设有可拆卸的拉力绳(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拉整体结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杆(8)设置在帐篷上边框(1)和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录陈嘉懿姜宇范泓瑜张琳梁雪楠张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