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及电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541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及电气设备,包括基板、若干散热翅片和热管组件,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抵持区域和非抵持区域,所述抵持区域用于安装待散热件,所述若干散热翅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热管组件设置于所述抵持区域,所述热管组件的两端伸出抵持区域并且延伸至所述非抵持区域,所述热管组件用于供安装于所述抵持区域的待散热件抵持。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提升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满足大功率的电气设备的散热需求。率的电气设备的散热需求。率的电气设备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器及电气设备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散热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器及电气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气设备在工作时,电气设备的功率件会产生大量热量,通过散热器与功率件接触进行热交换,以将热量传递到散热器,再通过散热器与外界气流进行热交换而散发热量。
[0003]然而,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散热器包括基板和若干散热翅片,若干散热翅片间隔设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基板的第二表面与功率件抵持,功率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与第二表面的抵持区域,热量再从抵持区域传到第二表面非抵持区域,但是随着电气设备的功率加大,功率件在工作时产生热量随之上升,基板自身的散热能力效率慢,导致热量集中在抵持区域,无法及时散发,无法满足大功率电气设备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器及电气设备,散热效率快,能够及时将热量从基板抵持区域散发到基板的非抵持区域,满足大功率的电气设备的散热需求。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基板、若干散热翅片和热管组件,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抵持区域和非抵持区域,所述抵持区域用于安装待散热件,所述若干散热翅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热管组件设置于所述抵持区域,所述热管组件的两端伸出所述抵持区域并且延伸至所述非抵持区域,所述热管组件用于供安装于所述抵持区域的待散热件抵持。
[0006]可选的,所述抵持区域包括第一受热区域和第二受热区域;
[0007]所述热管组件包括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所述第一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受热区域,所述第一热管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一受热区域并且延伸至所述非抵持区域,所述第二热管设置于第二受热区域,所述第二热管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受热区域并且延伸至所述非抵持区域。
[0008]可选的,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热管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热管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均与所述第二表面平齐。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热管设置有第一平直部和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是所述第一平直部的一端弯折得到的,所述第二热管设置有第二平直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是所述第二平直部的一端弯折得到的。
[0010]可选的,所述热管组件还包括第三热管,所述第三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受热区域,所述第二热管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受热区域并且延伸至所述非抵持区域。
[0011]可选的,所述热管组件还包括第四热管,所述第三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受热区域,所述第二热管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受热区域并且延伸至所述非抵持区域。
[0012]位于所述第一受热区域的第一热管的数量大于位于所述第二受热区域的第二热管、所述第三热管和所述第四热管的数量之和。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受热区域和所述第一热管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两个所述第一热管呈对称设置于一所述第一受热区域,两个所述第一热管的两端均伸出一所述第一受热区域并且延伸至所述非抵持区域。
[0014]可选的,所述第二受热区域、所述第二热管、所述第三热管和所述第四热管的数量均为多个,两个所述第二热管、两个所述第三热管和一所述第四热管设置于一所述第二受热区域,两个所述第二热管、两个所述第三热管和一所述第四热管设置于一所述第二受热区域,两个所述第二热管、两个所述第三热管和一所述第四热管的两端均伸出一所述第二受热区域并且延伸至所述非抵持区域,位于一所述第二受热区域的两个所述第二热管和两个所述第三热管分别呈镜像对称设置,位于一所述第二受热区域的一所述第四热管设置于位于一所述第二受热区域的两个所述第三热管之间。
[0015]可选的,所述散热翅片的厚度为0.5

2毫米,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的中心间距为2

4.5毫米。
[00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气设备,包括电气设备本体和上述的散热器,所述电气设备本体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基板的第二表面,并且所述电气设备本体的功率件抵持于所述散热器的基板的第二表面的抵持区域。
[0017]本技术实施例中,散热器包括基板、若干散热翅片和热管组件,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抵持区域和非抵持区域,所述抵持区域用于安装待散热件,所述若干散热翅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热管组件设置于所述抵持区域,所述热管组件的两端伸出所述抵持区域并且延伸至所述非抵持区域,所述热管组件用于供安装于所述抵持区域的待散热件抵持。通过热管组件能够及时将待散热件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抵持区域散发到非抵持区域,再通过基板和若干散热翅片与气流热交换散发热量,避免热量集中在抵持区域,提升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满足大功率的电气设备的散热需求。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主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左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散热管组件的第一散热管的主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散热管组件的第二散热管的主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散热管组件的第三散热管的主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0、散热器;1、基板;11、抵持区域;111、第一受热区域;112、第二受热区域;12、非抵持区域;13、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第三凹槽;16、第四凹槽;17、环形槽;2、散热翅片;3、热管组件;31、第一热管;311、第一平直部;312、第一弯折部;32、第二热管;321、第二平直部;322、第二弯折部;33、第三热管;331、第三平直部;332、第三弯折部;34、第四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锁紧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抵持区域和非抵持区域,所述抵持区域用于安装待散热件;若干散热翅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热管组件,设置于所述抵持区域,所述热管组件的两端伸出所述抵持区域并且延伸至所述非抵持区域,所述热管组件用于供安装于所述抵持区域的待散热件抵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区域包括第一受热区域和第二受热区域;所述热管组件包括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所述第一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受热区域,所述第一热管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一受热区域并且延伸至所述非抵持区域,所述第二热管设置于第二受热区域,所述第二热管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受热区域并且延伸至所述非抵持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热管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热管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均与所述第二表面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设置有第一平直部和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是所述第一平直部的一端弯折得到的,所述第二热管设置有第二平直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是所述第二平直部的一端弯折得到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组件还包括第三热管,所述第三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受热区域,所述第二热管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受热区域并且延伸至所述非抵持区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组件还包括第四热管,所述第三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受热区域,所述第二热管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东旭陈凯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