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气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38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路气路机构,包括气源发生器、单向阀接头、泄气阀、泄压阀、六通接头、传感器、第一气路结构和第二气路结构,所述气源发生器通过单向阀接头与六通接头连接,所述六通接头上安装有泄气阀、泄压阀和传感器,所述六通接头上还安装有第一气路结构和第二气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一个传统意义的泄气阀和一个单独连接至传感器的物理泄压阀,具备更高的安全性能,确保更好的过压保护性能;压力传感器通过独立的管路连接至流通接头,实时监测准确高效;外部管路接头均为快速接头设计,可快速插拔,更换应用部分便捷快速,气密性佳,具备双路气路,交替运行,配合不同的应用部分的气囊袋和治疗模式的设定。应用部分的气囊袋和治疗模式的设定。应用部分的气囊袋和治疗模式的设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路气路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深静脉血栓治疗相关
,具体是一种双路气路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沉默性,预防一直是避免这种疾病的常规临床方法。更具体地说,预防方案通常用于任何高危患者,特别是外科患者。传统的预防疗法包括化学预防(抗凝剂药物)或机械(通过压缩腿部来增强静脉回流的压力袜等)。
[0003]随着常规预防方案延长到急性护理时间(关节置换术患者10

30天)之后,患者因预防失败而出院,因急性护理时间以外继续使用抗凝药物而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或同时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0004]现有申请号为CN202220015488.5一种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便携按摩装置,其通过气囊进行预防,但是现有的装置供气方式为直接供气,单一供气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路气路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路气路机构,包括气源发生器、单向阀接头、泄气阀、泄压阀、六通接头、传感器、第一气路结构和第二气路结构,所述气源发生器通过单向阀接头与六通接头连接,所述六通接头上安装有泄气阀、泄压阀和传感器,所述六通接头上还安装有第一气路结构和第二气路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气路结构和第二气路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气路结构和第二气路结构均由气囊组件、三通接头、六通接头座和阀门组件组成,所述气囊组件通过管路与三通接头连接,所述三通接头与六通接头座连接,所述六通接头座与阀门组件连接,所述阀门组件与六通接头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气囊组件采用三腔气囊,所述阀门组件由阀门一、阀门二和阀门三组成。
[0009]优选的,所述泄压阀采用物理泄压阀。
[0010]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一个传统意义的泄气阀和一个单独连接至传感器的物理泄压阀,具备更高的安全性能,确保更好的过压保护性能;压力传感器通过独立的管路连接至流通接头,实时监测准确高效;外部管路接头均为快速接头设计,可快速插拔,更换应用部分便捷快速,气密性佳,具备双路气路,交替运行,配合不同的应用部分的气囊袋和治疗模式的设定,实现对大腿、小腿、足部的不同治疗需求;可以提供达到6路气路的输出和管理,满足每个应用部分3腔的输出需求。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充气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正常状态阀泄气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单一故障状态下物理泄气阀泄气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气源发生器;2、单向阀接头;3、泄气阀;4、泄压阀;5、六通接头;6、传感器;7、第一气路结构;8、第二气路结构;71、气囊组件;72、三通接头;73、六通接头座;74、阀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双路气路机构,包括气源发生器1、单向阀接头2、泄气阀3、泄压阀4、六通接头5、传感器6、第一气路结构7和第二气路结构8,所述气源发生器1通过单向阀接头2与六通接头5连接,所述六通接头5上安装有泄气阀3、泄压阀4和传感器6,所述六通接头5上还安装有第一气路结构7和第二气路结构8;所述第一气路结构7和第二气路结构8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气路结构7和第二气路结构8均由气囊组件71、三通接头72、六通接头座73和阀门组件74组成,所述气囊组件71通过管路与三通接头72连接,所述三通接头72与六通接头座73连接,所述六通接头座73与阀门组件74连接,所述阀门组件74与六通接头5连接;所述气囊组件71采用三腔气囊,所述阀门组件74由阀门一、阀门二和阀门三组成;所述泄压阀4采用物理泄压阀;所述传感器6为压力传感器;具有一个传统意义的泄气阀和一个单独连接至传感器的物理泄压阀,具备更高的安全性能,确保更好的过压保护性能;压力传感器通过独立的管路连接至流通接头,实时监测准确高效;外部管路接头均为快速接头设计,可快速插拔,更换应用部分便捷快速,气密性佳,具备双路气路,交替运行,配合不同的应用部分的气囊袋和治疗模式的设定,实现对大腿、小腿、足部的不同治疗需求;可以提供达到6路气路的输出和管理,满足每个应用部分3腔的输出需求;
[0020]开启气源发生器和阀门一对应管路进行充气自检,在规定时间内(2S)压力在20mmHg~100mmHg之间,阀门一气路正常,否则阀门一管路异常,关闭气源发生器开启泄气阀进行放气处理;关闭阀门一和泄气阀,开启气源发生器和阀门二,对应管路进行充气,在规定时间内(2S)压力在20mmHg~100mmHg之间,阀门二气路正常,否则阀门二管路异常,关闭气源发生器开启泄气阀进行放气处理;关闭阀门二和泄气阀,开启气源发生器和阀门三,对阀门三管路进行充气,在规定时间内(2S)压力在20mmHg~100mmHg之间,阀门三气路正常,否则阀门三管路异常,关闭气源发生器开启泄气阀进行放气处理;以上步骤在20S内完
成,关闭上述所以阀门和气源发生器。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第一气路结构时:开启气源发生器和阀门一对应管路进行充气自检,在规定时间内(2S)压力在20mmHg~100mmHg之间,阀门一气路正常,否则阀门一管路异常,关闭气源发生器开启泄气阀进行放气处理;关闭阀门一和泄气阀,开启气源发生器和阀门二,对应管路进行充气,在规定时间内(2S)压力在20mmHg~100mmHg之间,阀门二气路正常,否则阀门二管路异常,关闭气源发生器开启泄气阀进行放气处理;关闭阀门二和泄气阀,开启气源发生器和阀门三,对阀门三管路进行充气,在规定时间内(2S)压力在20mmHg~100mmHg之间,阀门三气路正常,否则阀门三管路异常,关闭气源发生器开启泄气阀进行放气处理;以上步骤在20S内完成,关闭上述所以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路气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发生器(1)、单向阀接头(2)、泄气阀(3)、泄压阀(4)、六通接头(5)、传感器(6)、第一气路结构(7)和第二气路结构(8),所述气源发生器(1)通过单向阀接头(2)与六通接头(5)连接,所述六通接头(5)上安装有泄气阀(3)、泄压阀(4)和传感器(6),所述六通接头(5)上还安装有第一气路结构(7)和第二气路结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气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路结构(7)和第二气路结构(8)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气路结构(7)和第二气路结构(8)均由气囊组件(71)、三通接头(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霁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敏华医疗器材配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