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流程组合工艺处理低温低浊原水的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831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给水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流程组合工艺处理低温低浊原水的试验系统,包括进水箱、预臭氧接触池、混合絮凝沉淀池、第一砂滤池、臭氧接触池、碳滤池、第二砂滤池和清水池,所述进水箱可存放原水;其中所述进水箱与所述预臭氧接触池连通,所述预臭氧接触池与所述混合絮凝沉淀池连通,所述混合絮凝沉淀池与所述第一砂滤池连通,所述第一砂滤池与所述臭氧接触池和所述清水池连通,所述臭氧接触池与所述碳滤池连通,所述碳滤池与所述第二砂滤池和所述清水池连通,所述第二砂滤池与所述清水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用于处理低温低浊水及微污染水,可以得出最佳的工艺组合模式为设计、生产提供依据;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适于推广。适于推广。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流程组合工艺处理低温低浊原水的试验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给水工程
,尤其是一种全流程组合工艺处理低温低浊原水的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通常将温度为4℃左右,浊度在20mg/L左右的水体称为低温低浊水,受到有机物污染,部分指标不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28-2002)Ⅲ类标准的水体称为微污染原水。
[0003]在低温环境下,原水的水温、PH值、胶体特征等水质特点发生改变,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此,低温低浊水的处理工艺研究成为水处理行业的一个热点话题。目前国内存在如下三类处理工艺来应对低温低浊水及微污染水质不达标的问题。
[0004](1)改变水质特性
[0005]将原水水温适当提高或者采用泥渣回流法提高原水浊度,使混凝剂的水解速率得到加强,该方法为处理低温低浊水最直接的方式。但是,由于能耗较高,当前多数水厂已较少采用此种方法。
[0006](2)优化选择混凝剂与助凝剂
[0007]传统混凝剂如硫酸铝以及聚合氯化铝常作为低温低浊水处理的混凝剂,而在低温条件下,铝盐得不到充分水解从而混凝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学者提出了采用非传统混凝剂如聚硫氯化铝、聚硅酸硫酸铝等混凝剂可以实现良好效果;此外,除采用单一混凝剂来进行低温低浊水处理外,不同混凝剂的组合如PAC与PAM联合投加的方式也可以改善低温下处理效果。
[0008](3)水处理工艺改造
[0009]近年来,针对低温低浊微污染水水质达标问题,多个自来水厂对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改造的“原水

管式静态混合器

自主研发设备

筛板絮凝池

水平管沉淀池

滤池”、“微絮凝方法”、“平流+斜管组合沉淀工艺”、“混凝

超滤法”“臭氧

活性炭”“预臭氧

BAC”等方法,都有效地改善了低温低浊原水的处理效果。
[0010]上述三种处理工艺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各有不同,因此常常会需要将这些处理工艺的两两组合甚至是三者组合来共同对低温低浊水来进行组合处理。然而,在应用时需要对每种处理工艺的工艺参数尤其是组合后的各工艺参数进行设计,从而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提高经济性和实用性。
[0011]但是,目前并没有相关的手段来协调这些处理工艺,使设计人员仅能凭借工作经验初步判断处理效果并在已投入生产应用之后再根据处理效果反向逐步调整工艺参数,使得处理工艺在初期设计时缺乏依据和针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流程组合工艺处理
低温低浊原水的试验系统,通过对处理设备进行有效组合,得出不同工艺流程组合下对不同原水的处理效果,从而确定最佳工艺流程组合。
[0013]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0014]一种全流程组合工艺处理低温低浊原水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箱、预臭氧接触池、混合絮凝沉淀池、第一砂滤池、臭氧接触池、碳滤池、第二砂滤池和清水池,所述进水箱可存放原水;
[0015]其中所述进水箱与所述预臭氧接触池连通,所述预臭氧接触池与所述混合絮凝沉淀池连通,所述混合絮凝沉淀池与所述第一砂滤池连通,所述第一砂滤池与所述臭氧接触池和所述清水池连通,所述臭氧接触池与所述碳滤池连通,所述碳滤池与所述第二砂滤池和所述清水池连通,所述第二砂滤池与所述清水池连通。
[0016]所述进水箱与所述预臭氧接触池之间设置有进水泵,所述进水泵用于将所述进水箱内存放的原水泵送至所述预臭氧接触池。
[0017]所述预臭氧接触池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区和预臭氧接触区,其中所述进水区与所述进水箱连通,所述预臭氧接触区设置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所述预臭氧接触区与所述混合絮凝沉淀池连通。
[0018]所述混合絮凝沉淀池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合区、网格絮凝区、斜管沉淀区和絮凝沉淀池出水区,其中所述混合区与所述预臭氧接触池连通,所述混合区内设置有加药泵,所述加药泵连接有加药箱,所述网格絮凝区内设置有栅条,所述斜管沉淀区内设置有斜管,所述絮凝沉淀池出水区与第一砂滤池连通。
[0019]所述第一砂滤池和所述第二砂滤池内分别设置有石英砂滤料。
[0020]所述臭氧接触池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区和臭氧接触区,其中所述进水区与所述第一砂滤池连通,所述臭氧接触区设置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接触区与所述碳滤池连通。
[0021]所述碳滤池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区和过滤区,其中所述进水区与所述臭氧接触池连通,所述过滤区内设置有活性炭滤料,所述过滤区与所述第二砂滤池连通。
[0022]本技术的优点是:用于处理低温低浊水及微污染水,可以得出最佳的工艺组合模式为设计、生产提供依据;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0025]如图1所示,图中标记1

42分别表示为:进水箱1、进水泵2、预臭氧接触池3、预臭氧进水区4、预臭氧接触区5、曝气头6、臭氧发生器7、连接管8、混合絮凝沉淀池9、混合区10、配水渠11、网格絮凝区12、斜管沉淀区13、斜管14、加药箱15、加药泵16、混合絮凝沉淀池出水区17、连接管18、第一砂滤池19、进水区20、池过滤区21、石英砂滤料22、第一超越管23、臭氧接触池24、臭氧发生器25、曝气头26、进水区27、臭氧接触区28、连接管29、碳滤池30、连接管
31、碳滤池进水区32、碳滤池过滤区33、活性炭滤料34、连接管35、第二砂滤池36、进水区37、过滤区38、英砂滤料39、第二超越管40、连接管41、清水池42。
[0026]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全流程组合工艺处理低温低浊原水的试验系统用于对低温低浊原水进行处理并确定最佳工艺流程组合。
[0027]结合图1所示,通过对原水的流动路径对本实施例中的试验系统组成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0028]原水通过进水泵2从进水箱1进入预臭氧接触池3中的进水区4,再进入预臭氧接触区5,由臭氧发生器7通过曝气头6实现原水的预臭氧接触,利用臭氧的氧化作用减少水的色度、臭味并改善絮凝条件,帮助提升后续絮凝效果。如果无需对原水进行预臭氧氧化,可关闭臭氧发生器7,此时原水仅仅是从预臭氧接触池3中流过,其依旧保留有初始性质。
[0029]经过连接管8,水从预臭氧接触池3中进入混合絮凝沉淀池9,并将加药箱15中的絮凝剂和助凝剂通过加药泵16投加入混合区10充分混合。与药剂充分混合后的水经配水渠11进入网格絮凝区12,通过网格絮凝区12内的栅条阻力改变水流运动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流程组合工艺处理低温低浊原水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箱、预臭氧接触池、混合絮凝沉淀池、第一砂滤池、臭氧接触池、碳滤池、第二砂滤池和清水池,所述进水箱可存放原水;其中所述进水箱与所述预臭氧接触池连通,所述预臭氧接触池与所述混合絮凝沉淀池连通,所述混合絮凝沉淀池与所述第一砂滤池连通,所述第一砂滤池与所述臭氧接触池和所述清水池连通,所述臭氧接触池与所述碳滤池连通,所述碳滤池与所述第二砂滤池和所述清水池连通,所述第二砂滤池与所述清水池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流程组合工艺处理低温低浊原水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箱与所述预臭氧接触池之间设置有进水泵,所述进水泵用于将所述进水箱内存放的原水泵送至所述预臭氧接触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流程组合工艺处理低温低浊原水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臭氧接触池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区和预臭氧接触区,其中所述进水区与所述进水箱连通,所述预臭氧接触区设置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所述预臭氧接触区与所述混合絮凝沉淀池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靖航周乃成彭松钱思蓉彭广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