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超声探头保护套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90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超声探头保护套固定结构,属于医疗机械领域,是将保护套下端不断向外卷形成有一定厚度的卷边,并将该保护套套在固定环外,则卷边位于底座上且限位在隔离环与固定环之间,该结构既用于保护探头保护套不受外界污染,又方便探头保护套的拿取和套装,有利于解决目前腔内超声检查中无法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问题。效避免交叉感染的问题。效避免交叉感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超声探头保护套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机械的
,具体是一种手持式超声探头保护套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医学超声探头置入人体某些腔内进行检查,如常见的经阴道超声检查、经直肠超声检查等,在腔内超声检查中,对超声探头一般采用的是水洗—酶解液—消毒剂—二次水洗的消毒方式,不仅消毒过程繁琐,费时费力,而且每次采用消毒剂消毒,会加速超声探头的损耗。尤其现有上述消毒方式仍未能有效保护探头不被污染,无法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4965865U,专利名称为:探头保护套手持环及一次性探头保护套组件,包括筒体和端盖,探头保护套套设在筒体外部;筒体的首端边缘沿筒体的径向向外弯折形成翻边,筒体首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探头保护套的筋圈的筋圈固定件;端盖套设于筒体外,且筒形端盖的首端与翻边对接,筒体的外壁、筒形端盖的内壁以及翻边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探头保护套的环形空腔。实现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但其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筒体结构过大,从而导致整个手持环结构结构过大,实际操作难度增加,手持出现晃动的时候会不自觉的碰触到探头保护套上。
[0005](2)超声保护套的处段必须固定在筋圈固定件,导致超声保护套方向唯一,且不存在绕轴线转动的情况,则不仅生产难度大,而其诶超声保护套必须是采用匹配的,灵活性差。
[0006](3)筒体和端盖侧壁均为设置缺口,则在检查结束后,需要沿着超声探头长度方向反向上移,这个过程中很难避免不碰触到超声探头。
>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超声探头保护套固定结构,通过设计的固定结构协助保护套下拉时逐渐展开。结构不仅小巧,而且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缩短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提高医生检查效率。
[0008]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手持式超声探头保护套固定结构,包括
[0010]底座,为侧壁带缺口的环形结构,环形结构内侧边缘向上弯折形成固定环,保护套套在固定环上,
[0011]上盖,盖合于底座上,且同为侧壁带缺口的环形结构,环形结构内侧边缘向下弯折形成限位环,配合固定环剥离和展开保护套。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底座上沿着固定环外侧设置有隔离环,保护套套设在固定环上且其底部卷边位于隔离环与固定环之间,则保护套在限位环外壁与固定环外壁之间的间隙内被展开。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地,隔离环上位于缺口处的两端向底座外壁弯折形成
封闭板,封闭板配合底座和上盖形成密封的空心环形结构。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地,在空心环形结构内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柱和固定座,当上盖盖合在底座上时连接柱位于固定座的连接孔内。
[0015]而为了将上盖准确固定在底座上,则在空心环形结构内还设置有相互配合止口和止槽,其中,止口位于底座上且其形成与底座外轮廓相同的带有缺口的环形结构,当上盖盖合在底座上时止口卡于止槽内。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新型中将保护套下端不断向外卷形成有一定厚度的卷边,并将该保护套套在固定环外,则卷边位于底座上且限位在隔离环与固定环之间,该结构适用于常规超声保护套的固定,加工简单。且既用于保护探头保护套不受外界污染,又方便探头保护套的拿取和套装,有利于解决目前腔内超声检查中无法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问题。而且结构更加小巧便捷。
[0018]2)拿取时,只需要手持着上盖外壁,将超声探头顺着底座上的开口向保护套打开的方向移动,而在超声探头上移过程中,利用限位环阻挡保护套在未完全展开前脱离固定柱,同时配合固定环剥离和展开保护套,而在保护套被打开和剥离过程中没有直接接触保护套,做到了无菌操作。保护套组件整体均为一次性结构,做到“一人一用一隔离”,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实用性强。
[0019]3)底座和上盖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缺口,当超声检查完成后需要去掉一次性保护套时,手持着上盖,在将固定结构向上移动的同时向远离超声探头的方向拽,则一次性保护套被挤至缺口处且从内向外翻套,顺利将一次性保护套从超声探头上取下,又不会碰触到超声探头,同时将一次性保护套接触患者的一面反向包裹在其内部,从而避免交叉感染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1]图1为本实施例中保护套固定结构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实施例中底座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施例中上盖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施例中上盖翻开后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实施例中保护套组件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实施例中保护套组件的剖视图。
[0027]其中,1、底座;101、固定环;102、隔离环;103、固定座;104、止口;105、封闭板;2、上盖;201、限位环;203、连接柱;204、止槽;3、保护套;301、卷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9]实施例
[00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超声探头保护套固定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盖2和底座1,如图2所示,底座1的内侧边缘向上弯折形成固定环101,并在固定环101的外侧设置有一圈隔离环102,而保护套3杯收纳在隔离环102与固定环101之间,且保护套3顶部是套在固定环101外侧,其底部为由内向外重复卷形成的卷边301,而卷边301位于隔离环102与固定环101之间,从而限定了保护套3水平方向不会随意移动。
[0031]其中,上盖2和底座1均为侧壁带有缺口的环形结构,如图1所示,当超声检查完成后需要去掉一次性保护套时,手持着上盖,在将固定结构向上移动的同时向远离超声探头的方向拽,则一次性保护套被挤至缺口处且从内向外翻套,顺利将一次性保护套从超声探头上取下,又不会碰触到超声探头,同时将一次性保护套接触患者的一面反向包裹在其内部,从而避免交叉感染的情况。
[0032]如图3

4所示,上盖2为一带缺口的倒L型环形结构,其两个对称侧壁上设置有弧面握持部,其弧面握持部上设置有竖向的手持防滑纹,通过增大摩擦力,手持更加稳固,避免滑落碰触保护套3,达到无菌操作,同时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超声探头保护套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为侧壁带缺口的环形结构,环形结构内侧边缘向上弯折形成固定环,保护套套在固定环上,上盖,盖合于底座上,且同为侧壁带缺口的环形结构,环形结构内侧边缘向下弯折形成限位环,配合固定环剥离和展开保护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超声探头保护套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底座上沿着固定环外侧设置有隔离环,保护套套设在固定环上且其底部卷边位于隔离环与固定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超声探头保护套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护套在限位环外壁与固定环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波龚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