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气切窦道临时保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744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调节气切窦道临时保留装置,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外管和插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插管外表面,所述外管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管路固定器,所述外管外表面后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外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堵管塞,所述堵管塞插设在插管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可调节气切窦道临时保留装置,可在最接近生理生态下评估气道保护能力及气道通畅性,内管通过扇形盘片对插管进行固定,克服现有插管使用套囊固定从而引起的弊病,同时可以个体化根据窦道长度调节固定器位置,紧密固定,降低脱管发生率。降低脱管发生率。降低脱管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气切窦道临时保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
,特别涉及可调节气切窦道临时保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神经重症患者气管切开的比例逐年升高,在患者病情平稳后,精准评估拔除气管切开插管是康复科的重要康复目的之一。传统的评估方法即连续堵管试验,是指连续封堵气切套管超过48小时或72小时后,若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新发感染、气道梗阻、排痰困难等表现,即可拔除气管切开插管。
[0003]气管切开插管的固定,一般都是通过向插管套囊内充气膨胀固定插管,但是使用套囊固定插管存在弊病,套囊膨胀占据患者气管内空间,一方面人为增加气道阻力及患者呼吸做功,使很多原本可拔管的患者被排除在外,另一方面影响咳嗽峰流速及排痰能力,易造成排痰不畅,反复肺部感染;同时气切窦道保留装置因陡直且较短,如何兼顾安全的固定防脱出且拔除时不对窦道及气道壁造成严重损伤是关键问题,所以我们提供一种可调节气切窦道临时保留装置,希冀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调节气切窦道临时保留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可调节气切窦道临时保留装置,包括外管和插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插管外表面,所述外管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管路固定器,所述外管外表面后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外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堵管塞,所述堵管塞插设在插管后端。
[0007]优选的,所述插管外表面前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扇形盘片,所述扇形盘片与插管连接处开设有若干收缩孔。
[0008]优选的,所述外管外表面中部开设有外螺纹圈。
[0009]优选的,所述管路固定器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中部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外螺纹圈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片外表面两端均开设有通孔。
[0010]优选的,所述插管和扇形盘片均为柔软硅胶材料制成。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公开了可调节气切窦道临时保留装置,通过设置在插管末端的扇形盘片对插管进行固定,防止插管脱落,从而克服现有插管使用套囊固定从而引起的弊病,同时根据患者窦道长度旋转固定片至紧密贴合皮肤,固定片两端通过通孔连接固定带,将固定带绕颈一周固定,从而实现整个装置的固定,当需要进行拔除时,通过将插管收纳进外管
内,在拔除时,插管不会对窦道及气道壁造成严重损伤,本装置可在最接近生理生态下评估气道保护能力及气道通畅性,通过扇形盘片对插管进行固定,方法安全便捷,可以个体化根据窦道长度调节管路固定器位置,紧密固定,降低脱管发生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插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管路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外管;2、插管;3、管路固定器;4、堵管塞;5、连接绳;101、外螺纹圈;21、扇形盘片;31、固定片;32、调节孔;3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

4所示,可调节气切窦道临时保留装置,包括外管1和插管2,所述外管1套设在插管2外表面,所述外管1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管路固定器3,所述外管1外表面后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绳5,所述连接绳5远离外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堵管塞4,所述堵管塞4插设在插管2后端。
[0020]所述插管2外表面前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扇形盘片21,所述扇形盘片21与插管2连接处开设有若干收缩孔,所述插管2和扇形盘片21均为柔软硅胶材料制成。
[0021]插管2使用较柔软硅胶软管,后端可见盘状边缘(扇形盘片21),此材质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及柔韧度,可通过挤压变形穿过外管1到达末端,于末端重新释放变为扇盘形,形成窦道气道端内固定,略施向外施加力量拉动插管2,感觉到明显阻力时代表内固定完成,无需使用。
[0022]所述外管1外表面中部开设有外螺纹圈101,所述管路固定器3包括固定片31,所述固定片31中部开设有调节孔32,所述调节孔32与外螺纹圈101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片31外表面两端均开设有通孔33。
[0023]待插管2固定完成后,根据患者窦道长度旋转固定片31至紧密贴合皮肤,固定片31两端通过通孔33连接固定带,绕颈一周,固定于颈部。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25]1、拔除气切套管后,使用棉签轻柔穿过窦道,触及气道后壁时停止,在窦道口处标记,取出棉签测量标记处至棉签头端的长度,在此数值基础上减1cm,作为初步确定窦道长度。将管路固定器3旋转至此时确定的窦道长度,将插管2插入外管1内,插管2盘状末端(扇形盘片21)推至外管1边缘(不超过外管,且盘状边缘仍位于外管1内部),将其插入气切窦道。插入后,继续向内推动插管2,阻力消失时代表插管2末端重新释放为盘型,此时向外略施加拉力,若感觉到阻力,代表插管2固定完成。
[0026]2.旋转管路固定器3紧贴颈部皮肤,可在管路固定器3及皮肤之间放置纱布防止压迫性损伤,然后将固定带穿过管路固定器3两端通孔33,将固定带绕颈一周固定。
[0027]3.使用堵管塞4封堵插管2,如需进行吸痰操作,可将堵管塞4打开进行操作。
[0028]4.需拔除此装置时,可将管路固定器3先向外旋转0.5cm,后将外管1向内推0.5cm,待插管2盘状末端(扇形盘片21)收入外管1后,再整体拔除装置,不会对患者的窦道及气道壁造成严重损伤。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气切窦道临时保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和插管(2),所述外管(1)套设在插管(2)外表面,所述外管(1)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管路固定器(3),所述外管(1)外表面后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绳(5),所述连接绳(5)远离外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堵管塞(4),所述堵管塞(4)插设在插管(2)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气切窦道临时保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2)外表面前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扇形盘片(21),所述扇形盘片(21)与插管(2)连接处开设有若干收缩孔。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璐王泳李海东刘月伟张继敏李征刘素娟吴长伟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