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气道切换气溶胶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7327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气道切换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部的气道切换组件、导磁器、控制电路板、第一气道以及第二气道;导磁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分别吸附气道切换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气道切换组件设置于导磁器中远离第一气道以及第二气道的一侧;控制电路板与导磁器电连接;当导磁器的第一端吸附气道切换组件时,气道切换组件的第一端盖合第一气道的进气端;当导磁器的第二端吸附气道切换组件时,气道切换组件的第二端盖合第二气道的进气端。实现了气道的单一开启,避免两条气道中不同类型的气溶胶发生混合,增强单侧气道的降温效果以及流动稀释效果,提高产生气溶胶的整体质量。生气溶胶的整体质量。生气溶胶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气道切换气溶胶发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双气道切换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双气道气溶胶发生装置是一种具备两条气道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中两条气道分别对应不同的气溶胶基质储存仓,且每一种气溶胶基质都具备对应的发热体,以对气溶胶基质进行加热雾化,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气溶胶。用户在使用双气道气溶胶发生装置时,内部芯片控制双气道中的两个发热体交替开关,以交替生成不同类型的气溶胶,供用户抽吸使用。然而,由于双气道气溶胶发生装置中的两条气道一般使用相同的进气口,因此两条气道实质上是连通的,空气可同时进入两条气道,同时对两条气道的气溶胶进行推动扩散。用户在抽吸使用时,发热体关闭的气道残留的气溶胶容易与发热体开启的气道新产生的气溶胶同时到达抽吸口,即两种类型的气溶胶容易发生混合,导致所需的气溶胶纯度不高。同时,由于气流同时通往两条气道,其产生的降温效果以及带动气溶胶进行流动稀释的效果不好,进而导致用户抽吸时获取的气溶胶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气道切换气溶胶发生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方法中用户对双气道气溶胶发生装置进行抽吸使用时,两条气道的气溶胶容易发生混合,以及由于抽吸时空气同时流经两条气道,降温效果和流动稀释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气道切换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气道切换组件、导磁器、控制电路板、第一气道以及第二气道;所述导磁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分别吸附所述气道切换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气道切换组件设置于所述导磁器中远离所述第一气道以及所述第二气道的一侧;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导磁器电连接;当所述导磁器的第一端吸附所述气道切换组件时,所述气道切换组件的第一端盖合所述第一气道的进气端;当所述导磁器的第二端吸附所述气道切换组件时,所述气道切换组件的第二端盖合所述第二气道的进气端。
[0005]进一步地,所述导磁器包括设置于第一端的第一线圈以及设置于第二端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可分别通电;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用于使所述导磁器的两端分别呈现磁性。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流方向可改变;所述气道切换组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气道切换组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朝向所述导磁器一侧的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二磁体朝向所述导磁器一侧的第二磁极为相反磁极。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气道切换组件包括磁吸臂以及旋转轴;所述磁吸臂包括第一磁吸
臂以及第二磁吸臂;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第一磁吸臂以及所述第二磁吸臂的第一端,并连接至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第一磁吸臂以及所述第二磁吸臂可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第一磁吸臂的第二端可盖合所述第一气道的进气端;所述第二磁吸臂的第二端可盖合所述第二气道的进气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气道切换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抵接至所述第一磁吸臂中远离所述导磁器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抵接至所述第二磁吸臂中远离所述导磁器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绕接至所述旋转轴;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对所述第一磁吸臂以及所述第二磁吸臂进行复位。
[0009]进一步地,所述磁吸臂包括靠近第一端的转轴部、延伸部以及靠近第二端的盖合部;所述转轴部活动连接至所述旋转轴;所述盖合部通过所述延伸部连接至所述转轴部;所述盖合部靠近所述第一气道以及所述第二气道的一侧可盖合至所述第一气道的进气端或者所述第二气道的进气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盖合部与所述延伸部呈现第一夹角。
[0011]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气溶胶基质仓;所述第一气道中设置有第一发热体;所述第二气道中设置有第二发热体;所述第一发热体以及所述第二发热体均与所述气溶胶基质仓相连通;所述第一发热体以及所述第二发热体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发热体以及所述第二发热体用于加热气溶胶基质以产生气溶胶。
[0012]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封油硅胶;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封油硅胶中远离所述第一发热体以及所述第二发热体的一侧。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设置有进气口以及抽吸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气道的进气端以及所述第二气道的进气端均相连通;所述抽吸口与所述第一气道的出气端以及所述第二气道的出气端均相连通。
[0014]基于上述结构以及连接关系,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气道切换气溶胶发生装置能够使得气道被单一开启,避免了两条气道中不同类型的气溶胶发生混合,增强了单侧气道的降温效果以及流动稀释效果,提高了产生气溶胶的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发生装置拆解后的示意性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俯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中第二气道关闭时的A

A剖面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A

A剖面示意图中画圈处A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中气道切换组件拆解后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中磁性臂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2]其中,附图标记具体为:
[0023]10、气溶胶发生装置;11、外壳;111、进气口;112、抽吸口;12、气道切换组件;121、第一磁体;122、第二磁体;123、磁吸臂;1231、第一磁吸臂;1232、第二磁吸臂;1233、转轴部;1234、延伸部;1235、盖合部;124、旋转轴;125、复位弹簧;13、导磁器;131、第一线圈;132、第二线圈;14、第一气道;141、第一发热体;15、第二气道;151、第二发热体;16、控制电路板;17、封油硅胶;18、气溶胶基质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气道切换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气道切换组件、导磁器、控制电路板、第一气道以及第二气道;所述导磁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分别吸附所述气道切换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气道切换组件设置于所述导磁器中远离所述第一气道以及所述第二气道的一侧;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导磁器电连接;当所述导磁器的第一端吸附所述气道切换组件时,所述气道切换组件的第一端盖合所述第一气道的进气端;当所述导磁器的第二端吸附所述气道切换组件时,所述气道切换组件的第二端盖合所述第二气道的进气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器包括设置于第一端的第一线圈以及设置于第二端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可分别通电;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用于使所述导磁器的两端分别呈现磁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流方向可改变;所述气道切换组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气道切换组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朝向所述导磁器一侧的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二磁体朝向所述导磁器一侧的第二磁极为相反磁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切换组件包括磁吸臂以及旋转轴;所述磁吸臂包括第一磁吸臂以及第二磁吸臂;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第一磁吸臂以及所述第二磁吸臂的第一端,并连接至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第一磁吸臂以及所述第二磁吸臂可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第一磁吸臂的第二端可盖合所述第一气道的进气端;所述第二磁吸臂的第二端可盖合所述第二气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