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蜂窝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296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蜂窝管,包括第一蜂窝管和第二蜂窝管,第一蜂窝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二蜂窝管设置在第一蜂窝管的一侧,第二蜂窝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位移槽,位移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固定第一蜂窝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解决,由于在进行安装蜂窝管时,需要将多段短蜂窝管进行拼接组合成长蜂窝管以达到合适的长度,该蜂窝管在拼接时无法精准的对接新的蜂窝管,从而导致该蜂窝管局限性增加,在进行对接时,施工人员的操作可能会影响到两个需要对接的蜂窝管的位置,因该蜂窝管无法固定两端蜂窝管的位置,进而降低了装置实用性的问题。了装置实用性的问题。了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蜂窝管


[0001]本技术蜂窝管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蜂窝管。

技术介绍

[0002]PVC蜂窝管是一种新型的光缆护套管,外形是采用一体多孔蜂窝结构,便于光缆的穿导、隔离及保护。具有耐酸性、抗老化、阻燃性和绝缘性能等特点。其使用温度

20度至40度,寒暑地区均能使用,寿命高达50年以上。产品使用是勿需外套保护。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的蜂窝管,其授权公告号为(CN210376818U),包括螺旋固定旋钮、十字型固定板、蜂窝管固定壳、蜂窝管、L型固定插杆、第一固定螺钉、矩形槽、分线器、环形插杆、拨片、环形套筒、弹簧、固定杆、固定底板、标识涂料层、固定轴、第二固定螺钉、第一橡胶垫片和第二橡胶垫片。
[0004]该蜂窝管首先将第一固定螺钉拧开,将蜂窝管固定壳通过固定轴分开,将蜂窝管置于蜂窝管固定壳内侧,将蜂窝管固定壳扣紧后将第一固定螺钉拧紧,这样就将蜂窝管固定壳与蜂窝管固定完成,使用第二固定螺钉将两个十字型固定板固定于需要安装的位置上,然后将蜂窝管固定壳上的四个L型插杆对准矩形槽插入,调整好蜂窝管固定壳位置后,使用螺旋固定旋钮将蜂窝管固定壳固定住。在进行安装蜂窝管时,需要将多段短蜂窝管进行拼接组合成长蜂窝管以达到合适的长度,该蜂窝管在拼接时无法精准的对接新的蜂窝管,从而导致该蜂窝管局限性增加,在进行对接时,施工人员的操作可能会影响到两个需要对接的蜂窝管的位置,因该蜂窝管无法固定两端蜂窝管的位置,进而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蜂窝管。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包括第一蜂窝管和第二蜂窝管,所述第一蜂窝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蜂窝管设置在第一蜂窝管的一侧,所述第二蜂窝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位移槽,所述位移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固定第一蜂窝管,所述第一蜂窝管和第二蜂窝管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分线机构。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块的一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所述位移槽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位移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抵触块,两个所述滑块的一侧与位移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所述连接杆延伸至位移槽的内部。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块的两侧,所述滑杆的一端延伸至位移槽的内部且与滑块的一侧固定连
接,所述滑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按压块。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蜂窝管和第二蜂窝管由PVC层和保温纤维层组成,所述保温纤维层的内部安装有保温棉条,所述保温棉条的顶端安装有硅酸铝条,所述硅酸铝条的一侧安装有保温硅胶条,所述保温棉条、硅酸铝条和保温硅胶条的缝隙处填充有酚醛树脂,所述保温棉条、硅酸铝条和保温硅胶条为相互交叉纺织。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分线机构包括U型板,所述U型板滑动连接在安装框的内部,所述U型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轮,所述U型板的顶部和安装框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安装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轮。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框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U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抵触块设置为三角形结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首先施工人员把第一蜂窝管和第二蜂窝管对接在一起时,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下两个限位机构来固定第一蜂窝管和第二蜂窝管的位置,从而增加装置的实用性,这样可以精准的保证两个蜂窝管完全对接,这样施工人员进行封接时不需要人工进行扶持,从而产生的震动也不会影响两个蜂窝管的位置,进而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在进行维修时,通过分线机构可以将导线进行分类,在相关人员进行维护维修时,从而可以第一时间找到相应的问题导线,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蜂窝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蜂窝管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蜂窝管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蜂窝管的保温纤维层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蜂窝管的主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蜂窝管的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例说明:1、第一蜂窝管;2、第一固定块;3、滑槽;4、第一弹簧;5、抵触块;6、梯形块;7、滑块;8、位移槽;9、滑杆;10、按压块;11、第二固定块;12、连接杆;13、保温纤维层;14、PVC层;15、保温棉条;16、硅酸铝条;17、保温硅胶条;18、第一限位轮;19、U型板;20、第二弹簧;21、安装框;22、限位槽;23、限位块;24、固定杆;25、第二限位轮;26、酚醛树脂;27、第二蜂窝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0022]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第一蜂窝管1和第二蜂窝管27,第一蜂窝管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第二蜂窝管27设置在第一蜂窝管1的一侧,第二蜂窝管2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1的内部开设有位移槽8,位移槽8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固定第一蜂窝管1,第一蜂窝管1和第二蜂窝
管27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杆24,固定杆2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21,安装框21的内部设置有分线机构。
[0023]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施工人员把第一蜂窝管1和第二蜂窝管27对接在一起时,通过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11上下两个限位机构来固定第一蜂窝管1和第二蜂窝管27的位置,从而增加装置的实用性,这样可以精准的保证两个蜂窝管完全对接,这样施工人员进行封接时不需要人工进行扶持,从而产生的震动也不会影响两个蜂窝管的位置,进而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在进行维修时,通过分线机构可以将导线进行分类,在相关人员进行维护维修时,从而可以第一时间找到相应的问题导线,节省时间。
[0024]其中,限位机构包括连接杆12,连接杆12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块2的一侧,连接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块6,位移槽8的一侧开设有滑槽3,位移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7,两个滑块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抵触块5,两个滑块7的一侧与位移槽8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蜂窝管,包括第一蜂窝管(1)和第二蜂窝管(2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管(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第二蜂窝管(27)设置在第一蜂窝管(1)的一侧,所述第二蜂窝管(2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1),所述第二固定块(11)的内部开设有位移槽(8),所述位移槽(8)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固定第一蜂窝管(1),所述第一蜂窝管(1)和第二蜂窝管(27)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杆(24),所述固定杆(2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21),所述安装框(21)的内部设置有分线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蜂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块(2)的一侧,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块(6),所述位移槽(8)的一侧开设有滑槽(3),所述位移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7),两个所述滑块(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抵触块(5),两个所述滑块(7)的一侧与位移槽(8)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4),所述连接杆(12)延伸至位移槽(8)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蜂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两个滑杆(9),两个所述滑杆(9)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块(11)的两侧,所述滑杆(9)的一端延伸至位移槽(8)的内部且与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杰程辉徐文学杨思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联顺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