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削加工的磨削液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7024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7
本申请涉及磨削液回收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磨削加工的磨削液回收装置,包括储液管,所述储液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可拆卸过滤管,所述可拆卸过滤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回收过滤元件,所述可拆卸过滤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收液斗,所述储液管呈U形状,所述储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排液过滤元件,所述排液管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出液弯管。本申请通过设置收液斗收集磨削液,利用可拆卸过滤管内的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对磨削液进行过滤后,存储在U形的储液管内,在使用时通过排液管内的第三过滤板和第四过滤板再一次进行过滤,最后由出液弯管倒出使用,结构精简,过滤效果好,给使用者回收利用提供方便。给使用者回收利用提供方便。给使用者回收利用提供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削加工的磨削液回收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磨削液回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磨削加工的磨削液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磨削液是在磨削加工过程中,砂轮和材料之间既发生切削又发生划擦,产生大量的磨削热,磨削区温度可达400~1000℃左右,在这样的高温下,材料会发生变形和烧伤,砂轮也会严重磨损,磨削质量下降。在通常情况下磨削加工都会使用磨削液,将大量地磨削热带走,降低磨削区的温度,磨削液的四大作用:润滑、冷却、清洗、防锈作用,附带的作用有良好的乳化分散性能,良好的抗泡性能,良好的环境稳定性。磨削液在磨削加工过程中与金属物件摩擦从而产生的金属废屑会跟随磨削液一起排出,金属废屑会与磨削液混合一起,为了防止消磨液的浪费,会通过回收装置对消磨液中的金属废屑进行滤除,但一般的回收装置,体积较大,无法提携,在回收消磨液的时候较为不便,有待改进。
[0003]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一般的回收装置,体积较大,无法提携,在回收消磨液的时候较为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磨削加工的磨削液回收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磨削加工的磨削液回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磨削加工的磨削液回收装置,包括储液管,所述储液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可拆卸过滤管,所述可拆卸过滤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回收过滤元件,所述回收过滤元件包括第一过滤板、连接杆和第二过滤板,所述可拆卸过滤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收液斗,所述储液管呈U形状,所述储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排液过滤元件,所述排液过滤元件包括第三过滤板、承接杆和第四过滤板,所述排液管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出液弯管。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外壁与可拆卸过滤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下表面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为六个,六个所述连接杆呈环形等距分布,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第二过滤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板的外壁与可拆卸过滤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拧杆,所述防滑拧杆设置为五个。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三过滤板的外壁与排液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过滤板的上表面与承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杆设置为六个,六个所述承接杆呈环形等距分布,所述承接杆的顶端与第四过滤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四过滤板的外壁与排液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四过滤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五个弧形杆。
[001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2]1.通过设置收液斗收集磨削液,利用可拆卸过滤管内的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对磨削液进行过滤后,存储在U形的储液管内,在使用时通过排液管内的第三过滤板和第四过滤板再一次进行过滤,最后由出液弯管倒出使用,结构精简,过滤效果好,给使用者回收利用提供方便;
[0013]2.通过将可拆卸过滤管从储液管的一端转出,手持防滑拧杆带动第一过滤板以及第二过滤板转出可拆卸过滤管即可对回收过滤元件上的杂质进行清理,将出液弯管从排液管上转下,手持弧形杆带动第三过滤板和第四过滤板转出排液管即可对排液过滤元件上的杂质以及储液管的内部进行整体清理,进一步提高其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申请实施例的可拆卸过滤管与排液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申请实施例的可拆卸过滤管内回收过滤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申请实施例的排液过滤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储液管;2、可拆卸过滤管;3、收液斗;4、排液管;5、出液弯管;6、回收过滤元件;7、排液过滤元件;61、第一过滤板;62、连接杆;63、第二过滤板;64、防滑拧杆;71、第三过滤板;72、承接杆;73、第四过滤板;74、弧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磨削加工的磨削液回收装置。
[0021]参照图1

4,一种磨削加工的磨削液回收装置,包括储液管1,储液管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可拆卸过滤管2,可拆卸过滤管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回收过滤元件6,回收过滤元件6包括第一过滤板61、连接杆62和第二过滤板63,可拆卸过滤管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收液斗3,储液管1呈U形状,通过收液斗3收集磨削液,收液斗3为上宽下窄的结构,方便磨削液从收液斗3进入储液管1内,磨削液首先通过第一过滤板61进行初步过滤,滤除掉大的金属杂质,接着通过第二过滤板63进行第二次过滤,滤除掉细小的杂质后流入储液管1内收集;
[0022]储液管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4,排液管4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排液过滤元件7,排液过滤元件7包括第三过滤板71、承接杆72和第四过滤板73,排液管4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出液弯管5,第一过滤板61、第二过滤板63、第三过滤板71和第四过滤板73的滤孔结构呈逐渐精细的趋势,将磨削液从出液弯管5倒出,在倒出的时候,通过第三过滤板71进行第三次过滤,再通过第四过滤板73进行最后的过滤,由出液弯管5倒出使用,过滤效果好,给使用者回收利用提供方便。
[0023]参照图2

4,第一过滤板61的外壁与可拆卸过滤管2的内壁螺纹连接,第一过滤板61的下表面与连接杆62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杆62设置为六个,六个连接杆62呈环形等距分布,连接杆62的底端与第二过滤板6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杆62用以连接第一过滤板61和第二过滤板63,第二过滤板63的外壁与可拆卸过滤管2的内壁螺纹连接,第一过滤板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拧杆64,防滑拧杆64设置为五个,将可拆卸过滤管2从储液管1的一端转出,手持防滑拧杆64带动第一过滤板61以及第二过滤板63转出可拆卸过滤管2即可
对回收过滤元件6上的杂质进行清理,在安装的时候,手持防滑拧杆64带动第一过滤板61以及第二过滤板63转入可拆卸过滤管2内,即可对回收过滤元件6进行安装。
[0024]参照图2

4,第三过滤板71的外壁与排液管4的内壁螺纹连接,第三过滤板71的上表面与承接杆72的底端固定连接,承接杆72设置为六个,六个承接杆72呈环形等距分布,承接杆72的顶端与第四过滤板73的底面固定连接,承接杆72用以连接第三过滤板71和第四过滤板73。
[0025]第四过滤板73的外壁与排液管4的内壁螺纹连接,第四过滤板7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五个弧形杆74,五个弧形杆74呈环形等距分布,将出液弯管5从排液管4上转下,手握弧形杆74带动第三过滤板71和第四过滤板73转出排液管4即可对排液过滤元件7上的杂质以及储液管1的内部进行整体清理,手握弧形杆74带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削加工的磨削液回收装置,包括储液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可拆卸过滤管(2),所述可拆卸过滤管(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回收过滤元件(6),所述回收过滤元件(6)包括第一过滤板(61)、连接杆(62)和第二过滤板(63),所述可拆卸过滤管(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收液斗(3),所述储液管(1)呈U形状,所述储液管(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4),所述排液管(4)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排液过滤元件(7),所述排液过滤元件(7)包括第三过滤板(71)、承接杆(72)和第四过滤板(73),所述排液管(4)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出液弯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削加工的磨削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61)的外壁与可拆卸过滤管(2)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61)的下表面与连接杆(6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2)设置为六个,六个所述连接杆(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春陈林张军张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奎恩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