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84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墙体保温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结构,针对现有结构内部开设较多空腔,以及在结构内部加入抽气泵等设施,增加安装成本,容易导致结构的稳定性和实用性较差,并且由于结构内部空腔的存在,容易产生共鸣的现象,干扰建筑内部人员正常生活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的底部和一侧均开设有用于相互固定的卡槽,所述结构本体的后侧与墙体相互连接,所述结构本体,便于对结构本体进行相互拼接,也使得在对结构本体进行连接时,可以对结构本体之间进行固定,防止结构本体出现缝隙,同时在安装结构本体之后,可以减少结构本体之间缝隙处进入异物进而对结构本体造成侵蚀,提高室内的舒适感。提高室内的舒适感。提高室内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墙体保温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外墙上,对墙体上装配保温结构是十分重要的,在夏天和冬天时,保温结构可以将外界的温度隔绝在保温结构外,使墙体内的温度保持恒定,提高室内的舒适度,进而增强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0003]经检索,公告号为CN11592897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包括框体、开设在框体内部的密封槽、开设在框体前表面的安装槽、还包括阻热组件、安装机构和减震机构;该专利技术通过隔热板、换热管、抽气泵、充气管以及出气孔之间的配合,将会使得密封槽内部温热的空气被送入隔热板内,此时利用粘稠度较高的气凝胶将会吸收温热的空气中的热量,以此降低了空气的温度,而被吸收热量的空气将会向上浮动,从而使得气凝胶内部存在搅动的效果,并且在当气凝胶吸收热量粘稠度降低后,将会更加快速的被向上移动的气体所带的,进而使得各个区域内的气凝胶体均能够与通入隔热板内的温热气体进行接触,从而提高了隔热板的降温效果。
[0004]但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结构内部开设较多空腔,以及在结构内部加入抽气泵等设施,增加安装成本,容易导致结构的稳定性和实用性较差,并且由于结构内部空腔的存在,容易产生共鸣的现象,干扰建筑内部人员正常生活。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文件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结构,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结构内部开设较多空腔,以及在结构内部加入抽气泵等设施,增加安装成本,容易导致结构的稳定性和实用性较差,并且由于结构内部空腔的存在,容易产生共鸣的现象,干扰建筑内部人员正常生活的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包括:
[0009]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的底部和一侧均开设有用于相互固定的卡槽,所述结构本体的后侧与墙体相互连接,所述结构本体分为四层,所述结构本体分为防水涂层、一号中层、二号中层和内层,所述防水涂层、一号中层、二号中层和内层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内层与墙体相互连接;
[0010]连接机构,连接机构设置在结构本体顶部和另一侧便于相互连接;
[0011]密封机构,密封机构设置在结构本体四侧用于对连接处缝隙进行密封;
[0012]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设置在卡槽内用于将连接机构进行固定。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四个卡柱和多个正三角块,所述结构本体的顶部两侧均与两个卡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结构本体的一侧两边均与卡柱的底部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卡柱的内部均开设有矩形槽,多个所述正三角块的一侧分别贯穿四个卡柱的两侧并延伸至卡柱的内部,多个所述正三角块的斜面均位于卡柱外侧,多个所述正三角块均与矩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四个密封垫、多个固定槽和多个固定柱,四个所述密封垫的一侧均与同一个结构本体的四侧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垫的尺寸小于结构本体的尺寸,多个所述固定槽均设置在密封垫上,多个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均贯穿固定孔和结构本体的四侧并延伸至结构本体内部,所述固定柱均与密封垫和结构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柱的柱帽位于固定槽内。
[00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弹簧和四个滑槽,多个所述正三角块相靠近的一侧均与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弹簧均位于矩形槽内,四个所述滑槽均设置在矩形槽的一侧内壁上,多个所述正三角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滑块的外侧滑动连接,四个所述卡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反三角块,所述正三角块与反三角块相互适配,所述正三角块的斜面与反三角块的斜面滑动连接。
[00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一号中层的材质为酚醛泡沫材料,所述二号中层的材质为泡沫隔热板。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内层的材质为混凝土材质。
[00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0019]本技术中,结构本体上的一号中层和二号中层,分别设置为泡沫隔热板和酚醛泡沫材料,保证在安装结构本体后,对建筑室内进行保温,以及隔绝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热量传递,进而保证在使用电器时,能源消耗减少,进而保护环境,将内层设置为混凝土材质,可以增强结构本体的本身强度,进而对墙体强度进行增强,也体现出结构本体的耐用性,实现结构本体的长久使用;
[0020]本技术中,在结构本体上设置连接和密封机构,以及固定组件,使得在对保温结构进行安装时,便于对结构本体进行相互拼接,然后结构本体之间通过卡柱和卡槽相互连接在与墙体连接后,墙体的面积固定,保证结构本体相互之间不会脱落,进而将结构本体固定在墙体上,对建筑室内进行保温,提高室内的舒适感,也使得在对结构本体进行连接时,可以对结构本体之间进行固定,正三角块通过反三角块压缩至矩形槽内之后,通过弹簧,在将正三角块弹出,进行与反三角块相互卡住,保证在结构本体支之间契合后不会移动,防止结构本体出现缝隙,保证在结构本体之后,可以减少结构本体之间受损几率,同时在安装结构本体之后,可以减少结构本体之间缝隙处进入异物进而对结构本体造成侵蚀,并且也防止结构本体连接处被异物挤压,造成损害,通过固定柱进行连接,进而方便对其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结构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结构的卡柱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结构的顶部一侧结构爆炸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结构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结构本体;2、密封垫;3、固定槽;4、卡柱;5、正三角块;6、卡槽;7、滑槽;8、弹簧;9、固定柱;10、防水涂层;11、一号中层;12、二号中层;13、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描述。
[002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此外“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其中,“固定”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内”、“外”、“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技术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本体(1),所述结构本体(1)的底部和一侧均开设有用于相互固定的卡槽(6),所述结构本体(1)的后侧与墙体相互连接,所述结构本体(1)分为四层,所述结构本体(1)分为防水涂层(10)、一号中层(11)、二号中层(12)和内层(13),所述防水涂层(10)、一号中层(11)、二号中层(12)和内层(13)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内层(13)与墙体相互连接;连接机构,连接机构设置在结构本体(1)顶部和另一侧便于相互连接;密封机构,密封机构设置在结构本体(1)四侧用于对连接处缝隙进行密封;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设置在卡槽(6)内用于将连接机构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四个卡柱(4)和多个正三角块(5),所述结构本体(1)的顶部两侧均与两个卡柱(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结构本体(1)的一侧两边均与卡柱(4)的底部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卡柱(4)的内部均开设有矩形槽,多个所述正三角块(5)的一侧分别贯穿四个卡柱(4)的两侧并延伸至卡柱(4)的内部,多个所述正三角块(5)的斜面均位于卡柱(4)外侧,多个所述正三角块(5)均与矩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四个密封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观耀陈灿彬殷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