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德顺专利>正文

一种圈形软坐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84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软坐椅制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圈形软坐椅。包括椅体、坐面、底座,椅体为用钢条、海绵作内衬外用真皮包缝而成的后厚前薄的平面式圈形状,坐面为用钢条、海绵作内衬外用真皮包缝而成的半圆面状,底座为用钢板制作的圆形面,底座置底部,椅体斜置底座上方,坐面平置椅体前部内侧且与椅体固联,坐面底面通过竖置的设在底座中央的一圆形不锈钢管与底座固联,从而形成一种圈形软坐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美观时尚。(*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软坐椅制作
,涉及一种圈形软坐椅。技术背景众所周知,软坐椅是供人们休息或休闲的用具,追求的是舒适及美观。现有软坐椅 款式虽然较多,但缺乏美感和享用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给人们提供一种圈形软坐椅。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圈形软坐椅,包括椅体、坐面、底座,椅体为用钢条、海棉作内衬外用真皮包缝 而成的后厚前薄的平面式圈形状,坐面为用钢条、海棉作内衬外用真皮包缝而成的半圆面 状,底座为用钢板制作的圆形面,底座置底部,椅体斜置底座上方,坐面平置椅体前部内侧 且与椅体固联,坐面底面通过竖置的设在底座中央的一圆形不锈钢管与底座固联,从而形 成一种圈形软坐椅。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美观时尚。附图说明图1为圈形软坐椅结构示意图,其标记说明椅体1,坐面2,底座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圈形软坐椅,包括椅体1、坐面2、底座3,椅体1为用钢条、海棉作内衬外用真 皮包缝而成的后厚前薄的平面式圈形状,坐面2为用钢条、海棉作内衬外用真皮包缝而成 的半圆面状,底座3为用钢板制作的圆形面,底座3置底部,椅体1斜置底座3上方,坐面2 平置椅体1前部内侧且与椅体1固联,坐面2底面通过竖置的设在底座3中央的一圆形不 锈钢管与底座3固联,从而形成一种圈形软坐椅。权利要求一种圈形软坐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体、坐面、底座,椅体为用钢条、海棉作内衬外用真皮包缝而成的后厚前薄的平面式圈形状,坐面为用钢条、海棉作内衬外用真皮包缝而成的半圆面状,底座为用钢板制作的圆形面,底座置底部,椅体斜置底座上方,坐面平置椅体前部内侧且与椅体固联,坐面底面通过竖置的设在底座中央的一圆形不锈钢管与底座固联,从而形成一种圈形软坐椅。专利摘要本技术属软坐椅制作
,涉及一种圈形软坐椅。包括椅体、坐面、底座,椅体为用钢条、海绵作内衬外用真皮包缝而成的后厚前薄的平面式圈形状,坐面为用钢条、海绵作内衬外用真皮包缝而成的半圆面状,底座为用钢板制作的圆形面,底座置底部,椅体斜置底座上方,坐面平置椅体前部内侧且与椅体固联,坐面底面通过竖置的设在底座中央的一圆形不锈钢管与底座固联,从而形成一种圈形软坐椅。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美观时尚。文档编号A47C7/02GK201630670SQ20102011841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9日专利技术者陈德顺 申请人:陈德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圈形软坐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体、坐面、底座,椅体为用钢条、海棉作内衬外用真皮包缝而成的后厚前薄的平面式圈形状,坐面为用钢条、海棉作内衬外用真皮包缝而成的半圆面状,底座为用钢板制作的圆形面,底座置底部,椅体斜置底座上方,坐面平置椅体前部内侧且与椅体固联,坐面底面通过竖置的设在底座中央的一圆形不锈钢管与底座固联,从而形成一种圈形软坐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顺
申请(专利权)人:陈德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