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生成制品及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673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雾化装置,该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容器,内部形成有一端具有开口的用于容置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容置腔;以及密封塞,至少部分密封地设置于开口内。密封塞内和/或密封塞与容器之间形成有将容置腔和外部大气相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气道和至少一个出气道。该雾化装置包括气溶胶生成制品,当气溶胶生成基质用尽后,可通过更换气溶胶生成制品来实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更新。该气溶胶生成制品通过设置密封塞,在实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进气和出气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气溶胶生成制品具有一定的密封性,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实现。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溶胶生成制品及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是一种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由于气溶胶可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因此可为用户提供一种新型的替代吸收方式。雾化装置是指将存储的可雾化的介质通过加热或超声等方式形成气溶胶的装置。可雾化的介质包括液体、凝胶、膏体或固体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将这些介质雾化,可为用户递送可供吸入的气溶胶,替代常规的产品形态及吸收方式。
[0003]当初次使用前或者气溶胶生成基质用完后,通常需要用户自行填充气溶胶生成基质,但这样会导致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填充量和品质不可控,亦或在填充过程中带来其他雾化颗粒,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4]采用可抛式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可解决上述问题。当气溶胶生成制品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用尽后,可通过更换气溶胶生成制品来实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更新。如何实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进气和出气,同时保证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密封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31),内部形成有一端具有开口(311)的容置腔(310),所述容置腔(310)用于容置气溶胶生成基质(33);以及密封塞(352),至少部分密封地设置于所述开口(311)内;所述密封塞(352)内和/或所述密封塞(352)与所述容器(31)之间形成有将所述容置腔(310)和外部大气相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气道(3525)和至少一个出气道(35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进气道(3525)的横截面积不小于所述至少一个出气道(3526)的横截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出气道(3526)包括多个出气道(3526),所述多个出气道(3526)环绕于所述至少一个进气道(3525)的外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进气道(3525)包括多个进气道(3525),所述多个进气道(3525)环绕于所述至少一个出气道(3526)的外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进气道(3525)和所述至少一个出气道(3526)均形成于所述密封塞(352)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进气道(3525)或所述至少一个出气道(3526)由所述密封塞(352)的外壁面凹陷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352)包括密封部(3522)以及由所述密封部(3522)向所述容置腔(310)内延伸的延伸部(3523),所述密封部(3522)的至少部分外壁面与所述开口(311)的内壁面密封配合,所述延伸部(3523)与所述容器(3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环形的气流通道(352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3520)与所述至少一个进气道(3525)或所述至少一个出气道(3526)相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31)包括管状的容器侧壁(312),所述容器侧壁(312)向内收缩形成有缩口结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沃德韦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