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振光内窥镜装置及内窥镜摄像系统,该装置的分光结构设于内窥镜的入光端以及摄像头的入光端之间,摄像头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设备的输入端连接;通过内窥镜采集携带有光学影像的入射光束;分光结构接收入射光束,并对入射光束进行分光,获得目标光束;摄像头采集目标光束中的偏振光,并将偏振光转换为偏振光电信号;图像处理设备接收偏振光电信号,并对偏振光电信号进行图像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于内窥镜和摄像头之间的分光结构对携带有光学影像的入射光束进行分光,相较于现有的内窥镜装置将分光棱镜设于摄像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述装置有效缩小了摄像头体积,提高了手术效率。提高了手术效率。提高了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振光内窥镜装置及内窥镜摄像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内窥镜
,尤其涉及一种偏振光内窥镜装置及内窥镜摄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一种用于外科手术中体内诊断、治疗的医疗器械,可通过天然或微创窗口进入人体,观察体内组织。然而,在有血水、浑浊水、组织小屑末、雾气的手术环境下均不能输出清晰的成像,使得医生在手术时受到干扰,有时候要清理掉干扰环境后才能进行手术,导致手术效率低。
[0003]目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内窥镜装置中设置分光镜,通过分光棱镜将入射光分为两路,一路送入偏振光图像传感器,另一路送入RGB图像传感器,双图像传感器实现水下环境中能够清晰成像,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现有的内窥镜装置将分光棱镜设于摄像头内,导致摄像头体积较大,不利于医生手握,手术效率低。
[000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偏振光内窥镜装置及内窥镜摄像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将分光棱镜设于摄像头内,导致摄像头体积较大,不利于医生手握,手术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偏振光内窥镜装置,所述偏振光内窥镜装置包括:内窥镜、分光结构、摄像头以及图像处理设备;
[0007]所述分光结构设于所述内窥镜的入光端以及所述摄像头的入光端之间,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输入端连接;
[0008]所述内窥镜,用于采集携带有光学影像的入射光束;<br/>[0009]所述分光结构,用于接收所述入射光束,并对所述入射光束进行分光,获得目标光束;
[0010]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目标光束中的偏振光,并将所述偏振光转换为偏振光电信号;
[0011]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偏振光电信号,并对所述偏振光电信号进行图像处理。
[0012]可选地,所述摄像头,还用于采集所述目标光束中的RGB光,并将所述RGB光转换为RGB光电信号;
[0013]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RGB光电信号,并对所述RGB光电信号进行图像处理。
[0014]可选地,所述分光结构包括:光学镜头和分光棱镜;
[0015]所述分光棱镜设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入光端和所述摄像头的入光端之间;
[0016]所述光学镜头,用于接收所述入射光束,并对所述入射光束进行调焦和/或对焦处理后输出至所述分光棱镜;
[0017]所述分光棱镜,用于将调焦和/或对焦处理后的入射光束分成所述目标光束,所述目标光束包括第一路光束和第二路光束;
[0018]所述摄像头,具体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路光束中的偏振光,和/或采集所述第二路光束中的RGB光。
[0019]可选地,所述分光棱镜设于所述光学镜头内部,所述光学镜头包括调节镜组;
[0020]所述调节镜组,用于接收所述入射光束,并对所述入射光束进行调焦和/或对焦处理后输出至所述分光棱镜。
[0021]可选地,所述光学镜头与所述摄像头为一体化设置。
[0022]可选地,所述分光棱镜设于所述光学镜头外部。
[0023]可选地,所述分光结构包括:光学镜头和分光棱镜;所述光学镜头包括:第一调节镜组和第二调节镜组;
[0024]所述分光棱镜设于所述内窥镜中;
[0025]所述分光棱镜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调节镜组连接,所述分光棱镜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调节镜组连接;
[0026]所述分光棱镜,用于接收所述入射光束,并将所述入射光束分成所述目标光束,所述目标光束包括第一路光束和第二路光束;
[0027]所述第一调节镜组,用于对所述第一路光束进行调焦和/或对焦,并输出至所述摄像头;
[0028]所述第二调节镜组,用于对所述第二路光束进行调焦和/或对焦,并输出至所述摄像头;
[0029]所述摄像头,具体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路光束中的偏振光,和/或采集所述第二路光束中的RGB光。
[0030]可选地,所述摄像头包括:偏振光传感器、RGB传感器、图像发送电路以及第一接口电路;
[0031]所述偏振光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图像发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RGB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图像发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发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中第二接口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0032]所述偏振光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偏振光,并将所述偏振光转换为所述偏振光电信号后输出至所述图像发送电路;
[0033]所述RGB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RGB光,并将所述RGB光转换为所述RGB光电信号后输出至所述图像发送电路;
[0034]所述图像发送电路,用于对所述偏振光电信号和所述RGB光电信号进行编码,获得目标图像信号;
[0035]所述图像发送电路,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电路输出所述目标图像信号至所述第二接口电路。
[0036]可选地,所述内窥镜包括:物镜组和目镜组;
[0037]所述物镜组的输出端与所述目镜组的输入端连接;
[0038]所述物镜组和目镜组,共同用于采集携带有光学影像的入射光束,并输出所述入射光束。
[0039]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内窥镜摄像系统,所述内窥镜摄像系统包括:显示设备以及如上文所述的偏振光内窥镜装置;
[0040]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设备的输入端连接。
[004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偏振光内窥镜装置及内窥镜摄像系统,该装置的分光结构设于内窥镜以及摄像头之间,摄像头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设备的输入端连接;通过内窥镜采集携带有光学影像的入射光束;分光结构接收入射光束,并对入射光束进行分光,获得目标光束;摄像头采集目标光束中的偏振光,并将偏振光转换为偏振光电信号;图像处理设备接收偏振光电信号,并对偏振光电信号进行图像处理。本技术通过设于内窥镜和摄像头之间的分光结构对携带有光学影像的入射光束进行分光,相较于现有的内窥镜装置将分光棱镜设于摄像头内,本技术上述装置有效缩小了摄像头体积,提高了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0042]图1为本技术偏振光内窥镜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2为本技术偏振光内窥镜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44]图3为本技术偏振光内窥镜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分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4为本技术偏振光内窥镜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5为本技术偏振光内窥镜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6为本技术偏振光内窥镜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7为本技术偏振光内窥镜装置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8为本技术内窥镜系统的示意图。
[00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振光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光内窥镜装置包括:内窥镜、分光结构、摄像头以及图像处理设备;所述分光结构设于所述内窥镜的入光端以及所述摄像头的入光端之间,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内窥镜,用于采集携带有光学影像的入射光束;所述分光结构,用于接收所述入射光束,并对所述入射光束进行分光,获得目标光束;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目标光束中的偏振光,并将所述偏振光转换为偏振光电信号;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偏振光电信号,并对所述偏振光电信号进行图像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还用于采集所述目标光束中的RGB光,并将所述RGB光转换为RGB光电信号;所述图像处理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RGB光电信号,并对所述RGB光电信号进行图像处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振光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结构包括:光学镜头和分光棱镜;所述分光棱镜设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入光端和所述摄像头的入光端之间;所述光学镜头,用于接收所述入射光束,并对所述入射光束进行调焦和/或对焦处理后输出至所述分光棱镜;所述分光棱镜,用于将调焦和/或对焦处理后的入射光束分成所述目标光束,所述目标光束包括第一路光束和第二路光束;所述摄像头,具体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路光束中的偏振光,和/或采集所述第二路光束中的RGB光。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振光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棱镜设于所述光学镜头内部,所述光学镜头包括调节镜组;所述调节镜组,用于接收所述入射光束,并对所述入射光束进行调焦和/或对焦处理后输出至所述分光棱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振光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与所述摄像头为一体化设置。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振光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棱镜设于所述光学镜头外部。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振光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结构包括:光学镜头和分光棱镜;所述光学镜头包括:第一调节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军,刘中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