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防护吸氧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40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防护吸氧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其中,面罩本体的底部连接有氧气导管,面罩本体对应于鼻部的位置开设有两个鼻塞孔,两个鼻塞孔内对应插入连接有鼻塞管,鼻塞管的一端伸入面罩本体内侧,鼻塞管的另一端与外部的的鼻吸氧导管相连通,面罩本体对应于嘴部的一侧设置有可容纳吸管通过的单向活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吸氧面罩上内置鼻塞吸氧通道,能够在不影响气密性的同时持续稳定地双路供氧,降低疾病扩散风险、提高吸氧效果,同时,在面罩上设置单向活瓣,用户可通过置入吸管完成饮用操作,而不需要脱下面罩,大大提高用户使用便捷性、降低传播病原体的风险。的风险。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防护吸氧面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防护吸氧面罩。

技术介绍

[0002]氧疗是针对低氧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当患者氧饱和降低时,单通道吸氧已不能满足中重度低氧患者氧疗需要,往往需要进行双路吸氧,目前临床所使用双通道吸氧,往往是面罩加鼻导管两个装置同时使用,并且大多是将常规吸氧面罩覆盖在鼻导管之上,导致鼻导管容易受压发生变形、气密性无法保证、吸氧浓度下降,使用极其不便,不仅降低患者舒适度、增加患者医药费用,同时也使得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工作效率降低。
[0003]为此,现有中国专利CN215135357U提出一种新型双通道吸氧装置,其在吸氧面罩上固定有面罩吸氧接头和鼻氧管吸氧接头,鼻氧管吸氧接头连接有连接软管、连接软管上连接有给氧导管,给氧导管两端的封闭头上固定有穿扣,穿扣之间栓系有弹性系带,使用时需要将弹性系带固定于病人的头部,随后将吸氧面罩的系带固定于患者的头部上,随后分别将供氧管路连接至面罩吸氧接头和鼻氧管吸氧接头上,供氧管路输出的氧气分别沿面罩吸氧接头和鼻氧管吸氧接头进入吸氧面罩和给氧导管中。显然,这种方式的佩戴过程较为复杂,而且使得患者佩戴面罩时容易压迫面部,且面罩气密性受影响、吸氧效果不佳、不利于持续稳定供氧。
[0004]此外,患者在佩戴面罩时,若有饮水或流质需求,只能脱下面罩后完成饮用动作、再重新佩戴上面罩,不仅使用过程不方便,并且这一过程中患者口鼻露出,导致存在传播病原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多功能防护吸氧面罩,能够在不影响气密性的同时持续稳定地双路供氧,并且不需要脱下面罩即可完成饮用操作。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防护吸氧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的底部连接有氧气导管,所述面罩本体对应于鼻部的位置开设有两个鼻塞孔,所述两个鼻塞孔内对应插入连接有鼻塞管,所述鼻塞管的一端伸入面罩本体内侧,所述鼻塞管的另一端与外部的的鼻吸氧导管相连通,所述面罩本体对应于嘴部的一侧设置有可容纳吸管通过的单向活瓣。
[0007]进一步地,所述鼻塞管的一端连接有用于调节两个鼻塞管间距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的内部中空、且与鼻吸氧导管相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部具体为伸缩折叠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活瓣具体为三片式单向活瓣。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活瓣由三片圆形硅胶薄片相互交叠组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面罩本体具体为三角立体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面罩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密封材料封边。
[0013]进一步地,所述面罩本体的边缘连接有用于包裹住用户脑部的可调节弹性系带。
[0014]进一步地,所述面罩本体的边缘内侧设置有可调节厚度的防压垫。
[0015]进一步地,所述防压垫连接有可充放气的气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一、本技术通过在面罩本体对应于鼻部的位置开设有两个鼻塞孔,并在两个鼻塞孔内对应插入连接有鼻塞管,鼻塞管的一端伸入面罩本体内侧、另一端与外部的的鼻吸氧导管相连通,由此使得面罩本体既能通过其底部的氧气导管获得供氧,同时也能通过鼻塞管获得供氧,能够在不影响气密性的同时持续稳定供氧、降低疾病扩散风险。此外,本技术在面罩本体对应于嘴部的一侧设置有可容纳吸管通过的单向活瓣,在正常情况下单向活瓣为闭合状态,当用户需要饮水或流质时,无需脱下面罩,只需将吸管置入单向活瓣内即可完成饮用操作,大大方便用户的使用,且不影响吸氧效果、降低传播病原体的风险。
[0018]二、本技术将鼻塞管的一端连接有调节部,该调节部的内部中空、且与鼻吸氧导管相连通,设计调节部具体为伸缩折叠结构,由此可利用调节部来调整两个鼻塞管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用户需求,且能保证良好的吸氧效果。
[0019]三、本技术在面罩本体的边缘设置密封材料封边,以贴合用户面部结构、增强气密性;本技术还在面罩本体的边缘内侧设置防压垫、将防压垫连接有可充放气的气囊,由此通过调节气囊即可相应改变防压垫的厚度,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0020]四,本技术仅在面罩本体的边缘连接有用于包裹住用户脑部的可调节弹性系带,大大提高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鼻塞管、调节部与鼻吸氧导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0023]其中:1、面罩本体,2、鼻塞孔,3、单向活瓣,4、氧气导管,5、弹性系带,21、鼻吸氧导管,22、鼻塞管,23、调节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防护吸氧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面罩本体1的底部连接有氧气导管4,用于将氧气从外部输入至面罩本体1内侧,面罩本体1对应于鼻部的位置开设有两个鼻塞孔2,两个鼻塞孔2内对应插入连接有鼻塞管22,鼻塞管22的一端伸入面罩本体1内侧,鼻塞管22的另一端与外部的的鼻吸氧导管21相连通,以将氧气从外部输入至用户的鼻腔内,实现双路供氧。此外,面罩本体1对应于嘴部的一侧设置有可容纳吸管通过的单向活瓣3,正常情况下为闭合状态,用户需饮水或流质时,则可将吸管插入单向活瓣3内进入面罩本体1内,方便用户完成饮用操作,本实施例中,单向活瓣3具体为三片式单向活瓣,由三片圆形硅胶薄片相互交叠组成。
[0027]为了进一步适用不同用户需求,设计将鼻塞管22的一端连接有用于调节两个鼻塞管22间距的调节部23,调节部23的内部中空、且与鼻吸氧导管21相连通。本实施例中,调节部23具体为伸缩折叠结构,即通过调整调节部23的形状,即可对应调整两个鼻塞管22间距,再置入用户的两个鼻腔内。
[0028]为了进一步确保面罩的气密性以及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本实施例中,面罩本体1体为三角立体结构,面罩本体1边缘设置有密封材料封边,面罩本体1边缘内侧设置有可调节厚度的防压垫,防压垫连接有可充放气的气囊。此外,面罩本体1边缘连接有用于包裹住用户脑部的可调节弹性系带5。
[0029]在实际使用时,首先打开面罩主体,调节气囊充放气,以调节防压垫厚度,并根据用户头围调节系带长度。
[0030]之后连接氧气导管,打开氧气并调节流量,调节鼻塞管间距至适合宽度并置入用户双侧鼻腔。
[0031]一手固定吸氧面罩于面部、另一手固定系带于头部,并再次调节系带长度,检测气密性。
[0032]在用户需要饮水或流质的场景下,取吸管置入杯中,吸管头斜向穿过三片式单向活瓣进入面罩本体内部,用户饮水完毕后拔出吸管,擦拭面罩表面水渍即可。
[0033]综上可知,本技术方案能够广泛适用于日常及临床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防护吸氧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本体(1),所述面罩本体(1)的底部连接有氧气导管(4),所述面罩本体(1)对应于鼻部的位置开设有两个鼻塞孔(2),所述两个鼻塞孔(2)内对应插入连接有鼻塞管(22),所述鼻塞管(22)的一端伸入面罩本体(1)内侧,所述鼻塞管(22)的另一端与外部的鼻吸氧导管(21)相连通,所述面罩本体(1)对应于嘴部的一侧设置有可容纳吸管通过的单向活瓣(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护吸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塞管(22)的一端连接有用于调节两个鼻塞管(22)间距的调节部(23),所述调节部(23)的内部中空、且与鼻吸氧导管(21)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护吸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23)具体为伸缩折叠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善军张知格严明月程雨曦吴国豪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